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追问|“中国正处于人口零增长向人口负增长转变的过程中”

追问|“中国正处于人口零增长向人口负增长转变的过程中”

·“可以预见,受到1962~1975年人口出生高峰的推移影响,在2022~2035年,中国老龄化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现在生育政策是‘可以三孩’,实际上政策生育水平远高于意愿生育水平,也高于生育行为产生的实际生育水平。不论是三孩政策,还是‘全面放开、自主生育’,对于实际生育水平的影响都不大。”

中国近61年来,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疫情加速人口负增长的进程了吗?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它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面对这些疑问,澎湃科技连线了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

任远认为,中国人口从1950年到2100年大约会经历一个150年的人口变动周期,其中前75年左右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我们现在正处于人口零增长向人口负增长转变的过程。”

任远并不认为是疫情降低了生育率。“生育率不会一年比一年低。当然,新冠疫情会影响生育率,但这种影响应该是短期的、有限的,也有北欧国家研究表明疫情后人们的生育率还提高了。疫情对人口变动的影响主要还是表现在对死亡的影响,而不是对生育的影响。”任远说。

任远称,需要客观看待人口负增长,它带来了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按照15~65岁人口均属于劳动人口的计算标准,中国有9~10亿劳动力,即使将范围缩小至15~60岁,中国也有8亿左右劳动力。因此,在中长期阶段,中国基本不面临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任远表示,接下来的重点是不断深化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劳动参与率。比如,提高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提高流动人口长期的劳动投入,以及深化老年人口的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另外,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使得单位劳动者能够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和社会贡献。

1949~202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统计。澎湃新闻 制图

【对话】

人口负增长原因

澎湃科技:你认为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人口负增长是长期人口低生育率带来人口变动的客观结果,即低生育水平下人口的再生产率(也叫“人口繁殖率”,指平均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女孩数)低于更替水平(足以维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生育率水平),使人口内在的具有不断减少的趋势。随着长期人口增长惯性逐步释放,中国的人口变动客观上会进入长期的人口负增长阶段。

2022年人口负增长是由于年度死亡人口数量高于出生人口数量。199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数量是波动的,但是基本在下降,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是1062万,只是微弱地高于年死亡人口数量,2022年出生人口数量继续下降,死亡人口数量继续增加,所以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现象。

生育水平下降是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出生人口数量的下降也是历史出生人口队列推移的结果,出生人口队列的人口数减少,使得育龄妇女的人口数也相应减少,尤其是生育高峰期的育龄妇女人数在减少。同时叠加着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或者维持低生育率等因素,总体来看,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还会继续下降。

人口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死亡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实际上中国总体死亡率在下降,但是年死亡人口数量在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总人口数量在增长,而2016年以来,中国人口的死亡率逐年提高,这主要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历史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相较其他年龄群,老年人口具有更高的死亡率,这使得总人口中的死亡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总人口死亡率不断提高。

总结来看,低生育率和高死亡率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会出现人口长期负增长的现象。

2021年中国人口实现了极微小的正增长,2022年人口出现年度负增长,不过2022年是否是“转折点”还有待观察,未来不排除近期个别年份还会有所波动。但是不管是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零增长区间,还是开始转折性地进入了长期负增长,我认为中国的人口变动已经基本到顶,未来会出现从人口零增长向人口负增长的转变。

澎湃科技:有观点认为疫情进一步降低了生育率,疫情对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有多大?

任远:这几年的新冠疫情会影响生育率,三年疫情增加了当前生活的困难,也增加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它有可能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但是疫情对于生育率的影响应该还是短期、有限的,因为疫情后经济恢复也会提升人们的生活预期。也有北欧国家研究表明疫情后人们的生育率还提高了。我觉得疫情对人口变动的影响主要还是表现在对死亡的影响,而不是对生育的影响。

澎湃科技:很多人认为生育率低是因为生活压力较大,你认为呢?

任远:中国从1990年代以后就进入了低生育率社会,这主要还是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压力抑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中国当前平均的期望生育基本在1.6~1.9,但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实际生育水平是1.3,说明不少人口虽然有生育意愿,但是由于生育成本较高,生殖、养育和教育困难较大,使得很多家庭夫妇生育积极性受到打击。

中国人口生育率低的另一个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生育动机正在被削弱,随着现代化和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的发展,人们不再将结婚生子作为人生的目标,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削弱了养儿防老的意愿,所以生育意愿本身不高。这不是由于生活压力大,而是人们不想生育,可供选择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了,所以人们购买“孩子”这种耐用消费品的偏好减小了。低生育率不仅是生活压力较大导致的,这也是社会文化变化的结果。

人口负增长的影响

澎湃科技:有人认为人口负增长趋势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生育率会一年比一年低,你怎么看?

任远:中国进入长期的人口负增长基本成为定局。我曾经说中国的人口从1950年到2100年大约会经历一个150年的人口变动周期,其中前75年左右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未来会进入一个长期的人口负增长时期。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人口零增长向人口负增长转变的过程,未来的75年左右基本都会维持人口负增长的态势,极端估计,人口会在2100年下降到5~6亿,按照联合国最近的预测,大约会下降到8亿左右。当然远期的人口预测只是有参考的意义,其存在一个概率性的区间,是相当不确定的。

但是,生育率我觉得不会一年比一年更低。现在中国的生育率已经是极低生育水平。通过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加强家庭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生育水平应该会有所提高。如果生育率仍然一年比一年低,肯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澎湃科技:人口负增长会带来什么影响?

任远:人口负增长会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压力,人口增长会内生地带来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继续下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也会表现出人口结构中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快速提高,这些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动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压力。

但是,不用片面地将人口负增长当作一个负面信息。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是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压力性因素,人口负增长实际上缓解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因此人口负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从世界其他国家来看,存在人口出现负增长和经济同时负增长的国家,也存在人口负增长但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的国家。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人口负增长下继续维持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我们需要调整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澎湃科技:人口负增长是否会造成中国劳动力资源不足?

任远: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下降,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不足。在可见的本世纪前半期,中国仍然拥有超大规模的劳动力资源,按照15~65岁人口均属于劳动人口的计算标准,中国有9~10亿劳动力,即使将范围缩小至15~60岁,中国也有8亿左右劳动力。因此,在中长期阶段,中国基本不面临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澎湃科技: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任远: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增长很快,中国在2021年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2022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14.9%。人口负增长比预想得更早,人口总量比预想的更低,也进一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比预想的更高。而且可以预见,受到1962~1975年人口出生高峰的推移影响,在2022~2035年,中国老龄化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当然,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未必是负面的,例如老龄化会带动老年消费增长和银发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口老龄化也会内在驱动资本深化和新技术应用,这些都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当然人口老龄化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例如对养老服务体系造成压力,对平衡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造成压力。但是压力和市场深化是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例如老龄化带来了养老医疗压力,也推动了养老金市场和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压力也带来了养老服务市场的深化。所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是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退休制度等政策体系,并推动相应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不断调整变化。

澎湃科技:人口大盘见顶会加剧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吗?

任远:确实,随着人口总量的负增长,和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搞发展,中国不同地区和人口城市之间的人口空间再分布会表现得更加明显。现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城市收缩现象,未来这种情况会更突出,会出现更大范围的城市收缩现象,甚至东部地区一些城市也会出现城市收缩。城市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劳动市场竞争、人口迁移流动也会继续加强。但这也会带来城市结构体系的进一步调整。我们看到,诸如长三角等特大城市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可能会继续人口集聚和增长,而一些城市则需要考虑在城市收缩过程中完善自身的发展策略。总体来看,中国城市发展会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状态。

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

澎湃科技:开放二胎三胎等生育政策对刺激生育的作用有多大?

任远:我认为这种数量为导向的生育政策调整,对生育率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现在生育政策是“可以三孩”,实际上政策生育水平远高于意愿生育水平,也高于生育行为产生的实际生育水平,所以不论是三孩政策,还是“全面放开、自主生育”,对于实际生育水平的影响都不大。所以我们的生育政策应该从重视数量控制,转向加强家庭发展。应该对生育提供服务和支持,通过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增强生活福祉,来提高生育积极性。

像欧洲、日本、韩国等都已经历过低生育率阶段了,他们也有很多生育和家庭政策的实践,我们可以加以借鉴。比如提供育儿补贴、给生育夫妇提供产假、育儿假、哺乳假,提供托育托幼服务等。在这些丰富的政策工具中,我们需要根据家庭迫切的需求和困难来提供相应服务,将生育政策放在促进家庭发展的大框架中加以考虑。实际上中国在2021年以后也在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也不是生育的唯一场所,非婚生育的比例也在增多,这些情况都需要在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中加以考虑和完善。

澎湃科技:如何应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减少?

任远: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此问题,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变动的客观规律。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变动的过程中,内生地带来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但是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不一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实际上中国仍然有庞大的劳动力数量,所以需要深化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劳动参与率。我们可以提高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提高流动人口长期的劳动投入,现在流动人口无法在城市长期居留,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健康的老年人口也是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我们需要深化老年人口的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所以总体来说,中国不缺劳动力,关键是要用好现有的劳动力,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更加开放的劳动力市场,让劳动力资源循环流动,发挥人口回旋空间的作用。

在劳动力数量下降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积极发挥人力资本红利的作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数量在减少,但如果能实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超出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增长部分)的提高,也能够继续维持经济增长。因此一方面需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应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促进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使得单位劳动者能够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和社会贡献。可以看到在人口负增长的格局下,中国需要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时期,过度到依靠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新人口红利时期,以此来挖掘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