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已经不多见了,即便是能够完全领会文学精妙的女子也有点不如她。
提到古代的知名女性真是数不胜数,有沉鱼落雁的西施,还有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但她们的相貌远比才华更加出众。
若是提到才华,这里就少不得要说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了,大家对她最大的好奇心应该就是她这一生有过多少男人了,不过在她墓中的发现,也揭开了历史的真相。
上官婉儿出身名门,然而在她还年幼时,就因祖父起草废黜武则天的奏折而被牵连,她和母亲郑氏被贬如掖庭为奴。
但母亲郑氏仍然悉心培养这个女儿,教她读书认字,教她明辨是非,这让上官婉儿自幼便聪慧过人。
说来也巧,这日武则天闲来无事做,召见了掖庭中的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不仅出口成章,而且对时事的看法更是触动了武则天。
她当即下令免去上官婉儿奴才的身份,并且封她为女官,可以随侍武则天的身边,为她出谋划策。
不得不说,在那个武则天称帝的年代,女子的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即便上官婉儿以女子之位来参与朝堂政事都无人有任何疑问,久而久之,虽然她并无丞相之名,但却有丞相之实。
这里也要赞叹一句武则天的心胸宽广,于情理上,她与上官婉儿有家仇,可她依然因为欣赏其才华,放心的让她留在自己的身边,还给她提供更加广阔的 天地任其发挥。
虽然这和上官婉儿自身的能力息息相关,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武则天的心胸开阔了。
抛开政事不谈,武则天在私底下也是极会享受的,她认为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如今自己是女皇,自然也可以有三宫六院,于是她在后宫中养了许多的男宠供自己享乐。
她的这种作风对于一直随侍在身边的上官婉儿自然有一些影响的,让她知道什么叫做人生得意须尽欢。
她的第一个男人就是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彼时一个是少年意气的天之骄子,一个是才华满腹的女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无数。
很快这二人就坠入爱河之中,即便武则天知道二人的感情也未多加阻挠,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武则天不容许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即便是亲生儿子,她亲手废黜了李显并将他贬离京中。
上官婉儿在爱情和事业中果断选择了后者,因为只有留在武则天的身边,她才是受人敬仰的上官婉儿,否则便也如同深宅妇人般一辈子被困在一方天地里。
随着这段感情的失败,让上官婉儿心中的情爱少了许多,但饶是这样,在她第一次见张昌宗时,还是被这个男人的的风流倜傥吸引。
张昌宗是武则天的男宠,可武则天男宠甚多,因此对张昌宗也不加理会,于是这二人便开始了一段不可说的恋情。
但纸包不住火,最终此事还是被武则天 发现,可一个是自己的男宠,一个是深受自己信任的女官,因此武则天并没有动怒,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的这段感情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斗转星移,武则天到了晚年时,终究还是念着自己的儿子李显,于是将他召回来,重新立为太子,并成功登基为帝。
而上官婉儿此时已经是人精一般,看到李显重新得势又去找他诉说旧情,李显耳根子软,见到婉儿这样一哭心就软了,于是纳她如后宫成为自己的昭仪。
但奇怪的是上官婉儿入后宫后却并没有得到韦皇后的嫉妒,甚至二人情同姐妹,完全看不出来嫁给了一个男人。
而婉儿还将武则天的娘家人武三思引荐给韦皇后,可以说为了权势不折手段。即便李显偶有听闻但也没有办法,大权都在韦皇后那里,甚至日子一久,这位韦皇后还动起了效仿武则天的念头。
可李家其他人又岂是吃素的,他们绝不容许再有人玷污李家的江山,于是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正式发起了政变,将韦氏一干人等全部处死。
而对于上官婉儿,即便有太平公主的求情也没能绕她一命,同样派人将其杀死,可怜太平公主此刻还没认识到李隆基的冷酷心肠,还不知道自己此刻的命运,这都是后话,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上官婉儿这一生有众多的男人,而且根据许多的记载来看她似乎是个为名为利不折手段之人。
但直到我们找到了上官婉儿的坟墓时,经过考古发现,事情的真相远非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她生前与太平公主关系极好。
而太平公主是联合李隆基发起政变的,那么就说明这场政变上官婉儿也有参与,甚至很可能她就是李隆基的人。李隆基之所以将她杀死不是因为韦氏一族的关系,而是典型的过河拆桥的行为,就如同他对待太平公主一般。
那么如果这件事的真实性被推翻,很可能上官婉儿其他许多事情都是被杜撰的,或许历史上她真的跟某个人有一段情,但绝不是像传言中那样为名为利。
只能说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当时李隆基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只能通过不断的贬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这样优秀的女性。
甚至我们也是直到今天通过考古才能揭开真实历史的一角,不得不感慨一句残酷。
其实想来也知道,上官婉儿能以罪奴身份得到武则天的重用,又能得到太平公主真挚的友谊,这样的女人必定是冰雪聪慧之人,又怎么会是那种为名为利不折手段之人呢!所以对待历史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盲目的人云亦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