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甘肃挖出唐太宗家的祖坟,墓志所记颠覆唐史,但专家问“真的吗”

甘肃挖出唐太宗家的祖坟,墓志所记颠覆唐史,但专家问“真的吗”

大唐祖坟在甘肃哪?

“甘肃挖出李姓大唐王朝的祖坟!”

真的假的,到底怎么一回事情?

大家都知道,大唐王朝的祖坟是永康陵,在今陕西省三原县境内,陵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

千百年来并没有人怀疑过这座陵墓的地位和存在。但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的发现,让事情发生了变化。

道光五年,具体何月何日没有说法,甘肃省清水县一农民平整土地,在平整到一座墓前时,挖出了一块石板——原来是墓志。

这座墓位于县城东20多里牛头河北岸白沙乡鲁湾村东的一块台地上(鲁家湾),墓坐北朝南。除了墓志,还挖出随葬金银财宝没有,也不见说法。

还好此墓志没有被破坏,过去农民朴实,也可能觉得墓里的东西不吉利吧,加上墓志也不值钱,除了垫猪圈、墙脚也没有用,这位农民随即把墓志掩埋在原地,也没当回事情。

谁想四五十年后,即到了清同治年间,当地暴发了一场山洪,把墓志又给冲了出来。

觉得稀罕,当地秀才(县学的庠生)鲁振甲将墓志的内容抄录了下来后,将墓志重新埋了起来。

仔细释读,发现墓主竟然是大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那墓是李氏祖坟啊——这事在当年影响肯定相当大,不然也不可能有人记得这么清楚。

清朝灭亡后,各省兴编地方志,甘肃省也成立了通志局,负责编撰全省通志。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肃省通志局要求时清水县县长周顺吉寻访此墓志,周顺吉派人将墓志从地下挖了出来,并拓文呈报。

后将墓志交给当时的县教育局保管,现收藏于清水县文化馆,成为研究唐史和陕西李氏族谱的重要资料。

这事过去一百多年了,就在大家快忘记时,1997年10月29日《人民政协报》第4版发表了《唐代先祖李虎墓》一文,把这事又翻了出现,随即在国内学术界,特别是陕西、甘肃两地专家中间产生了连锁反应。

对于李虎的家世和生平,《新唐书·高祖本纪》(卷一)上有记载:李家是陇西成纪人,李虎的父亲叫李天赐,西魏时赐姓“大野氏”,李虎官室太尉,与李弼等8人辅佐北周代魏有功,都成为“柱国”,号称“八柱国家”。

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李虎去世,北周闵帝宇文觉受魏禅后,追录其功,封为“唐国公”。李渊建的王朝为什么叫“唐朝”,最原始出处就在这里。

李虎生子李昺,李昺子李渊。

李渊诞生地是长安,生下来就不同一般,身上长了三个乳头。这在现代看来是畸形儿,在古代却被附会为贵人。长大后,李渊袭封“唐公”。

但是清水出土的李虎墓志,却颠覆了唐书,多有歧异。

唐书所记李氏皇室渊源,史家和民间一直有“讳饰夸诞”的说法,李氏先祖以及李虎本人事迹,大多经过撰修李唐谱牒史官的附会和篡改,很多体面的内容都是杜撰的,存在不少疏误。

李虎墓志的出现,给这一观点提供了实证。不仅可补正史之阙失,亦可纠正正史之错谬,为研究李氏唐皇室的家世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

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慎政公上州刺史李府君之墓志铭》。拓本长、宽均38厘米,志文共23行,满行23字,除去空格共475个字。

志文开头即说:“公讳虎字威猛,陇西成纪人也。昔高阳氏之苗,秦将军之后矣。厥生树下而因李姓焉,徙自陇西,遂称令族……”

而《新唐书》上称李虎字“文彬”,而不是“威猛”。

墓志记载,李虎活了72岁,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十月八日在京城宅第去世,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十八日,葬于秦州清水县内莎乡□□ 里之原。”

因死葬都在唐朝建立以前,所以墓志的内容可信程度较高,比唐书的记载更接近事实。

唐书记载,唐朝李氏“因官得姓理,食木子得全,随改李氏姓”,称先祖皋陶尧时官为大里,以官命族为理氏。后得罪而逃难,得食木子保命,随改“理”为“李”。而《墓志》则称,“厥生树下,因李姓焉”,意思是因祖先生在李树下而得“李”姓。

唐书记载,李虎生年不详,祖父李熙,后魏金门镇将,父亲李天锡,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墓志则记载,李虎生于公元506年(西魏大统十七年),其祖父是魏陇西行台李爵,父亲是周陇东太守李宝。

唐书记载,李虎官至西魏太尉、爵封“柱国”,北周追封“唐国公”,但墓志上却没有提到这事。

墓志透露李虎原葬地是甘肃清水。为什么在陕西三原县又会出现李虎的墓,即永康陵?很简单,永康陵并不是原葬地,而是改葬之地。

永康陵系唐高祖李渊建唐后所修。

《唐会要·帝号》(卷一)记载:“太祖景皇帝讳虎,武德元年(公元606年)六月二十二日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葬永康陵,在京兆府三原县界。”

这个记载很简略,有很多疑问。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李虎去世于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1年)五月,与建永康陵时相差55年,之前埋葬在什么地方?不应该是现在的永康陵。

如果不是从别的地方迁葬而来,那武德元年修在三原县的永康陵,就是纪念性质的衣冠冢。

但在学者质疑《新唐书》等史书所记李氏皇家族谱不实、有粉饰先世之嫌的同时,也有学者对清水发现的李虎墓志提出了质疑,“真是李渊祖父李虎墓吗”,认为“此李虎非彼李虎”。

绕不过去的地方,就是两个李虎的去世时间问题。

清水墓志所记李虎在京城去世,时间是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叶落归根,葬回甘肃清水。而《资治通鉴》记载李虎在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1年)去世。比较起来,两个李虎去世相差26年,而且不是在同一王朝逝世。

难道墓志和史书上,有一个记错了?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但事实上不可能,所以有学者提出,两个李虎“显然不是同一人”。

由此推断,清朝时甘肃清水发现的李虎墓志,并非李渊祖父李虎墓志,也就是说,清水李虎墓不是大唐李氏的祖坟——清水李虎应该是陇西李氏的旁支!

最后顺便说一下,大唐李氏不是胡人。

从1930年代起,李氏的族属问题便被提了出来,争议反反复复。

有学者提出,李氏出自鲜卑拓跋族,并非汉人。民国学者刘盼遂在其《李唐为蕃姓考》一文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王桐龄也进行了类似的考证,发表的《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

但李氏为胡人的观点遭到了不少人反对,民国史学家陈寅恪就是其中之一。

陈寅属为此撰写了多篇论文,否定了大唐李氏是鲜卑人之观点。陈寅属认为,大唐李氏的家世早年并不显赫,“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

由于世代在胡人聚居地生活,“渐染胡俗,名不雅驯”,所以李氏家族染上“胡俗”,传统中原汉人相比,观念上有很大不同。比如在婚姻关系上便很“脏”:唐太宗李世民续纳弟媳杨氏,唐高宗李治娶父妃武则天,唐玄宗夺走儿媳杨玉环等。

李虎所在一支本出自山东郡望,后来“别撰谱牒”时,才改为“关陇郡望”,并“附会其家世与六镇有关”。

永康陵石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永康,甘肃,祖坟,唐太宗,清水县,陇西,公元,李虎,墓志,观点评论,李渊,永康陵,李氏,李虎,墓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永康,甘肃,祖坟,唐太宗,清水县,陇西,公元,李虎,墓志,观点评论,李渊,永康陵,李氏,李虎,墓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永康,甘肃,祖坟,唐太宗,清水县,陇西,公元,李虎,墓志,观点评论,李渊,永康陵,李氏,李虎,墓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