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的郡王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

明朝的郡王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

如同“文正”之于文官,封王是明代勋贵和宗室所能触及的天花板。明朝中前期,曾册封过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等14名异姓郡王,不过这些王爷都是死后追封的,属于恩荣,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明王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名宠子狂魔,为子孙后代生活计,专门设计了一套由亲王、郡王、三将军、三中尉组成的八级宗室爵位制度,让子孙们排排坐吃果果。在这一制度的庇佑下,明宗室成员也由明初的58人,壮大到明末的20余万人。有明一代共册封了87位亲王(包括追封),900来位郡王,亲王规模一直维持在三十家上下。至于郡王,及至明末依然在传承的有小三百之众。庞大的宗室规模,为明王朝的灭亡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郡王爵位的产生及变迁

先秦时期,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专属称呼。直到前206年,项羽以天下霸主的身份大封天下,将全国分成十八个王国,王爵才成为一等爵位。汉初受限于楚汉战争形成的历史现状,汉太祖刘邦正式确立王爵为仅次于皇帝的存在,此后各朝都延续了这一制度。

当刘邦将异姓王一一铲除之后,与众臣杀白马为盟,立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此后王爵几乎被皇家宗室所垄断,少有异姓获封王爵。

两汉三国时期,虽然存在赵、齐、楚等一字王,与长沙、中山、淮南等二字王并存,可两者都是诸侯王,并无高低之分。

西晋立国后,晋武帝司马炎为防止司马代魏的旧事重演,于是大封宗室子弟为王,一口气封了27个王。由于王爷太多,很多封国只有一郡之地,所以称为郡王。比如司马炎的三叔司马伷封东莞郡王,四叔司马亮封扶风郡王。

由于郡王的封号来自所在的郡名,故往往是二字王,不过与以古诸侯国名冠名的国王(大多为一字王,少部分为二字王)并没有大小之分,双方都是诸侯王,只是封地的大小有所区别。

唐代,亲王(国王)、郡王正式分化。皇帝的兄弟儿子被封为亲王,封号为单字。太子和亲王的儿子封郡王,封号为二字。一字亲王、二字郡王的格局正式形成。这可以说是王爵封号的大成版,后世王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封王制度,最多也就是在小处略作修改。比如两宋采用了升爵制度,宗室子弟初封节度使(公),在晋封郡王,最后受封亲王,运气不好,即便是皇子也只能止步于节度使或郡王一级。

明朝郡王封号的来源

明代郡王居于宗室关系网的上层,仅次于居于整条食物链顶端的亲王,拥有世袭罔替的特权。对老喜欢制定各种“万世不可易”的祖制的老朱来说,自然不为放任自己后辈乱搞,故在《皇明祖训》中对郡王资格做了限定。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及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皇明祖训·职制》)

身为郡王,自然要拥有有别于其他人的封号,以彰显其尊贵的身份。

明初宗室数量稀少,老朱虽然见证了五十二个孙子降生,可这些孙辈要不是亲王的法定继承人,受封为王世子;要不是年龄过小,还够不到封王的条件。故整个洪武朝,除却开国之初追封的16位远支郡王,真正获得册封的正封郡王没有几位。

据阿越不完全统计,洪武朝正封郡王只有八位,分别是:靖江王朱守谦,晋藩的高平王朱济烨、昭德王朱济熿、庆成王朱济炫,燕藩的高阳王朱高煦,周藩的汝南王朱有爋,楚藩的巴陵王朱孟熜,以及懿文太子的第三子朱允熥(封号不详)。若有遗漏,敬请指出。

由于数量稀少,此时的郡王封号沿袭了以往的传统,多出自于古代的郡名,因此名实相副。比晋王朱棡次子朱济烨封号中的高平就是一个古郡名,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治高都(山西今晋城市东北)辖境为今山西晋城、高平一代,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泽州为高平郡,与晋藩同处山西,非常适合作为朱棡儿子的封号。朱高煦的封号高阳、朱有爋的封号汝南,朱孟熜的封号巴陵也同样如此。

朱济熿的封号昭德有些特殊,历史上有昭德郡这个郡名,但一来存在时间短,且远在四川;二来昭德一词本意为宣扬美德,算是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景,毕竟他的品行一直很恶劣。是以不清楚这个封号出自哪一种情况。

洪武朝的八位郡王有两个特殊的存在,分别为靖江王朱守谦和庆成王朱济炫。

朱守谦的靖江王封号来自桂林旧称静江府,自宋高宗绍兴三(1133)年改桂州为静江府后,直到明洪武五年(1372年)静江府才改称桂林府,因此朱守谦受封时静江府依然存在,只不过改“静”为“靖”。同时靖江王在明朝宗王中地位非常特殊,虽然是郡王,却也是藩王,除却待遇有差,其余方面与正支亲王相差无几,比如最初同样称王国,同样设有国相,同样拥有三护卫。当礼部提出靖江王府的规格应当低亲王一等时,老朱表示“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亲王之制。”

至于庆成王朱济炫的封号,来自于其出生消息传来时,恰逢老朱在举办庆成宴,于是就有了庆成王这个有别于其余郡王的封号。

“庆成王济炫,晋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庆成宴,因以为封。”(《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老朱二十六个儿子中,有六个绝嗣,其余二十人共给他生了130个左右的孙子。他在位时孙子们还小,无需考虑封号问题。可通过靖难上台的明成祖朱棣对此却表示压力山大,若是每代都这么能生,子子孙孙下去,用不了多久,郡名就不够用了,到时候怎么办?

为长久计,朱老四直接给侄子们的封号降了个等地,放弃老爹使用郡名当封号的做法,改用下一级的县名为新的郡王封号。

“己未,封周王橚第二子有勋为汝南王(注:原文如此,不知道是疏漏还是重封),第三子有烜为顺阳王,第四子有爝为祥符王,第五子有熹为新安王,第六子有灮为永宁王,第七子有煽为汝阳王,第八子有爌为镇平王,第九子有炥为宜阳王;齐王榑第二子贤烶为乐安王,第三子贤焌为长山王,第四子贤(上完下炅)为平原王。”(《明太宗实录》)

这是发生于洪武三十五年八月的永乐朝第一次大分封,新封的周藩、齐藩两府郡王封号皆为县名。比如朱有烜的封号顺阳,来自于南阳府古县名顺阳县;朱有爝的封号祥符,来自开封府附郭县祥符县。自此以后,以县名作为郡王的封号成为明朝的惯例。

亲王子嗣太多,郡王封号不够怎么办?

相对于平民,这群天潢贵胄的生育能力那是非常的强悍,比如中山靖王刘胜因膝下有120多个儿孙,成为千古传奇。明朝的超生大队长庆成温穆王朱钟镒、庆成端顺王朱奇浈父子,是可以与刘胜相比肩的存在,以至于王世贞啧啧称奇地在《弇山堂别集》中写下了“庆成王百子”篇目。

明代亲王这方面的战斗力,虽然没有朱钟镒、朱奇浈父子那般突破天际,可有个十几二十个子嗣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周定王朱橚有子十五人,楚昭王朱桢有子十人,辽简王朱植有子二十人。

所以这么子子孙孙的超生下去,搞不好某一天郡王封号就要不够用了。到时候怎么办?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解决方法无非是开源与节流两种。

明成祖将郡王的封号由郡名改为县名,就是一种开源手段,明朝共有1427个县,单这个数目就够用很长一段时间了,事实上直到明末都没有用完。何况还可以使用古县名,比如前面说过朱橚的次子顺阳王的封号,就来源于早就被撤销的顺阳县。数千年下来被废除的古县名应当数倍于在用的县名,如此大好几千的县名绝对是够你用的了。

何况开源并不仅有使用县名做封号这一种手段。有明一朝一共册封了900来个郡王,可明末依然存世的不足三分之一,更多的郡国因为种种原因被除国了。这些旧封号也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事实上明朝政府也是这么干的,比如齐王朱榑的次子朱贤烶的乐安王封号,随着朱榑被废为庶人而被朝廷收回,景泰二年(1451年)又封宁献王朱权之孙,宁惠王朱盘烒庶三子朱奠垒为乐安王。再比如蜀藩的保宁王因晋封蜀王而除国,而后封号由周藩继承。

更有甚者,荆藩的富顺王与蜀藩的富顺王,干脆是并存的。

至于节流,随着宗室问题的日益凸显,朝廷一直在对政策进行修正。

从宪宗朝裁定郡王继子无继承权;到孝宗朝郡王无嗣只能兄终弟及,不可以侄继伯;再到只能兄终弟及一次;发展到世宗朝,只能直系成员袭封郡王爵位,旁系不得袭爵。所有的努力都是为控制郡王的数量,使其不至于无限膨胀。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郡国因为大宗绝嗣后,小宗达不到袭爵的条件而被除国。

阿越说

通过本文一番小小的梳理,可以看出明朝的郡王封号根本不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一方面自永乐朝起改用县名做郡王封号,历史上使用过的县名少说也有好几千,可供使用的余地相当大。另一方面,明朝政府本身就在有意识的控制郡国数量,很多郡国因此自然消亡,虽然总数看上去很多,实际并存的不足三分之一。

因此在诸多开源、节流政策的支持下,即便明朝郡王数量暴增,封号也不会出现不够用这种假设的情况。实在不行旧号新用,乃至在封号前加上府名让各府同名郡王封号并存,也不是不行。

事实上对明朝宗室政策来说,这只是小节。真正对明朝造成重大影响的是,宗室人口在数百年中频频暴增,而皇帝与朝廷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肯放开藩禁,让中下层宗室自谋出路,导致整个宗室成为朝廷的拖累,最终为明朝的灭亡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明太祖朱元璋诸子的人生百态(下)

肃宪王朱绅尧:“法帖之祖”的护道人,身处末世,拳拳报国

代王朱鼐钧:代藩唯一一次兄终弟及,为立嗣引发代藩与朝廷的对立

广通王朱徽煠之乱:二哥步步紧逼,皇帝不许迁国,被迫谋反求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封郡王,高平王,明朝,宗室,爵位,靖江王,子嗣,制度,朱济烨,封号,消息资讯,亲王,王爵,宗室,郡王,封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封郡王,高平王,明朝,宗室,爵位,靖江王,子嗣,制度,朱济烨,封号,消息资讯,亲王,王爵,宗室,郡王,封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封郡王,高平王,明朝,宗室,爵位,靖江王,子嗣,制度,朱济烨,封号,消息资讯,亲王,王爵,宗室,郡王,封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