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一是湿地干化运动和耕作农业的发展;二是主要劳动力转向农耕生产;三是渔业生产技术发展停滞。
一、湿地干化运动与耕作农业发展
从湖广地区的开发历程来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其初步开发阶段,揭开了湖广地区大规模开发的序幕是唐宋时期,而明清之际湖广地区才开始进入具有实质性规模和深度的大开发时期。伴随着每一次开发,耕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都是核心问题,历史上湖广地区百姓“饭稻羹鱼”的饮食结构形成了当地特殊的“鱼稻”生产模式。
但到明清时期,这种生产模式的平衡被大开发带来的冲击打破了。“境田农业”是明清湖广地区特别是两湖平原大开发的重心,这是因为两湖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江河湖泊众多,而稻作农业需水量大,形成农田与水源相伴而生的湖广农业模式。江河湖泊水域面积经常变化,汛时水面大涨,旱时滩涂裸露,肥沃的滩涂湿地是水稻种植的理想之地,农民们纷纷在旱时筑堤修境,以期将洪水挡在堤境之外,保护开垦而得的肥沃农田。
大开发导致湖广地区水域面积的逐步萎缩,渔业经济由此衰退。
(一)围垸造田的兴起
明代湖广地区围绕江河湖泊的湿地干化运动实际从洪武初年就开始了,明初洪武至成化年间两阳州一带所处的江汉平原百姓“垦田修堤”、“垸少地扩”。从明代中期开始,湖广地区“围埃造田”的湿地干化运动逐渐进入高潮,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末,而影响这一造田活动的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自然气候条件,二是人为活动,这两个条件的满足直接促使了围境造田高潮的到来。
近五千年来中国区域内的气候经过了数次寒暖交替,其中明代中期至清朝处在一个由暖向寒过渡的时期。
十七世纪长江流域气候最为寒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十九世纪气候较为寒冷但比十七世纪要弱一些。在这长达五百年的时间里寒冷气候总与旱涝相伴而生,前期多旱后期多涝,并且旱费在时间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
前一时期主要是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和弘治年间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呈逐渐上升态势,后一时期(主要为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和崇補年间)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程度。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明代中后期水旱灾害跨年连发的频率比前期高,持续时间长,影响和破坏作用更大。
(二)耕作农业的发展
随着大量境田的开发,湖广地区的耕作农业也不断向前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以及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
耕牛是水田开发不可缺少的动力,明代湖广地区耕牛的使用已经极为普遍。明初为促进中原战乱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朝廷曾到湖广地区购买耕牛供给农民使用,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五年朝廷遣官员在江西、湖广等地买牛一万两千三百余头。由此可见湖广地区在明初耕牛之多。明初,朝廷还明令取消农具税,鼓励农具制作和买卖。
水利灌溉工程的修筑是农田开发必不可缺的一环。前文所述之堤、探、院、挡、障等,俱是起阻挡洪水之用,而水田灌溉之堰塘破渠的建设才是决定收获的关键。明初,为尽快恢复受战乱破坏的农业,朝廷在全国各地积极进行水利建设,在岳州府和常德府中,华容、巴陵和龙阳三县堰塘破渠数量相对较多,而在之前的统计中这三县堤境数量也是最多,由此可见,境田数量与水利灌溉建设成正相关。
除了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明代龙骨水车的发明和推广使用,也是促使湖广地区成为明代后期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的重要因素。境田的大量开发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备,使得明代中后期湖广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成为必然结果。
二、劳动力主要投向农业耕作
(一)明初湖广地区渔、农人口比例及后期变化
明初湖广地区人口由土著和移民两大部分构成,移民又以江右士庶为主,据现可查湖广姓氏宗谱记载可知部分移民家族所事之业。
明代湖广地区的江西移民很多以渔业为生,还有部分“半耕半渔”。有关明初湖广地区具体渔民和渔户数量,因尚未发现明代“赤历册”等专门记载文书,因而无从知晓,但据万历年间松江府陈子龙估计,当时全国渔户不下一百万。这些渔户大多分布在南直隶、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等沿海或水资源丰富的内陆行省。
随着明后期湖广地区渔业经济旳衰落,渔业人口也逐渐减少。这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明中期以后新移民大多从事境田农业,如嘉靖年间阳州“湖多易游,土矿易垦,食物旋给,他方之民聚焉,而江右为甚”,且“湖田未尝税亩,或田连数十里而租不数斛,客民利之”监利县亦“湖田又不税亩,故有强壮盈室而不入版图,肝陌遍野不出粗粮”,可见明朝中后期境田开发吸引了又一批移民,而跟洪武年间朝廷诏令移民相比,此次更多是自发自愿性移民。除了新移民多从事境田开发外,明中后期部分渔户因渔利减少而从事农耕者,也不再少数。汉川地区黄氏宗谱记载“四世以前附近氏族多以力田为主,湖山为辅。
自洪熙至成化年间,因汉川景陵河阳彭湖簸箕湖等处水害为灾,康田山场逐渐淹没,众姓氏遂变卖湖州转徙他乡,惟我族坚守故居,改田为湖山以谋生,时有四世祖时习公多方筹资,陆续买尽湖州”,黄氏先祖明初“力田”,洪熙至成化年间因洪灾改为以“湖山”为业,这种转换可推知明后期湖广地区干旱时,黄氏先祖也会转回“力田”,可见人们是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谋生方式。
(二)渔、农人口比例变化原因探析
明初湖广地区渔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应在四分之一左右,到明中后期渔业实际人口逐渐下降,移民大量从事境田开发,部分渔户也改行从事农耕,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众多,但以下几个方面应是主要诱因。
其一是主食需求。湖广地区自古沿袭的“饭稻羹鱼”饮食结构决定了稻米一直是当地百姓的主食,而鱼类只是菜肴或羹汤。无论是专业渔户或是“半耕半渔”的百姓,皆是如此。渔户们收获鲜鱼后,第一要务仍是将其出售得钱买入稻米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并缴纳课米或课钞银。
其二,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对比。明代湖广地区渔、农经济效益对比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鱼和稻米价格是基础。在此以万历年间两者价格作为比价基础,且暂不考虑期间价格浮动。
其三是官方“重农轻渔”的态度和鱼课改征。“以农为本”是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遵循的基本理念,而这里“农”一般仅指狭义上的耕作农业,而其它“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一般均被轻视或忽视。明朝也不例外,明初朝廷之所以在全国特别是湖广地区广设河泊所管理渔户,就是因为这里湖泊河流众多,渔利丰厚之故。
三、渔业生产技术停滞
(一)渔业养殖技术相对落后
明代是中国古代渔业生产技术的继承和总结时期,正是因此,暴露出湖广地区渔业生产技术的短板,主要表现在渔业养殖技术相对落后。明初,湖广地区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广阔,渔利丰厚,自然捕榜是主要的渔业生产形式,而少量的养殖渔业分布在江湖边或山区的破坡堰塘中,不构成主流。渔业养殖技术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鱼苗的选育和运输。在鱼苗运输方面,对运输条件和技术要求很高。
其二是鱼类饲养技术方面。明代湖广地区为数不多的养殖渔业大多是采取天然粗放的养殖方法。只有鲢鱼是由外地购进鱼苗在供灌溉的池塘内放养,称为家鱼,其余都是天然生长在池塘、田沟内,可见明代湖广地区渔民对渔业养殖不够重视,鱼类养殖多釆取“人放天养”的自然模式。
(二)保鲜技术和长途运输方法的掣肘
长途运输方法的掣肘也是限制鱼产品交易距离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鲜鱼和一些粗加工鱼产品保质时间较短,因此运输时长成为鱼产品能否保质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明代,一些大型商帮用作货物运输的脚力一般都是马匹,部分商贩则用的是驴、骤子或者人力,而走水路的货商一般使用船只。这些运输工具速度过于缓慢,拉长了消费市场和渔业产地之间的运输时间,导致鱼类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腐败变质。
明代朝廷鱼贡的解运过程中,沿线骚站动用三千余匹快马接力传递,从南直隶到达京师也需要二十二个时辰。一般的商帮根本没有这么强大的运输能力,更不用说其余的小商贩了。走水路的船只也耗时颇长,这是由于长江及其支流河道弯曲,无形中拉长了运输距离。从而为鱼的新鲜程度提供了太多危险因素。
四、总结
引起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衰退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明代中后期湖广湿地干化运动和耕作农业发展、湖广地区劳动力主要投向农业耕作和渔业生产技术的停滞;明代湖广地区渔业经济经历了由兴盛到繁荣再到持续衰退的过程,这一变化的出现是与众多因素息息相关的。其中,自然和人为因素无疑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自然因素不可抗拒,其对渔业经济发展所依靠的湖泊、河流环境的改变是渔业经济出现变化的基本原因,正所谓沧海桑田,自然之力非人所能及。
总体来看,渔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在明代湖广地区发生了一定程度上地嬗变。明初,两者之间尚能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渔业经济因此发展到繁荣期;明代中后期两者之间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趋势,垸田农业不断得到开发。湖广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地,“湖广熟,天下足”就这样流传开来,渔业经济就在这样一个社会变迁环境下走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