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二十万对六十万,朱元璋究竟是怎么赢的陈友谅?

二十万对六十万,朱元璋究竟是怎么赢的陈友谅?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元末乱世枭雄。

陈友谅出生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家中虽世代打渔为生,却也还算富裕,因此有读书的机会,略通文义。还曾担任过县中的小吏,也吃上了公家饭,但雄才大略的陈友谅目标不止于此。至正十五年(1355年)35岁的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了徐寿辉的天完政权,后因战功升为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陈友谅杀了前来投奔他的倪文俊并吞并了其军队。至正十八年(1358年)陈友谅攻陷安庆、龙兴路、瑞州、邵武、吉安路、抚州、建昌路、赣州、汀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攻陷衢州、襄阳路、信州。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害天完皇帝徐寿辉,后于采石矶的五通庙即皇帝位,建国“汉”,改元大义,史称“陈汉政权”。

朱元璋出生于元天历元年(1328年),家中世代务农,十分贫穷,只读了几个月的私塾便辍学给地主放牛,以贴补家用。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家中只剩下自己和二哥朱重六。为了活命,朱元璋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入伍后因作战勇敢且机智灵活,便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并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征战四方。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攻占了应天,才使得他实力大增,一跃成为了元末枭雄之一,和周围割据政权的矛盾也加剧。而朱元璋当时最大的威胁就是南边的陈友谅和东边的张士诚。张士诚过于优柔寡断并且野心不足,不足为虑,只有陈友谅才是朱元璋最强劲的对手。可鄱阳湖大战中拥兵六十万的陈友谅却败给了只有二十万兵力的朱元璋,兵少势弱的朱元璋究竟是怎么赢的呢?

双方势力战前对比

陈友谅坐拥湖广鱼米之乡,版图最盛时包括了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及安徽南部,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战前兵精粮足,号称拥兵百万。出身渔家子的陈友谅十分重视水军作战,他的战舰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可容纳三千人,小一点的战舰也可容纳一千余人。反观朱元璋,所部总共二十余万人,辖地不过安徽和河南。而且朱元璋的士兵不善水战,所谓战船也不过都是些小船,面对陈友谅的楼船无疑是蚂蚁啃大象。那么为何陈友谅在兵力、战力“优势在我”的情况下变成了“又是宰我”呢?

陈友谅的执着

陈友谅发兵攻打朱元璋的第一战就是攻下洪都。洪都城是朱元璋的门户,万不可丢,朱元璋便派亲侄子朱文正镇守洪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按理说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攻打一个仅有两万人驻守的城池,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可双方围绕洪都城展开了两个多月的攻夺,陈友谅始终无法破城,在朱元璋大军来援的情况下不得已撤围,这场战争也成为明军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

陈友谅的战略意图应该迅速攻下洪都,为征伐朱元璋讨个头彩,也能动摇朱元璋一方的士气。可数十天都啃不下洪都这个硬骨头时,陈友谅就该灵活地调整战略。况且当时朱元璋正率军救援小明王,应天空虚,若陈友谅能够对洪都围而不打,再率领有生力量去断掉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府,那元末局势恐怕又不一样了。可惜陈友谅的执着让他错失了战机。

鄱阳湖决战

陈友谅撤围洪都后便东出鄱阳湖迎战朱元璋。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在鄱阳湖面展开。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二十日,两军在湖面遭遇,陈友谅的汉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见陈友谅如此排兵布阵,不禁大喜。虽然将战舰首尾连接有利于统一指挥,能够让战舰整齐划一的发起进攻,也能方便后船军队增援前船,但却丧失了机动性。朱元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大喜过望,他的小船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强,于是他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七月二十一日,双方再次展开激战,朱元璋的大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了汉军前锋,还缴获了一艘巨舰。朱元璋阵营将领俞通海又乘风发炮,焚毁汉军20余艘舰船,汉军被杀和淹死者众多。但汉军作战也十分勇猛,甚至包围了朱元璋的座舰,老朱差点遭遇不测。这一天的战斗仍然十分胶着,双方分不出胜负。

七月二十二日,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无奈舰小不能仰攻汉军巨舰,导致接连受挫。此时部将郭兴建议朱元璋用火攻的办法对付汉军,恰巧湖面上吹起了东北风,利于朱元璋。傍晚时分朱元璋选出了一支敢死队,驾驶7艘载满火药柴薪的渔船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火势迅速蔓延,汉军战舰很快就烈焰飞腾,陈友谅部瞬间死伤过半。朱元璋乘胜追击,又毙敌2000余人,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朱元璋倾斜了。

七月二十三日,陈友谅准备鱼死网破,率领战舰向朱元璋的旗舰展开猛攻,好在老朱移往了他舰,而旗舰已经被汉军击碎了。从这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天命所在,化险为夷。

七月二十四日,俞通海等人率领6舰突入陈军舰队,勇敢驰骋,势如游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朱元璋随即下令军队发起攻击,击退了汉军。此战过后陈友谅再没有勇气和兵力主动对朱元璋发起进攻了,只得收拢残部转为防御。当天晚上朱元璋乘胜进驻左蠡,控制了江水上游,陈友谅则退保诸矶。

之后两军对峙了三天,汉军屡战屡败,前途迷茫。陈友谅手下的两名大将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朱元璋,致使汉军内部军心动摇,被愤怒冲昏头脑的陈友谅下令将所有俘虏杀掉,此举可谓是犯了兵家之大忌。朱元璋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将汉军俘虏尽数放回,还悼死医伤,这些被俘士兵回到汉军阵营后无疑是为朱元璋的仁慈做广告,彻底瓦解了汉军士气。

汉军内部已经分崩离析,毫无士气可言,朱元璋只需要堵住出口,围困汉军便可不战而胜。随后朱元璋移军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又派兵夺取蕲州、兴国,控制长江上游,堵敌归路,待机歼敌。

陈友谅被困湖中一个多月,军粮殆尽,只有突围和等死两条路了。八月二十六日,汉军孤注一掷,由南湖嘴突围,奈何朱元璋早就在途中设下埋伏,汉军又复走泾江,又遭遇朱元璋部将傅友德的阻击。汉军左冲右突都打不开生路,陈友谅本人也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而亡,五万汉军投降。

从鄱阳湖决战中至少能看出陈友谅的两个失误,一是以铁索将战舰首尾相连,丧失了战舰机动性,给了朱元璋火攻的机会;二是杀降,不仅败坏了自己的仁德,还断了敌军的后路,使得朱元璋部对汉军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只有拼死作战。

说到底陈友谅败给朱元璋还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陈友谅从起兵到称帝打的都是顺风仗,作战对手都比较弱,军事能力得不到好的锻炼。而朱元璋则是一直屈居人下,依靠打硬仗恶仗获得战功一步步向上爬,军事能力十分突出。毛主席曾评价到“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可见朱元璋的军事能力有多么强悍。

但不可否认的是陈友谅仍然拥有难以比拟的人格魅力,若不是遇到了开挂的老朱,陈友谅的帝王之路还会长些,不过以他嫉贤妒能、盲目自大、贪图享乐性格来看,恐怕也不会一统天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展开,元末,战舰,朱元璋,双方,鄱阳湖,政权,陈友谅,洪都,汉军,观点评论,朱元璋,鄱阳湖,陈友谅,洪都,汉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展开,元末,战舰,朱元璋,双方,鄱阳湖,政权,陈友谅,洪都,汉军,观点评论,朱元璋,鄱阳湖,陈友谅,洪都,汉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展开,元末,战舰,朱元璋,双方,鄱阳湖,政权,陈友谅,洪都,汉军,观点评论,朱元璋,鄱阳湖,陈友谅,洪都,汉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