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以卵击石,逆天奇迹般地战胜了陈友谅。陈友谅大败身死后,朱元璋后怕不已。朱元璋的后怕,固然和自己实力太弱有关,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也有重大的失误,他这一失误差点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先是,太祖救安丰,刘基谏不听。至是谓基曰:
“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大事去矣。乃顿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明史》
第一、朱元璋的重大失误!
朱元璋自少父母兄三亡,他寄人于皇觉寺篱下,可没多久就手捧一碗浪迹天涯。本是高中生一样的年纪的朱元璋,在家庭的悲苦,生活的磨难,游历天下中,真正成为孟子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种人。朱元璋精于世故,干练睿智,虽是草根却是十足的智者,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朱元璋抓住历史给予他的机会,他最大程度地把机会变成了奇迹,郭子兴对他这个干女婿非常器重也非常警惕。朱元璋总能让郭子兴化险为夷,也能让郭子兴对自己的猜忌降到最低。可就是像朱元璋这样的智者,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最大的失误,就是救安丰!
1363年10月3日(八月廿四日),陈友谅在鄱阳湖大败,气急败坏的陈友谅,在突围中,伸出脑袋大喊大叫地指挥大汉将士们。突然,一支冷箭嗖的一声,只听一声惨叫,陈友谅应声倒下。那支利箭直接从陈友谅的眼睛穿透,他后脑勺都露出了带血的箭头。陈友谅驾崩了,随后他的大汉王朝撑了不到一年就over了。
朱元璋大获全胜,犒赏文武百官,他像他的老师刘邦一样总结经验,问陈友谅为什么能败,自己为什么能胜?文臣武将就可劲儿地拍马,朱元璋除了说陈友谅志骄、张士诚器小外,特别表扬了刘伯温阁下。老朱说,老刘你说的是对的,我当初就不应该救那个娃娃皇帝小明王。要是陈友谅当时直捣咱们的老窝,今天庆贺的就不是咱们而是陈光头(电视剧是光头,其实人家谢友谅也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倒是朱元璋曾经是光头呢!)。
朱元璋说这话时,可见有多么地后怕,但毕竟他是胜者,就立即挽回了面子。老朱就又说他老谢(陈友谅本姓谢)真是傻,这么好的机会都不会把握,还去打什么南昌(洪都),他不败谁败。拿下老陈,其他的不过都是“在座的都是垃圾”,轻而易举地都解决了。
第二、朱元璋赢得很艰难
你看着老朱说得轻松,朱元璋打陈友谅虽然称得上弱以智胜,但依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弱者要战胜强者除了智慧和幸运外,还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老朱的智慧。
老朱在打吴国王张士诚和陈皇帝陈友谅时,决定柿子先捡硬地捏,这样一来软柿子吓都吓死了,很容易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事后,张士诚还不服,但正如老朱所说,打老张,老陈必然夹击,要是打老陈,老张必然看稀罕。打老陈时,他先是让老陈的投降的老弟康茂才忽悠他,后来又让自己的大侄子朱文正在洪都(南昌)拖住老陈。朱元璋救了自己的老领导小皇帝后,火速向鄱阳湖进军,上来就断了陈友谅的后路。后来还用敢死队,实施火攻,他20万军队把陈友谅65万大军打得大败。
老朱的幸运。陈友谅不打应天而打洪都就是朱元璋最大的幸运,如果陈友谅拿下应天,朱元璋就会士气不振,最终很快走向败亡。老朱第二个幸运就是陈友谅看不起朱元璋,老朱出身太低微,吃苦又太多,救小明王又犯常识性错误,这就让陈友谅不把当回事儿。陈友谅似乎还要对朱元璋网开一面,这很不符合陈友谅残忍凶狠的一面。陈友谅对朱元璋网开一面就是,轻信投降朱元璋的老弟,在鄱阳湖不封锁湖口。最后老朱的幸运就是陈友谅在败亡之际,把头给伸出来,并且被杀了。擒贼先擒王更何况杀的还是皇帝呢!汉军子士气大泄,虽然冲出重围,但也不足为患了。
朱元璋赢得很艰难。
朱元璋PK陈友谅真的是太难了。人数上朱元璋只有20万,陈友谅却有65万,完全碾压。舰船上,如果把陈友谅的军船比作航空母舰,那朱元璋的军船只能算游艇,那可是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陈友谅的悍将张定兵,更是神勇无敌,他冲破了红军(朱元璋那时也叫红军)阻挡,直接袭击朱元璋的帅船。他这是要于万军之中取上将人头啊,朱元璋的帅船来不及躲避,陷入了搁浅的地步,如果不是常遇春的一支冷箭,鄱阳湖大战怕是根本用不了37天,朱元璋就毁在张定边手里了。
即使陈友谅犯有各种错误,只要他没有伸出头指挥,没有被冷箭所杀,冲出重围的陈友谅,依然是难以战胜。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陈友谅回到武昌,他认真对付朱元璋,甚至挑起张士诚,那朱元璋处境依然很危险,可陈友谅死了,陈理又太小。
总结:
朱元璋之所以在陈友谅死后还后怕,主要是自己援救安丰太冒险,其次是战胜陈友谅也有幸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