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一皇叔两堂兄外加八个兄弟,胜出的却是赵恒,宋真宗上位有多难?

一皇叔两堂兄外加八个兄弟,胜出的却是赵恒,宋真宗上位有多难?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 宋太宗赵光义驾崩。三月二十九日,皇太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但是在继位大典上,宰相吕端却是行为失常,他直立立地站在殿阶之下,就是不行跪拜之礼。

反而让内侍将挡在新皇面前的帘子卷起来,吕端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这才退回阶下,带领群臣行三拜九叩大礼。

皇帝行继位大礼,身为宰相的吕端为什么如此怪诞,这倒是很出奇了。难道是吕端又犯老毛病了,因为他素来就有“糊涂宰相”的雅称。

要说吕端为什么对皇帝继位大礼如此谨慎,那还得从赵恒上位的曲折说起。

赵恒虽贵为皇子,但皇位本与他没关系

宋真宗赵恒,本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被立为太子后,才改名赵恒。宋太宗第三子,母亲是太宗的侧妃、后来被追封为元德皇后的李氏。

虽说赵恒早年生得英姿勃发,颇受太祖以及父皇太宗的喜欢。但是太宗子嗣众多,赵恒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五个弟弟。而且按照“金匮之盟”的流言,能继承太宗皇位的还有赵廷美和太祖的两个儿子。

但历史颇具戏剧性,挡在他前面的人,在一场场阴谋中相继出局,最后这皇位就像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在了“幸运儿”赵恒的头上。

父皇亲自动手,堂兄弟以及皇叔先后命丧黄泉

公元976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病逝 ,接替皇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而太宗赵光义为了给自己皇位穿上合法的外衣,就弄出了所谓的“金匮之盟”,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太宗的皇位也该由弟弟赵廷美接任,而后传给赵德昭、赵德芳。若按照年龄来依次接任皇位,恐怕赵恒永远也等不来,因为只要稍微出点意外,谁也难说皇位传续制度会不会改变。

而且,这种皇位传承制度践行者只有太宗一人,太宗之后就改变了,当然,这里包含了太宗的私心。

为了让皇位能合理传到儿子们的手中,太宗赵光义亲自动手,最终两个侄子和弟弟赵廷美都出局了。

太宗继位后,封侄子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并授予京兆尹、兼任侍中,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一切看着都不错,按金匮之盟传位制度,皇位迟早会落到他头上。

可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太宗却逐步加强了对侄子的防范之心,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赵德昭最终自尽身亡,享年29岁。

第二个出局的,同样是太祖的儿子,他是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

太祖在世时,赵德芳官居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而且他还是太宗继位时最大的对手。公元976年,太祖赵匡胤驾崩的当夜,他的皇后宋氏曾让宦官王继恩招赵德芳进宫继位,可是王继恩为了自己的前程,投奔了晋王赵光义。有了王继恩的帮助,赵光义抢先进宫,迫使宋皇后承认了他的合法继位权。

太宗继位后,也曾对这个侄子有所封赏。但是在哥哥自杀身亡两年之后,赵德芳“遗传”了太祖的死法,一夜睡过去了,年仅23岁。

我们很难相信,如此年轻竟然会一夜暴亡,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最后一个出局的,是弟弟赵廷美,他还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皇太弟”。

赵廷美是太祖和太宗的异母帝,太祖在位时,他历任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等重要官职,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太宗继位后,他被改授开封尹,加封齐王。尤其是开封尹这个职位颇具意味,太宗之前就是由这个职位继位称帝的,所以他相当于是默认的“皇太弟”。

可是亲眼目睹两个侄子的遭遇后,赵廷美也坐不住了,整日焦虑不安闭门不出,但该来的最终一样也没少。从公元982年开始,在赵普的预谋下,身为皇太弟的赵廷美成了谋反的罪人,而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到公元984年,赵廷美举家迁到了房州,在太宗的持续迫害下,终究还是吐血而亡,年仅38岁。

从这一刻,皇位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传给儿子了。可是太宗干的事太不上档次,间接毁了自己的长子赵元佐。

皇位最佳人选,也挡不住二弟的阴谋

上面说到了挡在赵恒面前的三个“竞争者”先后出局,接下来最有可能接任皇位的就是赵恒的大哥赵元佐了。

汉恭宪王赵元佐,初名赵德崇,太宗长子,赵恒的同母哥哥,貌似太宗,因此早期很受恩宠,太宗也很想把皇位传给他。

可是他最终因为看不过父皇对待皇叔的种种迫害,与太宗失和。当他闻听皇叔赵廷美吐血亡故后,他一时悲愤过度进而发狂。后来就因为这个病常常是闭门不出,连朝会都是托病不去。

而他与太宗之间的隔阂,刚好被弟弟赵元僖利用了。

公元985年,赵元佐的病情稍有好转,太宗赵光义很是高兴,因此宴请朝臣。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期望还是很高的。

宋太宗得知后勃然大怒,对这个儿子彻底失望,将他废为庶人,从此与皇位无缘。

应该说,赵元佐若能继位肯定是个仁义之君,他对父亲迫害叔叔的行为看不惯,同情叔叔的遭遇,但就是这点仁君之心,让弟弟赵元僖钻了空子,最后痛失皇位。

此时最大的赢家应该是赵元僖了,可是他最终却败在了女人手上。

扳倒大哥皇位指日可待,最终让女人坏了事

太宗的长子赵元佐被废后,赵元僖成了最大的赢家,他成了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

公元986年,赵元僖被授予开封尹,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皇储地位,而且他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十分不错,时人皆称“ 尹京五年,政事无失”。

公元988年,赵普再度入相,他很快和赵普结成了政治同盟,皇储的身份更加稳固;赵普罢相后,赵元僖又和吕蒙正有了默契,在吕蒙正的授意下,多位朝臣给太宗进言早立太子。虽然最后未能如愿,但足以证明赵元僖是得到了绝大部分重臣的支持。

不仅如此,连太宗赵光义都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赵元僖,更是明里暗里的表明自己就是从开封尹登上皇位的,以此来激励赵元僖。

公元992年十一月的某一天,赵元僖早朝的时候,突然觉得身体很不舒服,急忙赶回府中治疗,但还是在几个时辰后一命呜呼了。

太宗最宠爱的儿子突然暴亡,自然要查原因。结果这一查就引出了许多秘密:原来赵元僖的正妃李氏不受宠,而受宠的张氏却嚣张跋扈,依仗着恩宠一直想扳倒李氏。她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毒杀李氏,可最终阴差阳错,让赵元僖喝下了毒酒,突然暴亡。

赵元僖为了皇位大宝,可谓是用尽了心思。当最终却阴沟里翻船,败在了不起眼的细节下,可悲可叹。

所有的“竞争者”都出局了,赵恒理所当然的坐上了太子位,但他的上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还得面对最大的敌人——“赌徒”王继恩。

天上掉下个太子位,但王继恩还想接着“赌”

大哥疯了二哥死了,这个时候赵元侃成了太子人选第一人,但是太宗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还是在寇准的建议下,太宗才决定立他为太子。

公元995年,太宗立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赵恒。坐上太子之位的赵恒也很努力,赢得了周围人的一致好评,可是这也给赵恒带了麻烦,因为“四海之心归太子”,这一点让太宗很不高兴,毕竟皇权是不容别人分享的,关键时刻还是寇准老谋深算,以陛下眼光独到把太宗哄高兴了。

但是,这一切让王继恩记在了心里。他当年正是把宝压在了晋王身上,才有了如今的荣华富贵。这一次,他还想再赌一把,显然人人称赞的赵恒不是他选中的对象,他想把宝压在已经被废的赵元佐身上。

那么王继恩为什么要选择赵元佐呢?因为太子赵恒的出色表现,让王继恩感到危机就在眼前,赵恒很不喜欢王继恩,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王继恩只能再次铤而走险。

而赵元佐被废多年,已经没有了势力,若能上位将来好控制;再一点,身为长子的赵元佐,从身份上来说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更容易成功。

公元997年三月,太宗赵光义病重,王继恩决定故伎重演,只要他和明德皇后控制皇宫,让赵元佐抢先进宫,对皇太子封闭消息就可以了。

但是这一次,他却败在了宰相吕端的手上。太宗驾崩时,王继恩去招吕端进宫商议皇位继承人的大事,而吕端趁机将王继恩锁在了自己府中,而后向太子赵恒示警,让他随时做好进宫继位的准备。

随后,吕端马上进宫进见李皇后。见到李皇后后果然不出吕端所料,李皇后以立嗣立长为由,坚持要立赵元佐为帝。但是吕端据理力争,加上王继恩久久不回,让李皇后没了底气,最终被迫同意了吕端的建议。

由此,在登基大典上,吕端坚持要看清楚坐在皇位上人确实是赵恒后,才带领朝臣行跪拜大礼,高呼万岁。

直到这一刻,赵恒才算是最后的胜利,成了最大的赢家。

结语

要说赵恒的上位之路真是不容易,早年皇储之事跟他没有太大关系。他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的只是为了皇储之位,皇叔兄弟们之间的尔虞我诈,可能此时的赵元侃还会感慨亲情无常。

整天要防着老太监王继恩的黑手,连带着自己的嫡母李太后也不能交心。更让他寒心的是,连自己的父皇都要防备。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躲过了种种陷阱,坐上了皇帝的大位,成了国家的主宰者。

参考文献:《宋史》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吕端,兄弟,宰相,赵廷美,侄子,太祖,皇位,宋太宗,弟弟,赵恒,观点评论,吕端,赵元僖,王继恩,赵恒,赵元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吕端,兄弟,宰相,赵廷美,侄子,太祖,皇位,宋太宗,弟弟,赵恒,观点评论,吕端,赵元僖,王继恩,赵恒,赵元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吕端,兄弟,宰相,赵廷美,侄子,太祖,皇位,宋太宗,弟弟,赵恒,观点评论,吕端,赵元僖,王继恩,赵恒,赵元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