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历史上一个跨度巨大的朝代,许多的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和众多的历史名人如:孙思邈,李白等。其中李白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乐章就出自他之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朝思想开放,学术浓厚,李白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直至成为名震中原的大诗人。
隋朝时期就有儒家学者提出过“三教合一”,唐朝时统治者就开始将三教并行,虽然儒家一直是我国正统学派,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儒释道三家并行,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其他教派的影响。李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受到的教育虽以儒家为主,但是佛教、道教也对他的人生阅历进行了极大的丰富。
这对他洒脱不羁、超前想象的性格产生也是一个推动力。以至于他在以后的许多诗篇中都发挥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这样洒脱的人来说,一生不可能拘泥于一地。据考证李白一生到过我国的许多地方如:陕西、贵州、湖北、四川等地。但是有一个地方却与李白此人有极大的渊源。
这个地方就是山东,众所周知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的发源地,这对于儒学盛行的古时本是读书人心中朝圣的圣地。但是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人一多,各自的思想也是各式各样,莫不一致,许许多多奇怪的儒家规矩就从某一部分读书读坏了的儒生中间产生了,这样迂腐的儒生自然也不受社会各界所待见,人们就将这样的腐儒称之为“鲁儒”。
“鲁儒”这个名字也是有由来的,在汉朝刚刚建国之时,齐鲁两地的儒生分门分派,汉高祖刘邦命手下的齐地儒生叔孙通去招揽鲁地儒生商讨朝廷礼仪。在古时候,礼是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刚建国的大汉对礼仪一窍不通,刘邦就想要通过这些读书人脑中的知识建立起撑起一个国家的礼仪。
没想到叔孙通到了鲁这个地方时,这些鲁儒不惧天子权威,竟然直言:战争也才刚刚结束,国家也才刚刚安定下来,连死者都还没有得到安葬,这个时候大兴礼乐实在是不符合大儒做法,你自己想要破坏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就自己做,不要来害我的名节。叔孙通对于这些不知变通的鲁儒实在是没了法子,也只能暗中嘲讽:“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没办法只能去到齐地招揽儒生,这才完成了汉高祖布置下的任务。后来鲁儒就成为迂腐的代名词。
有一次李白游历山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山东。山东那些自比名门的鲁儒们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李白的行为很看不惯,纷纷大加指责,蔑视李白。李白已经小有名气,像李白这等人物,怎么可能任由别人耻笑,也写作《嘲鲁儒》还击:“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这首诗说的是:鲁这个地方的儒生都是老头子,天天谈论着五经,若是叫他们自己写诗,即使到了白发苍苍之时也只能摘抄古句。如果要问他们治国之策,他们就茫然得如同掉进了烟云霞雾之中。脚下穿着远游的鞋子,头上戴着四四方方的头巾。沿着笔直的道路缓慢地前进,还没有开始出发脚下就已经掀起了灰尘。秦朝的丞相李斯也早就不注重儒生的衣物是否光鲜亮丽。我也不是叔孙通那样的人懂得变通,你和我也不是一路人。连什么是适合时代的东西都不知道,那还不如去到汶水边耕种算了。
李白骂人都这样的儒雅,还要专门写一首诗来嘲讽对自己不礼貌的鲁儒。这首诗将鲁儒们一无是处袒露得一览无余,明明正是国家需要的时候,却“闭门造车”,自诩为高人一等,但是问到诗句却只能摘抄别人,问到治国之策时却一窍不通,明明什么都不懂却缘何无比自信呢?将鲁儒们不知变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李白无数的作品之中,这首《嘲鲁儒》并不显眼,对于吵架来说,这首诗却成为了千古文人骂架的经典。
参考资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宿山寺》
《嘲鲁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