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秦始皇与埃及法老的私欲就是死后永享富贵,各自大兴土木,搞得民不聊生;乾隆皇帝的私欲就是搞旅游和涂鸦文物以及写诗。
写诗是好的,反正最多也就多了些废纸,涂鸦字画是讨人厌的,不过至少死不了人。但是高调的奢华就很折损国力。
他死后才40年,大清就被打的屁滚尿流,这是一种不确定性,皇帝在成长过程中所迎接来的喜好,对朝代是好是坏,也是让人心惊肉跳的无规律选择过程。
嘉靖在对这方面的态度是:修仙问道。
劳民与伤财加上懒政的18点,这下就很要命,这个点数要死多少人?
在剧中,你可以看到嘉靖手下那一个个的人杰才华何其卓越:徐高张、海瑞、胡宗宪、小阁老,哪一个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人中龙凤的存在,可当他们越聪明,里面的权术与智力展现得越精彩,我们就会看得越加沉重。
大家想想,当嘉靖帝最大的渴望就是永生,那么必然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就是说朝局民生:你们这帮臣子帮我先应付着,只要别垮下来,足够维持我修仙的物质条件就行。
在这思维底下,所有其他的模块,什么民生,什么大业,什么使命感,自此全部走不进心头。
所有的智力都损耗在修仙与搞钱上,以至于漠视一切与极端自我就成了嘉靖帝的必然性格。
在这一悲剧的思维模式面前,剧中所有人杰的挣扎以及奋斗都已经毫无意义了。
因为皇权时那绝望而牢固的井带,并早已设定了上限。
这种给观众带来的无力感正是这部剧背后最杰出的力量,他压抑逼迫着观众去痛苦的思考。
为何每个人都这么厉害,偏偏王朝却又如此寥落?
思考的终点又必然延伸到皇帝那里,终点的答案又必然放在封建王朝,通过血缘选拔国家总裁的荒谬与隐患。
这就是《大明王朝1566》作为当前历史剧天花板的核心内核体现,与此同步的就是这同样也是陈宝国的演绎水准所在。
陈宝国在剧中所塑造的形象,实在太有封建皇帝悲剧性与不安隐患的代表力与概括力。
它所呈现出来的皇帝病态人格形态,带来一种紧张而摇摇欲坠的不安定感。
剧中的这位蛇精病皇帝就仿佛是一颗于万斤压强所汇集于的小圆球,这颗圆球永远360度无死角地和各方力量交融以及较劲。
它时而被压缩为一个点,时而挣扎成各种不规则形状。
这种高压下难以喘息的压力感,也投射着古代皇帝人格灵魂上具有的扭曲性与不稳定性、变形以及变态感、内收以及内卷效应等等人格特性。
当你理解了这种病态倾向,你就找到理解陈宝国演绎水准的合适角度,他通过嘉靖这个角色诠释出来的人格气质。
成功完成了角色形象与封建皇权下的皇帝人格灵魂的交融。
他在表演中所呈现出的神经质,他的阴晴不定,他的变态张力,他的自我与内收,他的疯狂与病态,乃至于他的忧郁与自我哀怜,都是古代皇帝作为高压焦点下的最终表现形态。
这种抽象概念与具体表现的相互融合,也让他超越了演技层面,其所传达出来的深度就难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