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玄武门之变的消息,马上传到太子妃郑观音的耳中,她顿时瘫坐在地上,明明早上刚把太子李建成送出门口,没想到却成了与他的永别。
这个消息对郑观音来说,太突然了,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而她,更是从大唐太子妃,一下变成了罪妇。
想到这儿,郑观音伸手轻轻摸了摸肚子里的孩子,她一边擦去泪水,一边等待着李世民给她的最后结果。
那么李世民强娶了弟媳杨氏,他是如何对待大嫂郑观音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郑观音。
嫁李府升为太子妃
614年,16岁的郑观音,出生在河南的世家大族荥阳郑氏,过着千金小姐的富足生活。
可这时,她的父亲却愁眉不展,原来这个世家大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
作为这个大家族的领头人,他的父亲不得不为家族的前程做出思考。
这时,他忽然发现唐国公李渊,犹如一匹黑马窜了出来,势力也逐渐壮大起来。
看到这儿,他顿时有了主意,二话不说直奔李府,拉着李渊,就要与他结成儿女亲家。
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李渊,听说后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李渊此时势单力薄,对于荥阳郑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他是求之不得。
就这样,16岁的郑观音与26岁李建成的婚事,被两家人定了下来。
虽然两人是包办婚姻,还有10岁的年龄差,可小两口十分恩爱,情投意合,郑观音更是把家打理得有声有色。
也许,她这辈子都不会想到,还有一件更大的喜事在等着她。
结婚4年后,随着公公李渊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李渊登基称帝。
作为长子的李建成,直接被立为太子,而郑观音也正式被封为太子妃。
此时的郑观音,雍容华贵,风华正茂,与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同时,丈夫李建成,又对她特别的疼爱。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可意外还是来了。
兄弟父子闹翻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亲兄弟,亲父子也毫不例外。
李渊称帝后,内有大儿子李建成,为他处理政事;外有二儿子李世民,为他打江山。
可以说,一切都往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李建成身边的大臣魏征,突然来到他身边,对李建成说道:“太子殿下,再不注意秦王,他可就要爬到您的头上了。”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建成没有想到,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军权在握。
他开始盯着李世民的一举一动,眼睛再也没有从李世民身上移开过。
不仅如此,他还向李世民下手了。
首先,他把手伸向了李世民身边的谋臣,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
朝堂上,他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将这些人撵出了大殿,而且当众宣布:不允许他们与李世民见面。
与此同时,他还偷偷派人去尉迟恭身边做说客。
可奈何,尉迟恭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根本没有搭理李建成的使者。
听到回信的李建成,顿时拍案而起,他直接下令,将尉迟恭从李世民身边调走。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借边患之乱,让弟弟李元吉任大元帅,想把李世民手中的兵权抢过来。
看到哥哥对自己如此,李世民只是把这些怨气埋在了心里。
可他万万没想到,哥哥所做的一切,竟都得到了父亲李渊的允许。
这时,他脑海里又浮现出父亲当年许诺过他当太子的事情,随后父亲就连连摇头变了卦。
这些事情堆积到一起,再加上父亲的偏心,彻底将李世民激怒。
玄武门之变
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
626年,郑观音为丈夫整理好衣服,像往常一样将丈夫送出家门。
但是李世民此时已经提前进入皇宫,并将父亲李渊控制起来。
他和将领们埋伏在玄武门下。
对此毫无察觉的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正在快马加鞭地向皇宫奔来。
可跑到临湖殿时,两人才感觉情况不对,他们立马勒住缰绳掉头就跑,可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李世民率人,从后面呼喊着追了上来,将兄弟两人全部处斩。
随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都被拉出去处斩,而他们家里的女眷,则被全部抓入皇宫。
李世民将弟媳杨氏纳为妃子,可他如何对待大嫂郑观音呢?
李世民对郑观音的态度。
刚刚登基的李世民,根本不敢去碰大嫂。
他知道,大嫂已经怀孕。
根据《郑观音墓志》记载: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
刚刚坐上皇位的李世民,根基还不稳,他不敢做过格的事情,去给反对他的人留下任何话柄。
同时,大嫂的身后是荥阳郑氏,而且还有李建成的旧部,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他要给大嫂郑观音足够的尊重,让李建成的旧部将们,毫无疑虑地来投靠自己。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李世民开始心虚了。
他是踩着哥哥和弟弟的肩膀走上皇位的,这件事让他耿耿于怀,尤其是对大哥李建成的死。
据《旧唐书》记载: 太宗即位,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葬日,太宗于宜秋门 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赵王福为建成嗣。十六年五月,又追赠皇太子,谥仍依旧。
可以看出,此后他一次又一次的对大哥李建成进行追封,这份愧疚之心,他早已无法弥补。
但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更好受一些,他把这份愧疚都转移到了大嫂身上。
所以每当看到大嫂时,他更多的是愧疚之情。
后宫幽禁的郑观音
后宫中的生活的郑观音,表面上看是被李世民养在后宫,可实际上是被李世民监视起来。
所以他的生活,过得很清苦。
随着李世民对丈夫的李建成,一次一次的加封,她的称呼也是一变再变。 从最初的太子妃, 到罪妇,又变成了息王妃,一直到最后的隐太子妃。
这对于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来说,无异于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据《郑观音墓志铭》记载:虽掌碎骊珠,而庭开虹玉,已绝倚闾之望,旋闻解瑱之欢。
好在,入宫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儿,才算在生活上有了寄托。
有了女儿的陪伴,她在后宫生活50多年,78岁时去世。
唐高宗李治为这位大伯母,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最终让她与丈夫合葬,两人终于团聚。
写在最后
可以说,郑观音的一生都是丈夫的附属品,真的很为郑观音感到委屈。
她的一辈子,都在随着丈夫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丈夫离开后,这种改变依旧存在她的身上。
这个实在是众多古代女性的悲哀。
而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女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不受任何人的约束,每一个都是时尚、自由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