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博通经史,精于谶纬之术,有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才,被当时的人称为江左才子之首,诸葛孔明在世。正是在刘伯温的辅佐之下,朱元璋一统了天下。
据《明史·刘基传》记载,朱元璋曾经和刘伯温谈论丞相之职,谁担任比较合适的问题。当时,朱元璋因事准备惩罚李善长,就问刘伯温,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中,谁来做丞相比较合适。
不徇私情的刘伯温,先劝说朱元璋还是留任李善长比较好,李善长功劳大,威望高,而且能调和将领大臣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人选。而他虽然和杨宪交好,却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过于考虑一己之私。至于汪广洋,则“褊浅殆甚于宪”,比杨宪的气度还小。胡惟庸则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表面是说胡惟庸可能会把马车驾翻,实际上暗指其可能会祸乱大明。
朱元璋一听,就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就是说只有你刘伯温才能做宰相了。刘伯温一听,赶紧说他“疾恶太甚”,“不耐繁剧”,恐怕也不能担当此任,并对朱元璋说,“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当前的人恐怕都不胜任,还是慢慢来吧。
表面看来,这件事显示了刘伯温的正直无私,善于识人。而实际上,如果细细琢磨一下刘基的一番言语,应该是他猜测到了朱元璋的某些想法。所以,刘伯温就说丞相一职现在没有合适的人,如果免了李善长,那就先空着呗。
朱元璋比较多疑,刘伯温完全猜透了他的心思,这让朱元璋很不太舒服。所以,此后就逐渐疏远了刘伯温,并准许刘伯温返乡养老。后来,刘伯温生病,朱元璋又故意让与他有嫌隙的胡惟庸带御医前往诊治,借胡惟庸之手毒死了刘伯温。
如果将整件事,完全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朱元璋绝对才能非凡呀,这所有的事情都在朱元璋的谋划之中。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和刘伯温对话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明白了。
朱元璋最先提拔杨宪,李善长担任中书左丞,杨宪则任中书右丞。李善长生病时,杨宪弹劾了继任左丞的汪广洋,自己升为了左丞。这位杨宪果然如刘基所料,性格过于狭隘,凡是他不满的同僚,都被他干掉了。因为杨宪是刘基浙东集团的干将,所以被杨宪干掉的多数都是淮西集团的大臣。这让淮西集团的李善长和胡惟庸非常不安。李善长就告发杨宪“放肆为奸事”,随后,杨宪被朱元璋所杀。
杨宪被杀后,淮西集团彻底掌控了朝政。朱元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只是太祖非常沉得住气,慢慢来。李善长因病辞去相位之后,胡惟庸成了左丞,汪广洋则被任命为了右丞。原本,朱元璋是想让汪广洋牵制胡惟庸的,结果汪广洋却整日饮酒吟诗。朱元璋多次训诫,甚至贬黜其再重新任命为右丞之后,汪广洋还是根本不与胡惟庸争斗。
朱元璋一看,既然如此,那就一起除掉吧。朱元璋借占成国入贡,胡惟庸、汪广洋没有报告为由,先是发配并在途中赐死了汪广洋。第二年,太祖又让人举报胡惟庸意图谋反,制造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夷了胡惟庸三族。
朱元璋又借胡惟庸案,大肆对文武功臣,各级官吏开了杀戒,并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中央集权。
原本,朱元璋是想留李善长一命的,毕竟李善长是他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可是,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施恩,却不知感谢,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后来有人告发李善长在胡惟庸准备谋反时,“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然后又罗列了一些其他的罪名,将李善长处死了。
看到这里,整个时间的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朱元璋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才做了所有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刘基之言,故意提拔三人做了宰相,之后随时监控,就等着三人犯错。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犯错之后,朱元璋不但顺理成章的除掉了包括三人在内的,所有可能危及皇权的大臣。同时,朱元璋还有了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的借口,众大臣也无从反对。可见,朱元璋的城府之深沉,做事谋划之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