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伴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映,对于明史讨论的热度再一次被推向了顶峰。绵延五千余年的中华文化,王朝数不胜数,为何大明能够始终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保持充足的热度?究其原因还在于这个时代所带有的浓郁传奇色彩。
细论明史历代皇帝,除却“一个破碗打天下”的开国之祖朱元璋,最具争议和故事性的就要数朱允炆和朱棣这一对叔侄了。
明太祖朱元璋留名青史的除却他废寝忘食的勤政之外就是治国理事的狠辣铁腕了。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推稳自己宠爱的皇太孙——朱允炆坐上皇位,将屠刀伸向了无数开国有功的朝野大臣。一时间朝堂之上,无数条人命化作冤魂。
可之后,朱允炆却没能如其所愿坐稳皇位,而是在位仅仅四年便被自己的二叔明成祖朱棣成功发动攻势赶下了朝堂。
这种不正常的皇位更替在历史上往往发生于国力衰微,朝野混乱的王朝疲软期。而朱允炆在位之时明朝开国不过三十余年,在军事实力上朱允炆手握精兵百万,另有一批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老练武将;经济和国力上大明也正处于上升期是难得的盛世。
但正是在这样的“天胡”开局之下,朱允炆为何还是没有保住自己的王座,落得了个流隐民间下落未定的结局?朱棣又是凭借什么夺取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朱允炆的王座?个中缘由值得我们这些千百年后的后人玩味。
平静之下的隐患,暗流涌动的皇位交替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无所有的开局戎马一生争得天下大统,其中不知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早已看惯了人心险恶,锻炼出了冷面无情的铁腕。这位铁面无情的铁腕皇帝将其为数不多的柔情大都倾注在了太子朱标的身上。
可也许是朱元璋无情厮杀的报应也或许是太子福缘浅薄。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猝然病逝,使朱元璋悲痛欲绝。晚年丧子使意气风发了一辈子的朱元璋心灰意懒可是真龙天子的身份容不得他颓废,确立嫡系保证皇位传承是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
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之中振作过来之后,朱元璋开始头疼起皇位传承的问题之中。他将眼光放在了自己一向宠爱的皇孙——朱允炆身上。这个皇孙向来聪慧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可他太过稚嫩毕竟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权力斗争。
这个皇孙还没有感受过权力争夺之中你死我活的可怕。朱元璋也深感自己时日无多,已无法像培养太子朱标那样,将自己的斗争经验和权谋智慧言传身教于这个小皇孙。同时,朱允炆身上有一个和太子朱标一样的特质——善良。
善良本应是一项美德,若朱允炆是寻常人家或者一户富庶人家的孩子,善良必将成为他继承家业的助力。但是,他偏偏托生于皇室。“最是无情王侯家”,在权力的中心,善良是执政者的累赘,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善良可能导致优柔寡断反害了自己的性名。
忧心忡忡的朱元璋当然明白这一点,他了解自己的这个皇孙。他也喜欢这个孩子的纯良不忍让他为了权力变得像自己一样无情老辣,但他更明白,在皇位背后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觊觎者,朱允炆的这项特质很可能让他死于非命。
翻阅明史,我们现在都知道朱元璋这位千古一君给出了怎样的答案。那就是一个字——杀!既然朱允炆心慈手软那就由自己来做这个恶人,纵使背上滥杀的污点也要为自己的小皇孙铺平道路。
朝堂上的大臣纵然有功,可与自己毕竟没有血脉联系。可以说服自己挥起屠刀,一杀了之斩草除根,可那几位被自己派去镇守边境的儿子该怎么办?虎毒暂且不食子,难道自己要对亲生的宗亲骨血屠刀相向?
正在明太祖朱元璋踌躇之际,朱允炆也茫然地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爷爷,若是我镇守边疆的几位叔叔向我发难,我该如何自处?”面对这个幼稚懵懂的孙子,朱元璋能回应他的也只有长叹和沉默,或许在这时他已隐隐联想到了朱允炆之后的结局。
片刻之后,朱元璋艰难的开口反问朱允炆:“若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处置?”朱允炆思考片刻便给出了一个甚合其心意的答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允炆这番话表明了其也不愿意同室操戈的决心,这点十分契合朱元璋的心思,他已丧失了精心培养的继承人,不希望在自己身故之后自己的骨血互相屠戮。若是朱允炆真的能将他这一番豪言实现,整个大明的历史可能会变得截然不同。
时至今日,千百年后的我们都知道朱允炆的谋划不过只是一场空谈。在朱元璋终于放下心来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一场即将改写整个王朝命运的动荡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明洪武三十一年即公元1398年的五月初十,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争议无数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南京与世长辞,放下了执着了一生的权力彻底告别了充斥着勾心斗角的皇家生活。
在身故之前朱元璋还给朱允炆留下了最后的一道保险——一道遗诏。诏令镇守边疆的各个儿子留守封地,不许他们返回京城来吊唁自己。在朱元璋的缜密安排之下,朱允炆顺利的登上了皇位立国号为建文,号建文元年。
大明的首次皇位更迭就在表面上的平静祥和之下结束了,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古代车马不便,燕王朱棣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父亲朱元璋死讯的基础之上。
剑拔弩张的削藩运动,蠢蠢欲动的燕王朱棣
终于,京城的消息还是传到了边疆,燕王朱棣知晓了父亲朱元璋的死讯。同时,也知晓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大权,继承大典更易国号。大明王朝的王位继承依然是木已成舟。
先不说,对于侄子朱允炆登基朱棣是否服气,仅仅是父亲朱元璋不许返回的遗诏就使得朱棣大为光火。“老爹真是为了保朱允炆登基无所不用其极”朱棣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憋屈。父亲就算身故也不信任自己这些儿子们,连返京吊唁都不允许。
在心中怒火的灼烧之下,朱棣毅然启程从北平直奔南京,打算去会一会自己那个侄子朱允炆。得知朱棣动身的密保,朱允炆心中焦急无比,慌忙地派出使者面见朱棣。重申朱元璋生前的遗诏,赦令朱棣即日起立刻放弃行程,返回封地。
或许是朱元璋戎马一生,铁血手腕的余威尚在。在接到这一敕令之后朱棣竟然奇迹般的清醒了下来。自己这位父亲留下来的威压实在太重,即使他已深思自己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无视他的命令。在冷静思考之后,朱棣打消了自己的想法乖乖返回了封地。
这一次时间也彻底点醒了朱允炆。自己这才刚刚登基就如此惊险,若藩王之患不除自己何时才得高枕无忧?也许也正是这一次事件让朱允炆彻底意识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他才会在接下来的削藩事件中忘记了自己“以德怀之”的承诺变得尤为激进。
食君之禄,解君之忧。这本就是臣子的本分。可在朱允炆的朝堂之上,各位大臣却似达成了某种奇妙的默契一样只字不谏消除藩王隐患之事。朱允炆不免心生焦虑终日如座针毡不得安宁。
终于有一日朱允炆实在无法陪着这些臣子一起装傻了,主动刺破了最后的这一道屏障,直接发问于自己由授业之恩的帝师黄子澄:“汝尚记得东角门之言否?”这一番话,看上去令人一头雾水,但黄子澄却一下子就明白了朱允炆的意思。
原来早在朱允炆继承大统之前就曾与他在皇宫的东角门谈过自己若登基之后该如何应对藩王们的威胁。皇帝已经将话明说至此,就算心存担忧也只能打破沉默,来做那个注定遭人嫉恨的领头羊。
于是,在朱允炆的钦点和黄子澄的推荐之下,一队人马被招募了起来开始紧锣密鼓的筹谋削藩事宜。其中,黄子澄最得朱允炆信任自然位列其中,得到朱元璋信任临终托孤在兵部任职兵部尚书的齐泰也参与到了其中。最后一位就是虽有盛名但还未立寸功的方孝孺。
不知是因为初生牛犊的稚嫩还是对于自己威严的过于自信。朱允炆和支持他的大臣们把削藩这事想的过于简单了,在他们的计划中,只要黄子澄带头上书,皇帝顺水推舟,朝堂上的各位大臣自然都会自动站队推动此事水到渠成。
可令他们都措手不及的是,在黄子澄上书建议采取强硬政策削藩的时候,朝堂上却出现了与他们意见向左的另一派势力。户部侍郎卓敬带领一众大臣旗帜鲜明的反对黄子澄提出的削藩建议。认为朱元璋尸骨未寒就同室操戈,有违孝道,主张采取温和手段削弱藩王。
当然,最终定夺的权力还是在朱允炆的手上。许是被叔叔们的威胁折磨的太久了,朱允炆一改柔弱的作风,在齐泰的建议之下,决定先从势力最弱的周王朱橚开始,斩草除根一举断绝藩王隐患。
建文初年的七月,朱橚的长子“告发”自己的父亲早有反意,暗中训练兵马意欲颠覆朝廷。朱允炆当下授意,施以雷霆手段击破周王府,将其亲族全部压入大牢,贬为平民。在狱中不知是屈打成招还是想要戴罪立功,朱橚将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全部揭发。
朱允炆自然照单全收,将自己的这几位叔叔全部都逐个击破,将其权力一并收回。看到了兄弟们的下场,朱棣早就对朱允炆的想法心知肚明,也明了了如果继续按兵不动自己会落得怎样的结局。
朱棣自然不是坐以待毙之辈,若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自己还不殊死一搏去求一个活下去的可能?但是此时的朱棣手中并没有与朱允炆对弈的筹码,其三个儿子的生死都在朱允炆的掌握之中,自己手中也没有人马无法在军事上和侄子硬碰。
可历史的转折很快便降临了,朱允炆在黄子澄的谏言之下,竟然麻痹大意的将朱棣的三个儿子尽数放了回去。这无疑是足以葬送全局的一步昏手,任何一个明眼人都了解此举实乃放虎归山遗祸无穷。
当儿子们生死无虞之后朱棣便坚定了殊死一搏的信念,发动了那场实力悬殊的“靖难之役”。
实力悬殊的靖难之役,逆风翻盘的燕王朱棣
在得知朱棣起兵造反之后,朱允炆很快便做出了回应,首先是在宗庙废除朱棣这一支的宗籍在道义上彻底陷燕王朱棣于不义,随后又点拨十三万精兵交由耿炳文统领去平定叛乱。但在战事即将爆发的时刻,朱允炆却给珠江耿炳文下达了一个矛盾的命令。
在出征前,朱允炆秘密面见耿炳文,并对他传达了一条令人不解的诏令:“将军自有定夺,勿使朕身负杀叔之不易。”士气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出征前给主将下达这样的命令无疑是愚蠢的。
朱允炆的善良在此时表现的更近乎愚蠢和虚伪。在手上早已沾染了骨肉宗亲鲜血的现在还说这样看似道貌岸然的话,除了扰乱军心,限制主将的战术布局大大削弱己方战斗力之外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在这场战役的首战真定之战中,耿炳文似乎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一方面受限于皇帝的诏命让他在布局上过于保守;另一方面朱棣在作战上也有着充足的经验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这场战役,以朱棣的大胜结局,耿炳文率残部龟缩于真定城内。
这场败仗彻底消磨干净了朱允炆对于耿炳文的信任,他做出了将大局推向不可逆转的深渊的第二个昏招——临阵换将。派遣缺乏实战经验的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接替耿炳文担任前线的总指挥。
这一决定令朱棣大喜过望,他深知李景隆纸上谈兵倒还凑合若要实战厮杀却还稚嫩的很。于是当即挥师夺取了周王朱权的兵马使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补充。李景隆见状意图趁此机会奇袭北平,颠覆朱棣的后方。
可朱棣早有防备,一方面指挥城中军民顽强抵抗,另一方面组织起了一支奇兵偷袭李景隆的大营。李景隆以为胜券在握哪想到自己的根本会遭到袭击,愚蠢地命令即将破城的军队停止攻击拨马回营。
有帅如此,何愁不败?李景隆在此之后节节败退,在郑村坝一役中被打的丢盔弃甲,足以装备几十万人马的辎重装备被朱棣近乎白捡。
若在此时能够及时严惩昏招频出的李景隆令派经验丰富的老将收拾残局,朱允炆手中依然掌握着不小的优势。可黄子澄在此时出于私心向其隐瞒了李景隆的战败事实,这也就使得朱允炆继续走在了相信李景隆的错误道路之上。
到了次年的春日,这场同室操戈的内乱终于迎来了决定胜负的时机。由于李景隆的军队不适应寒冷的天气,在冬日遭受了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开春之际李景隆决定报仇雪恨向朱棣发起总攻。
前两日战局都是李景隆部占据了绝对优势,可在第三日一场异象将其彻底推向失败。在两军总攻厮杀之际,一股邪风竟然就正好地吹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一瞬间,犹如树倒猢狲散一般,大军内部发生了哗变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至此,朱允炆的优势已所剩不多。并且在李景隆如此惨败之后,朱允炆还是选择对其包庇,这无疑动摇了朝野上下对阵朱棣的决心,赏罚不均何以服众?这是朱允炆与其叔叔朱棣对阵之中出的最后一手昏招。
随后的盛庸、平安、徐辉祖等人虽然才干超越李景隆但是其士气已经被朱允炆赏罚不均的决断深深影响同时也在其“不可使朕负杀叔之名”的诏令之下时时受到限制,被朱棣逐一击破。
至此,朱允炆终于打输了这场手握巨大优势的天胡之战,被自己的叔叔朱棣所彻底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