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朱元璋问21岁的翁妃“你愿意长久侍奉朕吗”,翁妃说愿意。不料,朱元璋却扭头道“来人,给翁妃赐白绫”,翁妃大吃一惊,就连随侍的太孙朱允炆也愣在当场。
翁妃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她这短暂一生的悲剧,源于朱元璋的一次读书。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偶然翻阅《元史》时了解到,蒙古弘吉剌部盛产美女,蒙古勇士都以娶弘吉剌部美女为荣。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母亲和妻子都出自弘吉剌部,而自成吉思汗之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也一直与弘吉剌部联姻,弘吉剌部在元朝时曾出现过18位皇后。
看到这里,年迈的朱元璋突然来了兴致,问身边的侍臣:弘吉剌部还有后人吗?
久在老皇帝身边伺候的臣子,那可个个是人精,一下子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千方百计寻来了南海卫正千户瓮氏,也就是后来的翁妃。
当时,翁妃还是个14岁的小姑娘,正是青春逼人,含苞待放的年龄,很受老皇帝喜欢。
可惜的是,直到21岁,翁妃伺候朱元璋多年,却没能有一儿半女。
到了朱元璋70岁时,已经是到了油尽灯枯时,他看着身边这亭亭玉立的美人儿,忍不住问道:“能久侍朕乎?”
翁妃哪里敢说不,只能连连说“我愿意,我愿意”。
朱元璋一听,心里大喜,他就等翁妃这句话了,于是就顺着翁妃的话说,爱妃既然舍不得朕,那就等我死后你殉葬吧,这样我们就能永永久久在一起了。
这话,让翁妃大吃一惊,皇孙朱允炆也是极为震惊。
朱元璋,这是要效法古人的“人殉”制度,想让一些妃嫔和宫女在他死后殉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依旧可以享受后宫佳丽三千的待遇啊。
朱元璋他不是儿戏,他是真的恢复了秦汉时候的殉葬制度,让这个残酷血腥的制度在明朝复活了,这也是明朝史上无法抹去的历史污点。
《明史·后妃传》中记载:
“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当时王府皆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
这段记载,解释了什么是“朝天女户”,顾名思义,“朝天女”也就是那些殉葬的妃嫔及宫女。
为明太祖朱元璋殉葬的妃嫔和宫女,就达40多位。
朝天女下场多凄惨?
《朝鲜李朝实录》中对这些“朝天女”的遭遇做过详细记载。
殉葬之日,太监们把这些嫔妃宫女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设宴招待,“皆饷之于庭”。然后将这些人带到一个大房间内,站到事先准备好的小木床上,从房梁上悬垂着一根根的白绫绳套,“以头纳其中”,太监们迅速抽调小木床,嫔妃宫女“皆稚颈而死”。当时的状况非常惨,以至于“哭声震殿阁,闻者肝胆震颤”。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也看到过,有些妃嫔直接是赐白绫,自己自缢而死;有些是给赐毒酒;有些是被灌水银,为了让尸体保持完整不腐烂。
还有一些是自己怎么也不肯下手,就有太监代劳,给勒死的,或者直接把活人赶到墓穴中,生生闷死的。
可见,朝天女的下场何其悲惨,怨不得即便锦衣玉食,家族还能封官加爵,大家却趋之如鹜,谈之色变呢。
人殉制度的由来及废除
用活人来殉葬,是古代的一种残酷制度,在秦始皇的时候就有,但这个制度不是秦始皇发明的。
但,秦始皇的殉葬人数,却在数量上达到了一个顶峰。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中记载: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断,不只后宫女人从死,参与陵寝建设的工人也无一幸免,都成了“殉葬品”。
到了汉朝时,刘邦觉得人殉制度太残忍,决定废除,但期间也有人偷偷摸摸来搞殉葬。不然,汉武帝刘彻时候不会有人上书重提废除殉葬制度之事。
到了唐朝李世民时,因为李世民爱民如子,在他死后,有人主动提出来殉葬,但李世民早就留有遗愿,不允许别人为他殉葬。
唐朝时候,没有殉葬,有陪葬,虽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不一样,殉葬是用活人,陪葬是人死之后。
《唐会要·陪陵名位》记载,前后陪葬李世民昭陵者有妃7人,王5人,公主10人,宰相13人,丞郎三品50人,功臣大将军60人,计155人。
用活人殉葬,到了朱元璋时候被恢复,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候废除。
朱祁镇是个窝囊皇帝,做过很多被人鄙视的事情,可就这废除殉葬制度的事情,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朱祁镇曾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有人说,朱祁镇之所以废除殉葬制度,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挚爱钱皇后。
不管是私心,还是公心,总之这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件天大的善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清朝时期,也有殉葬制度,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大妃阿巴亥就被迫殉葬了。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的宠妃,是多尔衮的生母,她的殉葬是因为帝位之争。
在女真族有个制度,叫做夫死妻殉,说的是丈夫死后,妻子殉葬。但并不是随便找一个妻子就可以的,而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受宠、无年幼子女。
可见,殉葬制度虽然几经废除,可却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足以说明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真的感谢新社会,让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