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但自三月起开始患病,因而作罢。
同月,刘裕曾短暂病愈,但至五月再次病重,遗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托孤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不过,让刘裕没有想到的是,这四位托孤大臣不仅联合废黜了刘义符,他们自己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一、徐羡之
徐羡之是东晋左将军徐宁的孙子、上虞县令徐祚之的儿子。东晋时期,徐羡之就已经和刘裕结交了,辅佐刘裕平定桓玄之乱,迁太尉咨议参军,历任琅琊太守、丹阳尹、尚书仆射、吏部尚书。宋武帝即位后,徐羡之担任散骑常侍,册封南昌县公,食邑二千户,进位尚书令、司空、录尚书事,兼任扬州刺史。
公元422年,徐羡之接受宋武帝遗诏,配合谢晦、傅亮、檀道济等大臣辅政。面对宋少帝游戏无度,不务朝政,遂以太后的名义处死刘义真和刘义符,迎立荆州刺史刘义隆为帝,进位司徒,册封南平郡公。
不过,到了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刘义隆以废弑君主等罪名,将徐羡之下狱治罪。对此,徐羡之选择自杀,时年六十三岁。
二、傅亮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西晋司隶校尉傅玄的玄孙。傅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辞。东晋时期,起家建威参军、荆州中军参军,累迁黄门侍郎。宋武帝刘裕即位后,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受封建城县公,转尚书左仆射。
公元422年,宋武帝临终,傅亮成为托孤大臣之一。宋少帝即位后,历任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参与废立和诛杀二王。
宋文帝即位后,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兴郡公。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傅亮坐罪伏诛,时年五十三岁。对于宋文帝刘义隆来说,为了真正掌握南朝宋的大权,就必须对傅亮等托孤大臣下手。何况,他们废杀了前任皇帝刘义符,这也给刘义隆动手提供了无可争议的理由。
三、谢晦
谢晦是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骠骑长史谢重之子。谢晦出身陈郡谢氏,颇识机变,才略明练。东晋时期,投靠建威将军孟昶,授中兵参军。后归顺太尉刘裕,历任太尉参军、刑狱贼曹、豫州治中。在东晋攻打后秦的十策军谋当中,谢晦一人独献九策,却令后世不得尽闻。
刘裕建立刘宋后,谢晦历任右卫将军、侍中、中领军,册封武昌县公。选为顾命大臣,辅佐宋少帝,加任中书令。景平二年(424年),谢晦参与废杀宋少帝,迎立宜都王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谢晦因拥戴之功出任卫将军、荆州都督。
到了元嘉三年(426年),谢晦听闻傅亮伏诛,担心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于是,他举兵反叛,结果被名将檀道济和到彦之所破,擒送建康伏诛,时年三十七岁。
四、檀道济
檀道济(?-436年4月9日),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檀庄村)人。东晋末年,檀道济跟随刘裕起兵讨篡位之桓玄,以功累迁太尉主簿、咨议参军。义熙十二年(416年),为刘裕北伐前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进平长安,灭后秦,迁征虏将军、琅邪内史。
刘宋建立后,檀道济担任南兖州刺史。景平二年(424年)参与废黜宋少帝、迎立宋文帝,进号征北将军。元嘉三年(426年),以平荆州刺史谢晦功,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在宋文帝刘义隆诛杀另外三位托孤大臣时,檀道济一开始没有受到牵连。
但是,元嘉十三年(436年),宋文帝患病时,忌惮檀道济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于是将其召回都城,并将其逮捕交给廷尉。不久之后,宋文帝下令逮捕檀道济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檀遵等八人,都在廷尉处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