转载 宜宾凌霄城:南宋王朝最后的骨气(组图)
洪澜
转藏
全屏
朗读
分享
2015-09-19 05:29:39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成都)
凌霄城就“藏”在这样的险峰中。
凌霄城城门
抗击蒙古军队达9年之久,1288年举城军民殉国
1235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将箭头和马首对准长江以南时,他们踌躇满志,认为只善吟诗作画的南宋人,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1279年2月,被蒙古军队围困于广东崖山(今广东新会)海上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水自尽后,宜宾兴文县凌霄城的南宋军民在明知南宋已亡,四川境内抗蒙的方山城堡钓鱼城、神臂城、云顶城等已全部失陷的情况下,仍以一座孤城屹立于蒙古军队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弯刀之中,坚持抗击蒙古军队达9年之久。
1288年,凌霄城才在最后的激战中被攻破,举城军民殉国。凌霄雄峻如城
初夏的一天,位于兴文县晏阳镇与长宁梅硐镇交界处的凌霄城,山色迷蒙,那海拔1000多米高的凌霄山,绝壁陡立,山顶平阔,具有南宋时期四川抗蒙方山城堡的典型特征。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凌霄城三面峭壁,西连五斗坝,深箐雄峻如城,宋置。我登山的小道,是凌霄城南宋军民在蒙军围困万千重的危境中,秘运给养的通道。它宽仅1尺多,一边临深渊,一边倚绝壁,盘缠而上,直至山顶。道上铺的是只比马蹄大一点的不规则石块,如不细看,不会认为那就是铺路石。但是,它块块厚实、表面平整,如牙齿般牢固的镶嵌在泥土之中,毫无疑问,这就是当年凌霄城南宋守军的杰作。
快到山顶时,一堵状如城墙的巨石横亘眼前。巨石的一侧状如虎口,“虎口”下腭临万丈深渊,登顶入城的小道,就被衔在“虎口”之中。
在“虎口”前,筑有凌霄城第一座城防工事。这是一堵半人高、厚约0.5米、宽约7米的石砌掩体。这一排掩体,约可供数十人隐蔽固守,从而与其背后山顶城墙上的守军构成立体防线。掩体背后的巨石石壁上,密布状如蜂巢的凹坑和裂痕,那是当年无情的箭矢甚至火炮留下的印迹。
由于凌霄城城墙是沿凌霄山顶四周绝壁边缘构筑,因此,这座城门左右的城墙,是高好几米的整块天然巨石,那城门是在巨石上剖出通道后修筑的。城门门洞高约2米、宽1米多。长约4米的门内通道,意味着这天然城墙的厚度相当可观,即使用当今的榴弹炮炮击,也难以轰塌。军民玉石俱焚
由于凌霄城军民在战火中玉石俱焚,守城的将领姓名和惨烈的战况已湮没于历史长河。
有史料记载的是,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明朝大军在枢臣程信统帅下,对宜宾南部拒不向朝廷称臣的僰人进行征剿,兵临僰人盘踞的凌霄城。明军从上山的主道四十八道拐发起攻击。那九曲回肠般的小道无法展开火力,因此,被僰人的箭矢击中的明军士兵,在小道上如多米诺骨牌倒下,继而纷纷坠下万丈深渊,惨叫声不绝于耳;为疏通本来就十分逼仄的进攻通道,被击伤后倒在道上的明军士兵,也被后续部队的士兵踹下崖去。
数次进攻失败后,明军别将李矿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化装成一队服饰、发型、面色乃至口音与僰人相似、准备逃难入城的僰人难民,为逼真,队伍中还杂夹妇孺、翁媪,从而骗过城门的僰人守军,终于殊死攻入城内。
公元1573年(明万历元年),明王朝派数十万大军对再次占领凌霄城的僰人进行空前规模的征剿,史称“叙南平蛮”。僰人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的凌霄城再次被攻破。至此“都蛮尽灭”(《万历实录》)。山顶开垦庄稼
穿过城门,又拐过一个山包,我便站在了当地人常说的“连鹰也飞不过去”凌霄山之巅。山顶如同一个小平原,碧色连天的蕨类植物,覆盖了大半个山顶。透过眼前的荒凉、寂寥,我仍能感到在这里确为持久抗敌之地。
山顶有零零散散的先民们开垦的庄稼地,并有浑素二井。浑井水浑浊,专供灌溉和牲畜饮用;素井水清冽甘醇,专供人饮用,最宜沏茶。二井常年不涸不溢,人称神井。如果没有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和不竭的水源,凌霄城的南宋军民也不可能在此抗敌35年。
凌霄城下,野蛮的游牧民族彻底领教了文明的农耕民族的血性与智慧。我本来准备寻觅南宋的炮台、更鼓楼、遛马台、练兵场,以及僰人的烽火台、哨所、战壕等遗址,但近一人高的蕨苔长得密不透风,脚下一尺多厚的腐草令人如走弹簧床,勉强挺进数十米便实在无法前行了。我只得伫立清雍正年间所建的凌霄宝殿废墟前,遥想当年的刀光剑影。
巍巍凌霄城,它见证了一个朝代的最终消亡,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决绝气魄。马恒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