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民间的风评无疑是所有大一统王朝的亡国君主中最好的。
纵观古今,亡国之君中有如商纣王、隋炀帝一般因纵情于声色犬马而遭诟病者,也有如献帝刘协、昭宗李晔一般被权臣所架空者,更有如溥仪一般因为年少而无知无力者,却再难找到一个如崇祯皇帝一般十七年如一日,大权在握兢兢业业的勤劳皇帝。
这也使得人们为明朝的灭亡而不平,在众说纷纭之下,甚至出现了“明实亡于万历”“明朝亡于小冰期”等等与崇祯皇帝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说法流派。
然而,当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一方枭雄张献忠的江口沉银被打涝出世,却扒开了明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而这个原因使明朝的灭亡如同大厦将倾,即使秦皇汉武再世也无力回天 。简而言之,明亡的罪魁祸首就是一场贯穿明朝的银钱之荒。
崇祯皇帝剧照
一
作为与李自成同时期的一方霸主,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同,张献忠则占据了川蜀一带建立大西王朝。据各地的文献记载张献忠在成都当大西王期间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搜罗了无数的财宝。
公元1646年张献忠在与清军的冲突中兵败,当他准备从成都撤离川蜀时,兵锋正盛的清军早已经将张献忠撤退的所有陆路。
束手无措之下,张献忠只能率众由水路出川,兵败如丧家之犬的张献忠在水路遭遇了南明政权手下的将领杨展,惨被杨展的伏兵所阻。
李自成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张献忠毕竟是一代人雄,眼看自己已经陷入绝境,索性把心一横,将多年来搜刮积累的数以“亿万计”的金银宝藏沉入了江底。
自张献忠江口沉银后,数百年来民间就始终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谣。
传说只要破解了这首童谣,就能找到张献忠留下的巨额宝藏。但人们对于张献忠宝藏始终都局限于传说之中,而无人得见,许多不惜花费巨资寻宝的人,最终也都是一无所获。
张献忠
事情直到对江口古战场进行水下考古的时候,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发掘,张献忠江口沉银的秘密才开始浮现在大众眼前。
在这次江口古战场的水下考古工作中先后出土了共计四万两千余件珍贵文物,在这些数量庞大的出土文物中,除去少量的“西王赏功钱”一类的用于张献忠集团内部封赏之用的制品外,更多的则是大批铸造的银锭。
西王赏功钱
二
与众多影视作品中的情况不同,现实中中国的产银量一直以来都是很低的,每年能产出的白银根本满足不了将白银直接作为社会流通货币的需求,因此在社会上主要流通的一直都是铜币。
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明王朝官方法定的货币则是明制的宝钞和铜钱,在民间交流中白银的使用依然比较稀少。
明王朝在制定了官方的货币后,开始大肆滥发纸钞,导致宝钞到明朝中叶便贬值了近1000余倍,这直接导致了宝钞在民间交流中的崩塌。
朱元璋
同时另一法定货币铜钱,也随着炼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不再难得,也跟着开始贬值。
至此,明王朝出现了立国以来最大的一场灾难——货币危机。到了嘉靖朝时,民间交流中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本极为少见的白银开始成为民间交易的货币。到了万历年间,明王朝通过一次变法运动开始使用白银来计税,这一次变法运动也从官方层面确立了白银在交易中的货币地位。
然而,中国白银产量就变为了当时最大的问题,所幸因为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明王朝在与异国的交易中获得了大量的白银,这为当时的中国社会解了燃眉之急。
嘉靖
当时的明王朝甚至一度赚走了当时全世界开采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到了明朝末年,早先使用的宝钞和铜钱开始在生活中逐渐消失,白银正式成为社会交流中的最主要使用量最大公信力最广的货币。
张献忠宝藏中大量的白银便是这一现象的佐证,白银交易成了明朝社会的共识。
张献忠
三
大量产自海外的白银成为明朝的主要货币,这使得整个社会都依赖这种外部环境的稳定。但这种稳定注定要被打破,崇祯朝初期,由于西班牙和荷兰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中西贸易的海路被迫中断。
战争消耗了大量原本会通过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这样的国际形式下,原先每年60多艘运输白银到中国的货轮,突然间骤减到只剩下十分之一。明王朝货币供应出现巨大的空白,崇祯朝也遭遇自明王朝开国二百余年来最大的银荒危机。
眼看着一场动荡就要到来,明王朝的富豪人家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大量的白银被少数富户囤积起来,使得这一场银荒变得更加严峻。
白银
银荒的出现,让白银白价值开始飙升。然而自万历朝以来白银计税的改革,逼得老百姓要先将产出的粮食兑换成白银,再去交纳赋税。而随着白银的不断升值,百姓在兑换白银时开始需要付出更多的财物,民间赋税压力开始成倍增长。
这时,小冰河期的出现,让农业从事者的辛劳屡次失败在环境面前,民间疾苦之甚,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后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农民起义时几乎是如同顺水行舟一般,一呼百应,摧枯拉朽,也正是百姓受到银荒冲击后不堪承受的结果。
李自成
明王朝推行的白银计税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财政收入大量减少,明王朝的中央结构开始入不敷出,崇祯朝军队的军饷时常被拖欠,便是由此而起。
正是这一场白银危机,让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多线作战又军饷不足的明军终于在内忧外患中一步步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直到1644年之后,小冰河期逐渐过去,世界环境又趋于稳定(1648年签署荷西和约),大量产自世界各地的白银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社会,中国民间的秩序也随之又渐渐变好。
白银
从张献忠在江口留下的大量白银来看,明朝灭亡更深层次的原因,并非因为党争,也并非小冰河期和内忧外患,其根源还在于这场可能连秦皇汉武再世也无力回天的货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