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又重用杨国忠和奸相李林甫,自己沉溺在享乐之中,对国事很少过问。唐朝统治越来越腐败,终于酿成“安史之乱”的大祸。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和进行的叛乱战争。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陷害边境的节度使。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唐玄宗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安禄山(703~757年)是混血胡人,年轻时候,奔到幽州节度使(管辖今北京市一带地区)张守珪部下当兵。安禄山对上司惯于溜须拍马,逢迎谄媚,就连“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也在玄宗面前说他的好话。唐玄宗听了,认为安禄山是个人才,提拔他当了平卢节度使,随后又让他兼任范阳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统率着重兵18万,占边镇军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安禄山不满足于已得到的权位和势力,就挖空心思来进一步博得唐玄宗的欢心,取得唐玄宗的信任。于是唐玄宗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让杨贵妃收他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开始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8000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755年十一月初一,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举行反叛,向南进军,准备大举进攻中原地区,打到长安去,推翻唐朝,自己当皇帝。
天宝年间,唐朝统治腐败,军队战斗力锐减,加上这一带本来就是安禄山直接统治的地区,因此当叛军打来的时候,黄河以北24郡的文官武将有的开城迎接叛军,有的弃城逃走,有的被叛军擒杀,叛军没遇到什么抵抗,很快席卷了大片土地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叛军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直抵京城长安东边的大门—潼关。接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任命大臣,委派官吏,建立起一个割据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