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立之前,在五代十国时就有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党项族李氏后来又在西北建立夏国史称西夏;西边还有吐蕃诸部,宋朝可谓是强敌环伺,可它却执行了一个前朝都没有执行的国策——抑武兴文。
很多人认为宋朝的两次灭亡都跟这项“抑武兴文”的国策有关,认为宋朝放弃了重兵重武的策略,导致国家实力孱弱,可是小岩想说,也不能全然归咎于此。
事实上宋朝的两次灭亡都有国家层面的战略失误,这一个战略失误就是背弃盟国迎敌国。
数百年来,鉴于唐朝节度使的拥兵自重,安史之乱后的皇帝更没有了直接管辖各方节度使的权力,导致这拥有兵权的节度使变成称霸一方的土皇帝,进而成为了割据藩镇。
藩镇你争我夺,唐朝到了末期,皇帝与朝廷根本不被各大藩镇放在眼里,更甚者到了五代十国之时,将领想要立谁为主就是谁,举一个神主牌位出来成事的更是容易成功,五代的后汉后周皆是如此。
对于前朝的遗害,宋朝的“抑武兴文”也许是矫枉过正,但在那个军阀嚣狂的年代,不失为可行之策。杯酒释兵权也是因此而生,将边镇大将的兵权给剥夺,兵权以及财政都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中,保证这些将领不会叛乱。很多人常说宋朝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对外战争弱得一塌糊涂,战争结果总是输输输,可是实际上早期的宋朝跟辽国打得有来有回,互有胜负。直到后来对西北的政策出现失误才导致西夏的创立。
早在数十年前宋朝与辽国早就和平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成为兄弟之国。当然北宋因此送了很多钱与物过去,但宋朝后来却是很少与辽国发生战争,宋辽两国保持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直到西夏李氏利用两方获得利益建国,才又有了大战事的发生,后来西夏也跟两国有了合约,才渐渐少了战事。
小岩认为北宋会亡国的原因,就是精神上的失败,为什么建国初期用少数的兵力最后却能统一天下,后期和议后用兵却屡屡失败,就是精神上的因素,人人忘战不知兵。
总以和议为对外手段,导致忘战去兵,武备俱废,当有真正战事发生时,武将又被文臣排斥。精神上的失败,也让外交上屡屡失败,后期的辽国与宋朝一样,已经成为封建帝王制的国家,很久没有经历战事,贵族的腐败,加上政治上昏暗,让辽国的军队不像过去那样横扫四方,甚至连西夏也无法应对。被辽国统治的女真人看清了辽国的这一点,知道辽国已经不像曾经那么强大,于是举兵反扑辽国,攻占不少土地。那时的辽国还能跟女真人打上一打,毕竟破船还有三千钉,只不过输多赢少。
这时的宋朝君臣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可却实在受不了女真人画出的大饼诱惑,居然选择了与金国结盟,对辽国来个两面夹击,将辽国灭亡。这个计划的前景虽然很美丽,但对国力与辽国差不多的宋朝而言,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当然也有大臣提出唇亡齿寒的道理,认为宋朝应该帮助辽国,让辽国顶住金国的压力,让宋朝坐收渔利,可有宋徽宗这种好大喜功的人在,他如何肯放弃立功业名登千古的最佳机会?
顺带一说《水浒传》也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宋江此人,方腊之变更是掏空了北宋的基底。
辽国因为宋徽宗的背盟迎敌而灭亡,宋朝于战争后期只得到了一些空城与荒地,狼子野心的金国在战争中更是看清楚了宋朝的虚弱,趁机伐宋,跟辽国实力差不多的宋朝当然不是对手,金兵一路南下,烧杀抢掠,宋徽宗也因此让位给儿子钦宗,而后北宋灭亡,徽钦两帝被掳至北边的荒漠,史称靖康之变。
《射雕英雄传》中也有提到称为靖康之耻,这段历史也是郭靖与杨康的名字由来,如果有看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可以看出这些士大夫的寡廉鲜耻,未打先投降的人不在少数,真是可悲可叹。
下次再来谈南宋的灭亡,也同样的战略失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宋背叛盟友金国,与蒙古人约誓夹击金国,最后金国灭亡,南宋同样被蒙古大军入侵所灭。
所以我才说宋朝的两次灭亡都有国家层面的战略失误——背弃盟国迎敌国。
(完)
推荐阅读:
用岳飞父子的人头向金人称臣、纳贡、割地的赵构到底是哪家皇帝?
郭靖与五绝:金书中的武力强度,为什么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后退?
唐宋的“渔父词”与“渔父习闲社”
唐宋时期的变革,及其历史影响
从康王赵构到南宋高宗
黑到不能再黑的元祐党籍碑:北宋的文字狱,将大文豪们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