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先后有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明太祖
明朝第1位皇帝,在位31年,年号“洪武”。曾经因为太穷,当过和尚、要过饭。当皇帝后把皇宫里的空地都变成菜园,种满了蔬菜。
朱允炆(wén)——明惠帝
明朝第2位皇帝,在位4年,年号“建文”。朱元璋的孙子。崇尚儒家思想和施行仁政,却担心叔叔们手握兵权威胁到他,一年就削夺五个亲王。
朱棣(dì)——明成祖
明朝第3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永乐”。提倡大家要说真话,可听到有人说要效忠建文帝的时候,就大开杀戒了。
朱高炽(chì)——明仁宗
明朝第4位皇帝,在位10个月,年号“洪熙”。是位“舌尖上的皇帝”,贪吃,胖到连翻身都很困难。
朱瞻基——明宣宗
明朝第5位皇帝,在位10年,年号“宣德”。重农抑商,限制商业、打压商人,爱好玩蛐蛐,到处买,使得蛐蛐价格暴涨。
朱祁镇——明英宗
明朝第6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正统/天顺”。魅力堪比今天的流量明星,看押他的蒙古军二把手都成了他的粉丝,要求释放他。不幸的是,贴身太监却叛变通敌,投靠了蒙古军。
朱祁钰——明代宗
明朝第7位皇帝,在位8年,年号“景泰”。曾经因吃不了苦、不想打仗而拒绝做皇帝。哥哥朱祁镇从蒙古回来后要他让位,他硬是把哥哥关了七年。
朱见深——明宪宗
明朝第8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成化”。从小口吃,脾气出奇的好,大臣说错话也不发怒,只叹气了之。
朱祐樘 (chēng)——明孝宗
明朝第9位皇帝,在位18年,年号“弘治”。一个专情的皇帝,不立妃、不纳妾,独爱一位皇后。平时常常加班,睡觉都顾不上。
朱厚照——明武宗
明朝第10位皇帝,在位16年,年号“正德”。因为姓朱又属猪,下令全国不准杀猪、喂猪、养猪、吃猪,自己却照吃不误。
朱厚熜(cōng)——明世宗
明朝第11位皇帝,在位45年,年号“嘉靖”。热衷修道炼丹,二十年不上朝。平时喜欢撸猫,还为它们一一封号。
朱载垕(hòu)——明穆宗
明朝第12位皇帝,在位6年,年号“隆庆”。后宫佳丽众多,曾找户部借款,要给妃嫔买珠宝首饰,户部却答:买可以,钱不借!
朱翊钧——明神宗
明朝第13位皇帝,在位48年,年号“万历”。小时候被严格要求天天早起读书,继位后就下令整顿学校、诏毁天下书院、裁减学生数量。
朱常洛——明光宗
明朝第14位皇帝,在位1个月,年号“泰昌”。从小一直得不到父皇关心,谨小慎微地熬了三十九年终于即位,一个月后竟因吃错药而驾崩了。
朱由校(jiào)——明熹宗
明朝第15位皇帝,在位7年,年号“天启”。偏好和工匠们一起干活儿,曾因为嫌睡的床太笨重,而发明了木质折叠床。
朱由检——明思宗
明朝第16位皇帝,在位17年,年号“崇祯”。
传说,用来修大殿的巨石卡在城门外进不来,他听后生气地说:石头不听话,重打六十棍!
明朝为什么会覆灭?
因为政府财政崩溃。
为什么明朝政府财政崩溃就会灭亡?因为在农耕文明时代,政府财政是唯一能动员社会资源的手段。财政一旦崩溃,意味着政府丧失了对社会的动员能力——如同一个人丧失了免疫力一样,一个破感冒就会致命。说起明朝,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畅销书《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或者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绣春刀》等,对明朝的帝王家史和典章制度已有模糊的认识。明朝,无疑是中国人最为熟悉、最为关注的朝代之一,从清季民初的革命到21世纪的明史热,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虽然已经烟消云散,但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梦魂间。
朱元璋开创了明王朝的统治,小农意识是朱元璋最大的特点,农民式的精明和保守,喜欢把万事万物都稳定下来。很多帝王动不动就喜欢开疆拓土,但朱元璋却是例外,他保守得划出一个“势力范围”,列出了“不征之国”。他是最爱操心的开国皇帝,就连后世子孙的生活细节也要亲自谋划,那部专门献给子孙后代的《皇明祖训》整整花了他六年时间,经七次删改而成。甚至,朱元璋规定亲王出行时,要带什么东西,都写得一清二楚:交椅一把、脚踏一个、水罐一个、水盆一个、香炉一个、香盒一个……
皇明祖训
明朝是“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并据此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一个王朝”。
众所周知,明朝最初定都南京,到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从此一直到明亡,明朝一直定都北京。由于北京距离长城非常近,北京城到居庸关长城的距离只有大约60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就到,骑马也不过一天就到。而长城以外便是蒙古各部的地盘,北京恰似大明王朝的大门,因而有“天子守国门”的说法。但是,如果你要是穿越回明朝,夸奖朱棣是“天子守国门”,那估计朱棣肯定要把你拉出去一顿廷杖。因为朱棣的时代,北京根本就不是国门,而朱棣迁都到北京,也根本不是去守大门的!明朝初年,军事上比较强大,对逃到塞北草原的元朝残余力量一直保持着攻势。洪武年间,明军越过长城,在长城以北的草原上建立起了一系列卫所,并以这些卫所为支点,建立起了几个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从明初的战略态势看,今天的内蒙古东起呼伦贝尔,西边直到河套地区,大半处在明朝控制下。
明朝从东到西依次建有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行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等都司,管辖大小数百个卫所。朱棣迁都时的北京,距明朝的北部国境线足有四百公里以上的距离,说“天子守国门”,怕是朱棣也要笑活过来。朱棣迁都北京,目的不是去守大门,而是因为北京乃是他的老巢所在,根基稳固,且明初主要的军事威胁是针对北方的蒙古各部,迁都北京利于就近控制北方的军事力量,对蒙古出击也更方便,所以才能有五次的“永乐扫北”。
明朝的长城建设工程从永乐年间开始大规模展开,一直持续到万历年间才基本完成,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如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修建宣府、大同两镇长城,600多公里的长城就动用了民夫八万六千多人。又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修建宣府、大同长城四百多公里,花掉白银六十万两,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二百万两白银,而这不过是万里长城中的很小的一段而已。明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起了万里长城,却并不能改变恶劣的战略态势。由于首都直接暴露在了蒙古骑兵的威胁之下,明朝不得不将军事力量重点向直接拱卫北京的蓟镇、宣府、大同三个总兵镇集中。以最要害的蓟镇为例,长城上的每一座敌台编制60名士兵,而全蓟镇的长城光敌台就有1000多座。
毛主席都说朱元璋好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一代雄主 生生造就一个强盛中原 开国就北伐草原的朝代不多见吧 吊打蒙古两百余年不多见!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史》、《明夷待访录》、《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中国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