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清朝的评价比明朝好很多#
中国古代星官图
作者兰台
是的,真正命令禁止民间研习天文算数的是明朝,而非清朝。
为什么明朝会禁止民间研习天文?
这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本人就是一个很迷信的人。
刘基,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刘伯温,他在朱元璋幕府内最主要的工作其实是给朱元璋算命,朱元璋心目中的“张良、萧何、诸葛亮”另有其人,以后有机会再讲。
比如《明太祖实录》就记载朱元璋想派徐达出击攻打陈友谅,但是不知道吉凶,于是让刘基帮忙“夜观星象”,结果刘基占卜结果是“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师胜之兆。”
朱元璋则表示“吾亦夜观天象。正如尔言”。于是派徐达出击大获全胜。
事实上看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与刘基的通信,基本上是朱元璋让刘基“观星象,做占卜”。这不是向智者求计,而是向日者问卜,向阴阳家问休咎。
朱元璋的迷信不仅仅只有一个刘基发现,洪武二十几年,解缙上疏直言批评朱元璋“以神道设教”,“欲以愚弄天下”。
正因为朱元璋本人迷信“观星象,做占卜”,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方面严厉禁止民间私自研究天文学,一面又不断把民间擅长天文的学者充实到钦天监:
令府县每岁举贤才及武勇谋略、通晓天文之士,其有兼通书、律、廉吏、亦得荐举,得贤者赏”——《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异常反感民间研究天文数学,明朝建立后,专门下旨收缴民间所有关于历法和天文学的学术著作,并且禁止平民私自研究。 “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还规定钦天监人员终身不得从事他职,其子孙接替世袭,否则也要遣戍。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英宗时期钦天监丢了几本天文学著作,立刻着急忙慌的上奏折,完全是丢了机密文件的架势:
失观象玩占祥异等书于口外恐为军民人等所拾传录私习乞令都察院揭榜晓谕遇有拾得天文禁书许令赴官出首封记差人送京与免其罪。——《明英宗实录》
钦天监担心的是这些天文学著作“恐为军民人等所拾,传录私习”,于是要求皇帝下令“都察院揭榜晓谕,遇有拾得天文禁书。许令赴官出首封记,差人送京,与免其罪。”
正是因为明朝最开始严厉打击民间学习天文学的热情,导致明孝宗时期,明朝稍微放松对“民间禁止研究天文”的管制后,民间都找不到擅长天文的学者:
至孝宗弛其禁,且命征山林隐逸能通历学者以备其选,而卒无应者。——《万历野获编》
那么,明朝禁令是什么时候彻底放松的呢?
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禁令才逐渐放松,也就是说明朝距离灭亡只有不到50年时间了,才开始彻底放松“禁止学习天文”的禁令。
明神宗时期兵部职方郎范守己自己造了一架浑仪,参观人太多,范守己担心出事,于是自己先上了一篇奏折说明情况,他在奏折里一面承认明朝是有“严禁研习天文学”禁令的,一面表示这些禁令主要是针对民间老百姓的:
或谓国家有私习明禁,在位诸君子不得而轻扦丈网也。守己曰:是为负版么么子云然尔。
也正是因为明神宗时期彻底放松了“民间禁止研究天文”的禁令,才涌现出徐光启这样的科学家,也才有了利玛窦等人按照西方天文学框架做《崇祯历书》。
几何原本
又因为晚明加强了与西方的联系,使得中国人开始越来越清楚天文学是一门科学,和星象占卜没什么关系,正因为晚明西方传教士对天文学“去魅”,使得清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放开了对民间研究天文学的限制。
虽然清代《大清律例》原封不动地继承了《大明律》对天文禁物和禁书的规定,但事实上清朝并不在乎民众是否私下学习西方天文学和算学知识。
相比于明朝官方严禁民间学习天文和算术知识,清朝统治者在这方面因为见识了西方天文学的厉害之处,也大概明白天文学不是算命,而且星象也无法决定人的命运和生死,所以清朝要比明朝宽松许多,对于民间是否研习西方天文学和算术知识,采取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的态度。
其实这已经是历朝历代最进步的了。
真要说耽误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那也是明朝,因为朱元璋禁止民间学习啊,导致明孝宗时期,想从民间找几个天文学专家都找不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