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史》记,“能埋尸者,官给银四分”,明朝的救荒举措超过宋元

《明史》记,“能埋尸者,官给银四分”,明朝的救荒举措超过宋元

引言

明朝,作为中国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中央集权王朝,文治武功,都堪称典范,是很多国人的情感归属和精神留恋处,但明朝其实是个多灾多难的王朝,其灾之多,让后世许多研究者都不忍卒读,在灾荒之下,明朝的救荒成了维系一个王朝的根本举措之一,也成了我们了解这个风云多变的朝代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旷世灾情与推崇儒家孝文化的草根皇帝

1、无年不灾,处于逆天灾情下的明朝

据历史学家邓拓统计,明代灾害之多,竟达一千零十一次。要知道,有明一代,276年而已。

要说明朝的天灾,就要说到气候学里气温到达了人类承受极限的小冰河期。

上一次小冰河期是15~19世纪,并在17世纪到达顶峰,那时候正是元明清,而明朝处于中间,正是小冰河期的顶峰。

广东的冬天是温暖的,但是明朝史料记载,有几年冬天广州下了雪,积雪几尺,广东地区,就冻死数万。

灾荒景象

极寒会带来旱灾,旱灾又引来其它灾害,极寒,农作物冻死,如遇旱灾,接下来自然就是饥荒,大灾,又有可能带来疫情。

鞠明库根据《明实录》《明史》《古今图书集成》等资料统计得出,明代共发生自然灾害5416次。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中指出,明代水灾,旱灾,地震最为严重,分别达1034,728,1159次之多。这些在前面的朝代是前所未有的,并且几乎遍及全国。

明朝几乎可以说年年有灾,处处有荒,灾荒,是明朝终结其统治的重大原因之一。

看看明末李自成的口号,“迎闯王,不纳粮”,吃饭这样的生存问题成了一个王朝终结的直接导火索。

闯王李自成

但其实明朝就是在灾难中兴起建立的,他的开创者就是历经灾难的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人。

2、家人罹难却无能为力的汉族皇帝

蒙元时期,汉人第三等。明太祖朱元璋,是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汉人,是汉人中的真正疾苦体验者,公元1344年,一个月内,他的父亲,大哥,大哥的大儿子,他的母亲,全都饿死了,他去求地主帮忙安葬,惨遭拒绝。

明太祖为了填饱肚子,跑到寺庙当和尚,还不行,就去乞讨,还曾和恶狗抢食,可谓历尽千辛。所以,在他打下天下之后,他说:

“昔吾在民间,目击其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宛转于沟壑可坐而待也。吾乱离遇此,心常恻然,故穷提师旅,誓清四海,以同吾一家之安。”

可见太祖之志。

朱元璋官方画像

明代的荒政制度从朱元璋时期逐渐形成体系,经历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吸取前朝的经验,不断完善。

3、丧葬救济中的儒家文明教化

明初,民间冠婚丧葬仍多沿用元朝旧习,死者多以火葬和水葬。明太祖以孝治天下,下令禁止火葬,要求葬之以礼,也就是土葬。这,是明朝反对蒙元文化习俗,重塑汉族儒家文化合法性与正统的重要举措。治民,先以文明教化。

洪武三年,天子下令,宣布废立,之前的火葬是伤风败俗,孝子贤孙怎么能忍受呢?如果家贫没有地的,由官府在近城处寻找空闲的地方设立义冢安葬。敢有遵循元人弃尸焚毁的,交刑部处治。

漏泽园就是专门掩埋无主之尸的官办福利机构。这个机构宋代就有了,到明代又加以完善:

“凡有穷民死无所归者,悉令于此葬埋,毋使暴露,庶仁政行而穷民不致失所”。

明朝各代,对于暴露在外的无主之尸,都处以宽仁厚待,要求地方政府主持安葬。可见,这是明朝统治者和儒家文化礼教结合的鲜明特点。这与宋元都是很不同的。并且明太祖严格下令,没有处理好的官员,都要问罪,“令巡按御史体察,即时究治”。那么,明朝各代是怎么延续和发展这样的基因的呢?

二、死者为大,从对待尸体的态度看明代救荒

永乐三年(1404),江淮和中原大旱,死者众,多裸尸荒野,上令礼部和具体部门巡视,收捡尸骨安葬。

博物馆明代灾民雕像

宣德十年(1435),西安饥荒,饿殍满地,官府临时买地设立义冢。嘉靖三十二年(1553)久旱,明政府通过都察院下的御史和兵马司等官对丧葬救济展开监督和管理,务求救荒工作效果最大化。

边关军民一体景象

明代政府在具体的掩埋中会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了中央朝廷,地方政府,官员与人民,民间组织一同救荒赈灾的景象。

万历二十二年(1593)河南大荒,上令钟化民前往救灾,钟用给予经济报酬的方式,集合社会各方力量,凡掩一户,给工食银三分。

嘉靖时期,广东佥事林希元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找一个高而广阔的地方,告示四方军民,凡有能埋尸一具者,官府给银四分或三分,派专人登记数量,发小票,凭票领钱,还跟煮粥发放结合。一时间,军民纷纷前来,数日之间,野外就没有了遗骸。这样的做法,官府省了力气,死者有了归处,灾民获得了好处。

军民劳作

这些类似的举措得到了明廷的赞赏,在全国各地加以推行。

赈灾图

除了官府,明代民间的安葬救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思想文化也蓬勃发展,民间的乡官,士绅,商人等力量成长起来,在地方救荒,掩埋尸骨中起了大作用。他们主动出资修建和维护义冢,明朝政府也加以鼓励。

于是明朝中后期,每到灾荒年月,就会出现民间修建义冢的高潮。

明朝的救荒举措出现这样的官民一体的盛况,是逆天灾情下,统治者和文化上的基因整合的结果,救荒工作的必须完善,因为这涉及到社会稳定和王朝统治。那么居其前代的宋元,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三、从丧葬救济看宋元救荒

两宋的灾害并不算少,据不完全统计,北宋各类自然灾害发生1113次,南宋发生825次,合计1928次。

元朝灾害也不少,但各处统计差别颇大,有分歧,据《中国救荒史》统计,元代一百余年间,受灾总共达513次。若依《元史》记载,从太宗窝阔台到元顺宗期间,有多达1512次灾害。

宋朝,丧葬救助已开始呈现制度化,但直到南宋中后期,官方的丧葬救助制度才趋于完善,具体表现在漏泽园公墓的救助有了明确规定。但是,官方的救助主要集中于城郭及其附近。

宋代官方的救助经费主要来自朝廷和地方政府拨款,民间的救助经费则多为自筹为主,来源不稳定。

可见,不论是从时空广度,制度,救助深度,组织力度,社会各界参与度上,宋代和明代都是没法比的。

蒙古族流行隐葬方式,葬后不留形迹。喜欢浅埋,还要“火净”。这些特点加之社会阶级意识使元统治阶层在实行丧葬救助的时候,存在与社会各族的本源冲突。明太祖朱元璋批评说:

“元代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惟较酒肴厚薄,全无哀戚之情。”

元代的灾难赈济也已成体系,主要以粮食和钱的给予为主,像储存粮食发粮,社会福利组织,这些都有,但由于元朝的统治阶层的目的主要还是在于维护统治,对于民众切身需求的关怀就显得少了。忽必烈即位前,大多数地方官员对灾害后尸骨抛露在外是漠不关心的,忽必烈即位后,首次明确了收埋暴露的骸骨是地方政府的职责,这成为了地方官员的一项政绩。也有民间人士建造收埋遗骨的“义歼”。至正十八年(1358年),朝廷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收埋遗骸的举动,但不久后,元朝就灭亡了。

忽必烈像

元朝的官员,与百姓其实隔阂较深,生存文明的不同,种族的高低之分,给救荒丧葬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与政治上的选择差异。

总结 明代的救荒表现是前朝的升华与集成

元末,天下又大乱,朝廷推陈出新不及腐朽溃烂,于是,又有了政治上的颠覆与新生。这里面,有救荒的影子,也有文明更迭,顺乎民心的选择。明太祖深知灾荒对于一个王朝,政权的影响和颠覆力量,所以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救荒局面,这是契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气候自然环境变化的,也是顺应文明发展方向的。

从力度广度深度来看,宋元都与明朝无可比拟,但不如说明朝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进行了完善,这是明朝国祚得以延续的根基之一。

在此基础上发明的诸多聚合社会各界力量的救荒赈济方法,也给后世打开了眼界,做了参考。

如今,我们疫情的大考已接近尾声,这里面,人们舞动的救荒身影里,也有着祖先们的精神,与智慧。灾情与救荒,作为考验文明水平的大考,正在不断刷新我们,促进我们,让我们不断地革新,不断地前进,迈向更高级的文明。

参考文献

《中国救荒史》

《荒政丛言》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明史》

《元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府,地方,明朝,举措,死者,明太祖朱元璋,银四分,军民,王朝,官府,消息资讯,明太祖,明朝,忽必烈,朱元璋,丧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府,地方,明朝,举措,死者,明太祖朱元璋,银四分,军民,王朝,官府,消息资讯,明太祖,明朝,忽必烈,朱元璋,丧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府,地方,明朝,举措,死者,明太祖朱元璋,银四分,军民,王朝,官府,消息资讯,明太祖,明朝,忽必烈,朱元璋,丧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