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从夏朝开始,权力更迭的方式,就从“禅让制”变成了“家天下”。
可史学界对于夏朝却一直存在争议,原因就在于西方有学家提议,要将中国踢出“四大文明”的行列。
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都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于夏朝的文物和记载,来证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认为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也是在夸大其词?
其实不仅是西方学家有这样的疑惑,我国学家对于夏朝也是摸不清头脑,明明史书中就曾提到过夏朝,那为何却挖不到夏朝的文物呢?
对此,我国史学家们展开了一些列的考古研究,最终学家们发现,或许大禹建立的并不是夏朝。
大禹为了治理黄河流域河水泛滥的问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洪水的问题给解决掉。而大禹这一壮举,也赢得了首领舜的赏识,指定大禹做他的接班人。
舜去世后,大禹坐上了首领的位置,将各部落联合在一起,建立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生活在夏朝的人也自称“夏人”。
据记载,大禹死后,并没有像尧舜两帝一样,让部落中最有本领的人来接班,而是将王位传给了他的亲儿子启。
这一举动也彻底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禅位制”,开启了世袭王位的先河。
夏朝自建立以来,共历经了十四代,存在了471年,直到最后一个君王夏桀被祸国妖女妹喜所迷惑,才最终走上了覆灭之路。
这些关于夏朝的知识,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可现在考古学家们却说,大禹建立的不是夏朝,这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要清楚的一点是,至今为止并不是完全没有关于夏朝的线索,只是缺少了关于夏朝的自证性文字。
1959年,我国考古学家徐旭生为了证实夏朝的存在,花了数年的时间,奔波了无数个地方,终于在河南省洛阳市的偃师区,发现了一处神奇的遗址,专家们将其命名为“二里头遗址”。
这处遗址内不仅有宫殿、作坊、居民区,还有很多墓葬遗迹,考古学家通过对这处遗址多次的考古发掘,得到了一些重大收获。
根据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可以得知夏朝首都斟鄩所处的地域范围,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而洛阳二里头遗址也在这个区域。
二里头遗址,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与夏朝中晚期的年份相近,并且其中有大量的宫殿遗迹,因此许多考古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曾经的斟鄩,也是夏王朝的首都。
首都既然都已经被证实存在了,那么夏朝自然也应该是存在的,这不就和考古学家所说的相悖了吗?
其实不然,考古学家说大禹建立的不是夏朝,只是一个严谨的说法,因为二里头遗址是唯一一个与夏朝有关系的遗址。
但从二里头出土的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却没有发现一个“夏”字,并且二里头遗址对应的年限是夏朝中晚期,这就意味着实际上考古学家们找到的是后半个夏朝,而前半个夏朝,也就是大禹建立的王朝,依然没有找到。
因此有部分专家就认为,或许夏朝只存在了200多年,而大禹建立的是另一个发达的王朝,只不过关于这个王朝的相关记载很少,所以后世人理所当然地将大禹建立的王朝和夏朝看作了一个。
这一言论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于1978年发掘的陶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距今已经有将近4600年历史了,它的建立年限,可以追溯到尧舜两帝时期,与大禹建立夏朝的时间,也可以对应上。
除此之外,夏朝在当时或许并不自称为“夏”,因为在我国最早成书的历史文献书籍《尚书》中曾记载:
通过商朝留下来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知道商朝并不自称为“商”,而是自称为“大邑”,这很有可能就是夏朝延续下来的习惯。
夏朝很有可能自称为“西邑”,而这一词,在《尚书》、《诗经》等历史书籍和甲骨文中都有出现。
所以,很有可能大禹建立的王朝并不叫夏朝,所以后世人才挖掘不到关于夏朝的自证性记载。
不过无论怎么样,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是铁板上钉钉的,甚至还可能更早,我们应该要有文化自信,而不是被西方的舆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