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明朝北京保卫战,于谦为何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

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文臣武将,各司其职,即便是重文轻武的两宋时期,文臣最多也就是有节制武官的权力,真到了两军阵前,攻杀战守,排兵布阵,都还是武将说了算,可是到了有明一朝,开始了文官掌兵符的时代,而且文官带兵打仗还不是一个,前赴后继的有许多,但是要说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应该就是敢于日月争辉的于谦,于少保。京师保卫战,不仅开了大明王朝文官带兵的先河,也是历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

京师保卫战亦称北京保卫战,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十月,瓦剌首领也先攻打大明都城北京,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领导下,明军舍死忘生,抵抗住了蒙古瓦剌的大军,将其击退。

正统十四年,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这一场土木之变使大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于谦临危不乱,加强战备,接着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面对当时京城中高官富户纷纷南逃,许多大臣也主张南迁的情况下,于谦坚决主张死守北京,京师才是天下根本,不久朱祁钰即皇帝位,为景泰元年。

也先用朱祁镇要挟大明不成,遂率大军进犯,直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十月十三日,于谦与石亨率军与瓦剌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击退瓦剌先锋,也先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待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神机营余部阻击,死伤无数,加之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大军退出塞外,京师危机解除,京师保卫战在于谦和主战派官员的领导和组织下取得了胜利,也粉碎了瓦剌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使得大明王朝转危为安。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率领的明军在土木堡被也先彻底击败,朱祁镇本人也被俘虏。这一战,朱祁镇带走了明军的大部分精锐,一场土木之变造成了明军作战力量的空前损失,比起明军损失的兵力,具有作战经验的将领的损失,才更让大明难以承担,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是每个人都先天具备名将的能力,都像霍去病那样一战就能大破敌军,大部分都是一刀一枪,从尸山血海中拼出来的,一场土木之变就直接把大明主要的将领集团给团灭了。有人说随军的文臣死得比武将多,文官的损失更大。说句实话,自宋朝以后,读书人就像下了雨后的狗尿苔,清都清不完,说句过分的话,别说死了五十多,就是全死光了,这个坑也能在三个月之内填满,可武将就不同了,武将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而经验是要在战场上用血与火拼出来的。

朱祁镇被俘后,国事无人主持,出现了权力真空期,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间段,如果处置不当,有可能重蹈北宋的覆辙。所以是战还是守,是一个极关键的问题。当时以徐有贞为代表,鼓吹天命论的大臣们已经开始散布南迁的言论,此时多亏于谦站了出来,严厉斥责南迁派,主张固守,并得到了支持。试想,如果当时放弃北京南迁,极有可能会导致瓦剌坐大,进而图谋恢复大元的统治,即使也先不如铁木真那般强大,可是一旦大明让出了北方,会比北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后果还要严重,当初正是因为失去了地理屏障和战马的产地,终北宋一朝穷尽武功也未能收复燕云。所以大明到最后很有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后金与蒙古逐鹿北方,胜者南下统一江山,而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大明可能会提前灭亡。

一场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北京城的上空,就在大明从上到下都人心惶惶的时候,朱祁钰命令于谦以代理兵部尚书的身份承担起保卫京城的重任,于是于谦便开始调兵遣将,也开启了文臣领兵的先河。

接着咱就仔细说说于谦的部队都是从哪里调来的。

于谦所调集的大军中包括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大部分都是缺乏战斗力的辅兵部队,而且根据许多最新研究认为,京师保卫战中明军根本就没有二十万,最多也就六万的兵力,至于战斗力强悍的陕西和宁夏边军,根本就没有调动,有人问,身为兵部尚书,于谦为什么不征调,我告诉你,这才是于谦真正高明的地方。

朱祁镇被俘,新拥立的朱祁钰未必能服众,如果此时这广泛调动军队,西南土司,南方苗人,甚至各地的藩王极有可能会趁势作乱,那时大明便会成土崩之势,敌人就会从一个也先,变成许多未知的对手,所以对于谦而言,他只能依靠经过土木惨败之后,眼前现有的资源打这一战,其他的地区必须一切如常,这才能显示出大明帝国根基的稳固。

有人问于谦开打前,心里有没有把握,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有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信念,瓦剌于土木之变后,觉得军事上几乎就没有敌手了,大明几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但是于谦有着做臣子应有的气节和信念,也正是这一点去支持着他保护大明;其次,虽说于谦拉过来的士兵的战斗力绝对不能和京城精锐相比,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第一,明军是防守,瓦剌是进攻,防守北京绝对比进攻北京要有优势,更何况北京城那么坚固,还有大炮,绝不是游牧民族的进攻方式就能轻易拿下的;再者,瓦剌确实没有绝对实力拿下北京,也先就那么几万人,还主要以高机动性的骑兵为主,按照北京城的规模,就算让他围,最多也就是每几米一个人围的水平吧,所以一开始也先也就是想通过朱祁镇这个高级人质去换点东西,试着碰一碰大明,结果发现政府已经不承认朱祁镇皇帝的身份了,其实从这里开始,也先就已经输了,所以于谦对于能不能守住应该是很自信的,“只要自己硬起来,没毛病!”

十月九日,于谦下令紧闭京城九门,作战期间一律不得开门,临阵退缩者,斩!他知道此时只有向前击退敌军才能重现一线生机,所以当瓦剌的前锋到达西直门外,于谦立刻派副总兵高礼、毛福寿迎头痛击,短暂交锋过后斩敌军数百人,生擒头目一人。首战告捷,军心振奋,当夜,于谦又派出精兵袭击瓦剌营地,大有斩获。也先本想趁势迅速攻下北京城,但是一天之内连吃败仗,锐气以挫。

也先随之全力进攻德胜门,于谦亲自督战,他命石亨伏兵于民房内,以小队骑兵诱敌,敌军万余精骑前来攻城时,伏兵齐起,截断敌人退路。副总兵范广从正面迎击,火器齐发,也先的弟弟孛罗和大将毛那孩先后中炮阵亡。待瓦剌残军败退,转攻西直门时,遇到了都督孙镗,又被迎头给了一棒子,这时石亨也从德胜门赶到,最要命的是石亨还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他本来统兵冲出安定门追击,迎面正好遭遇瓦剌骑兵,于是石亨单骑直入,“独杀十数人”,他侄子石彪带着亲兵紧随其后。前后夹攻,加上城上守军也发炮助战,瓦剌受到重创,溃不成军,仓皇败退。这是两军自土木之变后,再一次的大规模正面交锋,不过这次是也先的主力损兵折将。

有人说这一战很惨烈,事实上并不惨烈,只是有些曲折。其中有这么一段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都督王敬和武兴率领神机营剩下的士兵,在半路上截杀也先的部队,持火器的明军士兵位于方阵最前沿、弓箭手则在其后,骑兵则位于最后,而且在战斗中,明军士兵奋勇无比,最后竟然到了欲争战功的程度,因为太兴奋,导致阵型被打乱,才遭到了失败,《明英宗实录》之《废帝郕戾王实录》中记载,“虏至,以神锐击却之,报效者争功,自后跃马而出,阵乱,虏众乘之,遂败”。武兴中流矢阵亡,他可能是北京保卫战中,阵亡级别最高的明军将领,当然这是指挥官能力不达标,以及没有战术规划和缺乏组织纪律性的后果。

战事相持了五天,瓦剌的进攻受到坚决的反击,明军不仅将也先追的逃出紫荆关,退回漠北,还夺回了被虏走的一万多明朝百姓和大批牲口,虽然只是短短五天,但是于谦和他领导的众将却挽救了危在旦夕的大明王朝,于谦打赢了京师保卫战,为大明王朝续命两百年,也创造了文官领兵打仗的奇迹,可他万万没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却会遭遇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不只是京城军民的浴血,更有担当重任的于谦,那卓越的军事智慧。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土木之变,明军,于谦,朱祁钰,京师,朱祁镇,瓦剌,北京保卫战,大明,坚城,消息资讯,西直门,明军,于谦,朱祁镇,北京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土木之变,明军,于谦,朱祁钰,京师,朱祁镇,瓦剌,北京保卫战,大明,坚城,消息资讯,西直门,明军,于谦,朱祁镇,北京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土木之变,明军,于谦,朱祁钰,京师,朱祁镇,瓦剌,北京保卫战,大明,坚城,消息资讯,西直门,明军,于谦,朱祁镇,北京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