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乾隆为何会对赵构处死岳飞发出疑问?同为帝王的他,难道真不知?

乾隆为何会对赵构处死岳飞发出疑问?同为帝王的他,难道真不知?

我国台湾省台北故宫现今保存有一件装裱为手卷形式的信札,这是南宋高宗亲笔写给岳飞的一封信:《宋高宗赐岳飞手勑》。

这一件文物不但出自于宋高宗赵构的亲笔,它还显现了高宗皇帝优美的行书风格,同时它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它代表了南宋建国之初,在国家危如累卵的风雨飘摇之际,皇帝对大臣的殷殷期盼,与君臣之间,知心交心、水乳交融,一切为国的基础理念。

全文以高宗擅长的行书体书写,书风近似黄庭坚一路的风格,这也是年轻的高宗所擅长的风格。它的内文是这样写的: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借卿军照管。可更戒(惑)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付岳飞。(赵构画押)

这件手札并没有写上年款,所以我们并不确定这是高宗在什么时候写的信件。但是以内容看来,它提到“长江上流一带……蕲阳江州两处”等语。蕲阳(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紧临长江水道,这里向来就是长江交通要道,由于地理位置显要,所以有“吴头楚尾”之称。而历史上有多个地区都曾被叫做江州,以唐宋时代来说,指的是现今的江西省的九江市,这里左邻鄱阳湖,右连洞庭水,借着长江水利,这里是控制南北运河水道与长江东西水道的交通重镇。

以地缘关系再参照岳飞的生平传记,我们大约可知这位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在高宗绍兴二年(1132)被任命为知州、兼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统率军马12000人(非正式编制部队,多为义军组合)前往潭州。二月,主战派李纲被启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等将领划入李纲部下,负责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在战斗中岳飞部勇悍异常,苦斗之后大破曹成获得全胜。

李纲上书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异时决为中兴名将。”高宗下诏赐岳飞为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仍属从五品。

绍兴三年( 1133年)九月, 30岁的岳飞第二次随着李纲朝见26岁的高宗。年轻的高宗大喜之下亲笔书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并且绣成一面战旗作为岳飞的大纛。同时在李纲的建议下再任命岳飞为江南西路舒州、蕲州制置使,驻守蕲州的统制李山,屯扎江州的统制傅选两支部队也一起并入岳家军,淮南西路舒州和蕲州的防务也一齐并入岳飞的防区,自此开始岳飞部不再是农民起义军,而成为驻防在舒州一带的南宋编制内的正规部队。

所以,从史料的记载可知,这件高宗手札书写的年代应该就是公元1133年或之后的一两年之间,此时的岳飞正是崭露头角的时期,他被誉为中兴名将,手持皇帝御赐的“精忠岳飞”的大旗驰骋沙场保疆卫土,极获朝廷的期待。

在高宗的这件信件中,可以看得出来高宗对岳飞的极度信任,这封信件明明谈的是军务,但开头却以“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作为问候,紧接着以心腹的口气说出:“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由此可见高宗那种急欲拉拢岳飞的心情。而信件的结尾,高宗居然又脱口说出:“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作为结尾。这句话简直是经典,高宗的意思是说,像你这样的体国的人,哪需要我多说废话,“你办事我放心!”这就是高宗的原意了。

我们可以想见,当岳飞收到这封信时内心激动的情绪,皇帝本人对他如此赋予信任,岂能不公忠体国?

之后的岳飞为了收复失土而尽心尽力,在绍兴三年(1133)年之后以舒州军区为基地,组成北伐军正式对金兵开战,之后接连的“襄阳大捷”、“诛仙镇之役”将金兵逐退数百里,恢复了大批失土。这是南宋对金朝的战役在初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这些成功也加速了日后岳飞被下令处死的悲惨遭遇。

其实,以国力而论,南宋是远远不如金朝的,岳飞的胜利除了战略奇袭的成功之外,还得益于当时驱逐鞑虏的民心可用。不过,大规模的战争需要更大量的后勤补给与资源,当时的南宋根本无力,也不可能支付这样的天价军事开支。所以之后的南宋政策,转而利用这些胜利与金朝和谈以保住南宋脆弱的国本,稍后主和的秦桧出现,并以诏回岳飞作为筹码,以为与金朝媾和的条件。

绍兴十年(1140),正在进行第四次北伐几乎已经兵临汴京(开封)的岳飞突然接到枢密院的“十二道金牌”,要他立刻返回首都临安(杭州),之后他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的死亡是一个悲剧,但这也是他的性格所致,因为根据史料的记载南宋的原意只要是诏回岳飞,以进行第二次的“绍兴和议”而已。但是岳飞坚持一定要将战争进行到底,而且不受诏书,所以最后高宗只能将他监禁,而到最后为了斩断岳家军的希望,只好处死岳飞,从根本上终结对金的战争。

这件《宋高宗赐岳飞手勑》经历历代收藏之后,最后进入了清代的内府,乾隆皇帝读了这封信之后,发出内心的感慨,他作了首诗,并且题在这件手札的左上角:

飞白精忠早赐旗。霜寒又厪上流师。本来原是腹心托。十二金牌竟若为。丙子春,乾隆御题。

清高宗乾隆在公元1756年的御题,第一句就点出了宋高宗赵构在1133年以飞白书御赐给岳飞的“精忠岳飞”的大纛,之后再发出赵构为何要以十二道金牌诏回岳飞并将他处死的疑问,其实乾隆是清楚知道岳飞被诏回赐死的理由与真正的原因,身处帝王高度的他应该是懂得“顾全大局”的道理的。但当时的乾隆正在亲自率兵出征,进行对平定西北准噶尔的战争,在战事纷忙之时他急需可征之将、可战之兵,这就难怪他会对赵构诏回岳飞发出如此的感慨了!

(完)

推荐阅读:

用岳飞父子的人头向金人称臣、纳贡、割地的赵构到底是哪家皇帝?

两个皇后的爹就一定长得帅吗?千面男郎“猛张飞”

明朝失败的总记录——《万历十五年》

唐宋的“渔父词”与“渔父习闲社”

唐朝也有租车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岳飞,长江,疑问,绍兴二,帝王,李纲,何会,舒州,高宗,赵构,知识科普,岳飞,蕲阳,李纲,高宗,赵构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岳飞,长江,疑问,绍兴二,帝王,李纲,何会,舒州,高宗,赵构,知识科普,岳飞,蕲阳,李纲,高宗,赵构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岳飞,长江,疑问,绍兴二,帝王,李纲,何会,舒州,高宗,赵构,知识科普,岳飞,蕲阳,李纲,高宗,赵构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