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两宋之交所诞生的“四朝元老”-陈俊卿,思想由战到和为哪般?

两宋之交所诞生的“四朝元老”-陈俊卿,思想由战到和为哪般?

陈俊卿一生经历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四朝,生活在两宋之交,在风雨中度过了七十四个春秋,他历仕高宗、孝宗两朝,从担任最基层的州推官,到最终官至宰相。

时代背景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因在外组织勤王军,而幸免于难。建炎元年(1127),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南)被属下拥立即位,为宋高宗,建立南宋政权。

宋高宗即位初,迫于国人强烈要求驱除金人,夺回失地的愿望,也被迫进行了一些收复河山的措施,如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派宗泽镇守汴京,南宋军队也曾多次重创金兵。经过几年的军民浴血奋战,金兵南下脚步暂时停止,局面稍为稳定。绍兴八年(1138),南宋定都临安,得以偏安江南一隅。

但后来宋高宗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等人。绍兴十一年(1141),宋高宗重用的主和派奸相秦桧,对金屈辱求和,秦桧等人打压主战派官僚,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此时的南宋虽不能谈及彻底打败金国,但通过广大爱国将士奋战与金达到军事制衡的状态,金朝也无力达到南下灭宋的目的,便退而求其次,与宋签订条约,此举正合高宗心意,双方签订“绍兴协议”,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为南宋政权获得了二十年的稳定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禅位给赵昚,是为宋孝宗,次年改年号“隆兴”。孝宗是被公认的南宋历史上文治武功最好的皇帝。孝宗即位后,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针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形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用人方面的改革措施,促进南宋初期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孝宗执政后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出现“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但其空有复国理想,隆兴北伐失败后,使他虽对北伐仍念念不忘,但也大多是空喊口号。对内为防止重蹈秦桧擅权覆辙,他在位期间换宰相就如走马灯一般,此外为防止宰相专权,他还重用佞幸,造成佞幸干政,吏治腐朽。

重视对儿孙教育及其反映的精神

陈俊卿共有五子四女。早年,陈俊卿专门请朱熹到自己的家乡莆田白湖仰止堂讲经授学,让自己的家族子弟跟其学道,“守定宓俱从朱子受学焉”。

陈俊卿的几个儿子入仕都是得益于恩荫,不是通过科举,但几子后来皆成长为当世品性高洁之人,这与陈俊卿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陈俊卿的几个女儿所嫁之人皆当世品格高尚,有才学之人。长女嫁与进士黄洧,黄洧为官廉洁自律,为人称颂,后任广东转运判官。次女嫁著作佐郎郑监。三女嫁罗点,罗点在孝宗朝任太常少卿、提举浙西常平,宁宗朝时任签书枢密。四女嫁梁亿,梁亿以父任补官,累迁主管西外睦宗院,后通判漳州。幼女在陈俊卿去世时尚未嫁人。

他让儿孙谨记为人要清白、向学,莫忘勤俭为家训,这才是让家族永兴不衰的法宝。陈俊卿其后人继承并发扬了先祖遗风中的精髓——忠义、廉洁、节俭。

陈俊卿的官员选任与管理思想

陈俊卿为官期间无论是台谏官还是贵为宰执,他总是尽力向孝宗陈述自己的用人看法和皇帝御下之术,他认为用人要知其特长和性格,然后用其才,成大事。他针对南宋前期官吏任期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宋初承袭五代之制,对地方官普遍实行一年一考,三考为一任的任期制。由于南宋地狭官多,官员三年任期制很难落实。对于一些专才、深得帝王信任之人也可长时间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使其能发挥重要作用。

后来由于有特殊功劳之人和成绩极其突出者,甚至是利用关系、贿赂等方法,一些官僚可以提前升迁,对于三年一升迁的制度落实很不力,尤其到战时和统治的后期,这严重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也制约人才,使其难以施展拳脚。

实际上,南宋时期地方官任期时间太短成为当时普遍关注的一大政治问题,被称为官职中最大弊害。因此陈俊卿参照北宋初年的官员可以长任一官的现象,对官员任期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极力推崇上古和宋太祖、太宗时的官员长任机制,认为官员只有长期担任一个官职才能做到熟悉政务,积累经验,干出成效。于是高宗下诏让三省按其建议执行。

在用人和举才上,陈俊卿对高、孝两朝贡献颇多。他几次上疏孝宗论及人才对于朝廷的重要性。陈俊卿认为用人是为国之要者,劝谏孝宗能成为明君,知人善任,以身作则,唯此才能达到君臣一心,成就大事。

除了抑佞幸近习,陈俊卿还强烈反对外戚干政。乾道二年(1166)二月,首相陈康伯去世,孝宗长子邓王的岳父、时任参知政事的钱端礼为窥相位,培植党羽,积蓄势力。上书反对的众大臣,都被钱端礼所逐。陈俊卿时任吏部侍郎抗疏力诋其非,对孝宗上疏,孝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端礼憾之,讽使求去,最终未能实现己愿。

陈俊卿的和、战思想

陈俊卿自始至终都是主张收复山河,支持对金作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长,使得陈俊卿逐渐成熟起来,面对南宋国情,认识更加全面系统。使得他不得不从全局考虑,从意气风发,盲目坚持对金作战,到后期的依时机而定作战与否。

高宗时陈俊卿与秦桧不和,被压抑多年,究其原因,多与陈俊卿主张对金作战与秦党对立有关。秦桧死后,陈俊卿被提拔,面对金人的蠢蠢欲动,开始努力建议孝宗启用抗金名将张浚防御金人入侵。

以陈俊卿为代表的忧国士大夫们从未忘记家仇国恨,建议孝宗将大量遭秦党打压的官员重新召回朝中,坚决反对秦桧余党的和议策略。此时主战声音又开始占据上风,面对金兵大举进攻淮水,妄图侵占淮东以威胁临安的战略行动,主和派一筹莫展。

陈俊卿洞察了形势的严重性,认识到确保淮东安全,乃当务之急。他向孝宗建议起用抗战派张浚主持北伐,以解临安之危。随后张浚又受奸侫的诬陷,陈俊卿以社稷安危为重,据理力争。为张浚辩诬,并保举张浚为枢密使,率军驻屯建康,侍机北伐;同时为作战,他开始积极屯兵垦田、安抚逃亡流民以此息民力,扼要地筑城垒、整顿浙西水师和督理淮东军务以此整饬武备,来巩固后方,增强抗金实力。

孝宗志在恢复故土,曾与臣僚谈论与金交涉之事,可见当时孝宗身背家仇国恨,对恢复故土还是持很坚定的立场。

乾道四年(1168),参知政事陈俊卿上书望南宋稍缓几年,待财力充裕、士兵兵力恢复后再向金兵宣战。后陈俊卿选将练兵,屯田减租,与民休息,挑选有胆略的文臣为参佐,考察军政,学习兵事,作为储备将才。

陈俊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为了以后的对金作战做准备,他考虑到攻守的问题,战胜后还要面临守住江山,所以国家的稳定,富强是当前的急务。他认为强大的经济基础是获胜的最根本因素,只因一腔热血而盲目北伐很难取胜,从陈俊卿奏疏中也能看出此时的他对收复故土、对金作战的热情正在减少。

南宋初年对金和战态度在士大夫群体中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高宗朝初年时,由于靖康之耻,徽宗、钦宗皇帝、后宫皆被金所掳,长江以北大好河山尽遭金人蹂躏,士大夫以其所学圣贤之书,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因此以李纲为首的正直刚毅之人,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大将,皆极力反对对金求和,主张收复昨日山河,还都汴梁。

当时的太学生和民间百姓皆怀有收复家园,为亲人报仇的壮志,许多正直士大夫在当时也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苟安于江南一隅,但在高宗的支持下,秦桧一揽朝政,打压主战派,许多主战官员或被贬出京,或被杀害,朝中直言主战的大臣皆被不同程度迫害,陈俊卿也不例外。

于是在秦桧的力主下对金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以称臣、纳币换取对金的停战。故高宗一朝,再没提过收复失地的口号,两国边境粗安。

纵观整个宋孝宗朝的政治皆围绕“恢复”这个主题展开,虽有妥协,但孝宗恢复中原的意志却始终未变。但隆兴北伐的失败,使得南宋从上到下各阶层的人都发生了心理变化,尤其是对士大夫的影响,许多人的主战意愿已不像以前那样积极和坚定,陈俊卿就是这一派的典型代表,他主张的审时度势、养精蓄锐,而后再战的想法成为大多士大夫的共同意见。只可惜北伐的合适时机一直未出现,孝宗晚年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即位,宰相,陈俊卿,元老,绍兴,局面,用人,隆兴,高宗,秦桧,消息资讯,宋高宗,孝宗,张浚,陈俊卿,秦桧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即位,宰相,陈俊卿,元老,绍兴,局面,用人,隆兴,高宗,秦桧,消息资讯,宋高宗,孝宗,张浚,陈俊卿,秦桧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即位,宰相,陈俊卿,元老,绍兴,局面,用人,隆兴,高宗,秦桧,消息资讯,宋高宗,孝宗,张浚,陈俊卿,秦桧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