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设下一计可保明朝不亡,若崇祯皇帝读懂,历史或许改写。
文|龙少爷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可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戎马一生,打下了江山之后,却不把皇位传给儿子。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的谋反。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上位,当上了明朝第三位皇帝。不过,最终,明朝在朱棣的后代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手中走向了灭亡。
实际上,明成祖朱棣生前曾设下一计,可保住大明江山不亡。如果后来的崇祯皇帝能读懂此计的话,那么,历史则或许会改写。
朱棣一生可以说是踌躇满志,大有作为。他几次亲征蒙古,加固了北部边防。同时,他励精图治,勇于变革,颁布了诸多富民政策,还改革吏制,为整个国家机构运转效率更高。
众所周知,清朝后半时期我国在海上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可朱棣在位期间,曾多次排郑和下西洋,促进中西交流,我国的海上贸易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只可惜,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又原本先进的一切回到了起点。
所以,撇开对朱棣谋反的偏见,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明朝达到了最高峰,出现了永乐盛世。
俗话说,一个朝代有开始的一天,也有走向灭亡的一天。身为一代君王,朱棣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于是,他登基之后,便开始布局,为自己,更为朱氏后代留下一条后路。
明朝初创之时,明太祖朱元璋原本是在南京称帝,后来收复北方之后,才将首都迁到了北京。而朱棣在位期间,并没有放弃对南京的管理,甚至可以说是把南京当成了第二个首都一样去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来若是有一天北方守护不住了,可以南逃到南京,卧薪尝胆,以便日后东山再起。
这是朱棣冥思苦想之后,设下的一条保住大明江山的妙计,是他站在国君的高度上,为整个江山所做的谋篇布局。所以,倘若崇祯皇帝没有选择死亡,而是放下面子逃回南京,那么,历史也许又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重新定都南京,就算北京失守,那也只是丢了一座城池而已。假以时日,养精蓄锐,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再次夺回北京,恢复大明王朝昔日的辉煌。
毕竟,崇祯皇帝是当时名正言顺的一朝天子,追随他的能人异士必然会比叛军多,因此,北方完全有可能再次平定。
另外,如果崇祯皇帝逃到南京,那么,就会在南方形成统一的局面,最终,与清朝南北对立。作为汉人皇帝,崇祯皇帝在民心方面肯定是强过顺治皇帝。所以,如果南北对峙,最终鹿死谁手,谁也无法推测。
只可惜,历史只有结果而没有如果。崇祯皇帝没有选择南逃,而是最终自杀殉国。此举让明朝彻底从绝望走向了灭亡。
明朝留有祖训:作为天子怎么可以逃走。可是,在危难之时,崇祯皇帝离开北京并不是逃走,不过是权宜之计,为未来的复兴留下机会。毕竟,先祖朱棣曾经苦心积虑地设下一计,为的就是让后世子孙在万不得已之时,能够有一条生路可走。
这一做法,崇祯皇帝是真的没有读懂,否则,历史则有可能会改写了。
历史就是历史,不会重来,也没有假设,容不得半点后悔和遗憾。帝王的一个小小决定,看似不经意,却影响了此后的全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