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明史》
公元1360年,朱棣生于应天府。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的大战在即,军情紧急,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便上了战场前线。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帝,才想起为自己渡江后生的儿子起名字。出生七年,朱棣才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
1370年,十岁的朱棣便被册封为燕王。在燕王朱棣的童年时期,朱元璋便对他要求严格,常常命令他与兄弟们穿着麻鞋,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还要时不时去演武场练习。在宫中,朱棣像诸皇子一样,不仅要进行正统儒学的学习,还要进行宗法教育,遵守繁琐的礼仪制度,参加各种朝见和祭祀活动。
1376年,出于政治的需要,朱元璋赐婚,朱棣与徐达长女成婚,这便是日后的徐皇后。婚后,朱元璋便派遣朱棣与两位兄长前往凤阳演武练兵,同时还要体验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这段经历也对朱棣后面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藩北平,戍守大明边疆
1380年,20岁的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朱元璋本就生性多疑,让儿子们成年后都去往边疆重镇,一来骨肉血亲镇守边疆,最为妥当,二来儿子再多,皇位就那么一个,让这些成年的儿子远离京师,以免对皇权构成威胁。
亲王前往封地,只能拥有一支少数人的亲卫军,理论上不得干预地方事务,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节制沿边兵马,这一特权本是防止那些驻守边塞的将帅有异心,但后面却对朱棣靖难之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是个信佛之人,亲王册封后,为他们每个人都选了一位僧人辅助他们。辅佐朱棣的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黑衣和尚姚广孝,法名道衍,这和尚颇有学识和谋略,当和尚属实可惜了。
公元1390年,燕王朱棣受皇命,节制傅友德大军,出征漠北。大军出古北口,天降大雪,朱棣认为此刻进军,元军定意料不到。重兵囤于远大营外,拿下元大营,轻而易举,但却仍想智取,不费一兵一卒劝降乃儿不花。观童与乃儿不花是旧识,邀请乃儿不花一同到明军营帐,朱棣设酒款待,乃儿不花深受感动,便归降了明军。
此役得胜,朱元璋骄傲地说:
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朱棣从此在众兄弟中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朱元璋可以倚重的重要力量,此时朱棣才三十岁。
朱元璋临驾崩的前几年,次子、三子秦、晋两王相继薨逝,朱棣也就成了诸王中最年长、最有声望的。就藩北平的这些年里,朱棣设法结纳地方文武官员,以培植自己的力量。
朱元璋也深知自己这个儿子能力出众,晋王死后,便敕谕燕王棣:
“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棣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一句“攘外安内,非汝其谁”足以见此刻的朱棣在所有藩王里的地位,朱元璋已然把他当做了大明未来的中流砥柱。
虽说朱元璋视朱棣为大明的头号藩王,但是自己立皇孙朱允炆为储君,也因此忌惮朱棣,死前更是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到京师尽最后的孝道: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前把儿子们都送往藩地,未得旨意不得入京,死后不允许儿子们前来尽孝。不过,不得不说,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临死前的这道旨意无疑是正确的。
一来,孙子即位,本就已经造成了主弱臣强的局面,自己一旦驾崩,藩王进京,容易横生变节;二来,这一举动也能保证朱允炆顺利登基,确定了朱允炆的正统性。
靖难起兵,都是好侄儿逼出的
公元1398年,朱允炆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上位虽有仁政,但对待自己的叔叔亲王们,是一点情面都没留下。朱允炆采用了齐泰、黄子澄的谏言,一上位便要削藩,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连削五王,且都是一步到位,废为庶人或流放到偏远地区,甚至逼的湘王朱柏自焚以明志,全然不顾亲情,此手段非仁君所为!
其实,主弱臣强,削藩是有必要的。
倘若是只削其权削其军,保他的叔叔们荣华富贵、衣食无忧,或许事情并不会像后来那么糟糕。燕王朱棣深知,自己也会想自己的几个弟弟一样,一家老少的性命危在旦夕。
一方面,朱棣挑选壮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暗中练兵、赶制兵器,一方面对外称病。但朝廷对燕王的行动是一刻未曾停止过,先是令张昺、谢贵等人控制北平,都督宋忠、徐凯等人屯兵北平周围,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对燕王防范措施。
1399年6月,朱允炆密敕张信逮捕朱棣,无奈找错了人,张信早为朱棣旧部,此时已经归降朱棣,并冒死前来告密。后朱棣装疯麻痹张昺、谢贵二人,在危急的关头,擒杀此二人。张玉、朱能夜夺北平九门,历史也开启了“朱棣时刻”。
虽说都是朱家子孙,但是造反也是需要理由的。朱棣的理由自然也是跟历史上很多造反理由一样,那便是“清君侧”,有所不同的是,这是钻了朱家《祖训》的空子: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
齐泰、黄子澄便是朱棣嘴中的“奸逆”,
朱棣遂以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进兵南京,开始了历时四年的皇位夺取战,史称“靖难之役”。
战事初期,虽朱棣在武将中声望颇高,来归降的将士不少,综合实力仍然远远落后于朝廷的帝王之师,不缺人、不缺粮,耿炳文领兵30万讨伐朱棣,为帅者水平如何,先放在一边,这30万人可是实实在在的30万人,更何况耿炳文作为洪武一朝的老将,大大小小的战役也参加了不少,实力不容小觑。
可朱棣毕竟在武功这一方面是朱元璋最得意的儿子,先是袭击了耿炳文在雄县的先锋队,九千人的先锋队全部阵亡,又在真定直击耿炳文的主力军,与张玉、谭渊等夹击耿炳文军,斩首三万余人,两场大败,让朱允炆对耿炳文彻底失去了信心,随即下令李景隆替代耿炳文,这一举也被认为加速了建文一朝的失败,李景隆也被现代人戏称为“大明战神一代目”。
李景隆合兵五十万,扎营河间,迟迟不开战,延误了战机,也给了燕王足够的时间去搬救兵。朱棣亲自率骑兵前往大宁,“借”来了朵颜三卫骑兵,这支骑兵团均为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
李景隆趁朱棣前往大宁,北平城空虚的机会,发兵攻打北平。世子朱高炽和燕王妃徐氏,带领着北平众将士以及老百姓,奋死守城,后朱高炽出奇招,用冰冻住城墙,使李景隆无法破城。
燕王自大宁返回后,与李景隆决战于郑村坝:
辛未,与景隆战于郑村坝。王以精骑先破其七营,诸将继至,景隆大败,奔还。
战败后的李景隆退军德州,朱允炆此刻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于是罢免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想以此来向自己的四叔表达诚意,朱棣久战沙场,这样的缓兵之计,怎么会看不出来?!
公元1400年,燕军与李景隆大军在白沟河再度开战,结果李景隆再次战败,此刻朱棣当即决定围攻济南,一旦拿下济南,也就断了朱允炆的最后一口气。但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危机之时甚至在济南城墙上挂上朱元璋神牌和画像,气得朱棣咬牙切齿,济南城自然也是久攻不下。
随后一年多的时间,燕军多次南下,试图有所突破。虽多有胜利,但也是损失惨重,而朝廷源源不断地物资和兵力补给,战争的时间拖得越久,对朱棣而言便越不利。
要不说朋友多还是有好处的,就在朱棣为此着急的时候,京师内臣给朱棣送来了一个决定战局的情报,南京城内已倾城出动,无可用之兵。
朱棣决定改变战略,奇袭南京城。拿下南京,大事可定矣。
公元1402年,朱棣屯兵长江沿岸,只要渡江便一切都结束了。不知朱允炆此刻有没有为他当初的冲动削藩而后悔,派庆成郡主前去求和,以割地为条件,这要放在一年多以前,或许朱棣便同意了,但是如今面对这唾手可得的天下,朱棣岂可善罢甘休?
6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大明战神”李景隆见大事至此,再做抵抗也是徒劳无功,便开金川门,引燕兵进城。此时,南京城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
当月,朱棣便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年号“永乐”,开启了22年的“永乐盛世”。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靖难之役后,战争所经之处,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朱棣上位第一件事便是恢复民生、蠲免赋税,与民休养生息。永乐元年,朱棣发布诏令:
“未复业者,悉心招抚。新垦田地,停征其税”
这样的无疑是当时最正确的,它使大批流民很快回到田间,使残破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
老百姓生活过得好不好,跟地方官员有着密切的关系,朱棣年少时在凤阳老家亲身体会过农民是有多辛苦,所以上位后对各地方官员要求也是极其苛刻的,要求地方官员必须深入基层,了解民间疾苦。永乐十年,朱棣要求进京的地方官员各自陈述当地民情:
“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其实朱棣在位22载,除了重视民生问题以外,同时还迁都北京、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为大明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406年,朱棣开始了迁都计划,营建北京的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如今的故宫的规模便是当初奠定的。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建筑物规制上虽遵循南京,因地制宜,在整体上,却又与南京有了巨大的区别。公元1420年,历时14年,北京新都城基本落成,这年秋天,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开启了大明天子守国门的时代。
洪武末年,安南内部发生了叛乱,王室陈氏绝后,此时的安南虽已独立,但是时间尚短,对大明的归属感很高。永乐四年,朱棣顺应天意,响应安南人民回归祖国热切期盼,命朱能率军南征,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自此安南收复。
永乐七年,朱棣派使节前往鞑靼,想与其修好,没想到嚣张的鞑靼杀了大明派去的使节,朱棣决意派大军征讨鞑靼,先是拜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领着四位侯爷,率十万军征讨鞑靼。可是这丘福贪功冒进、指挥失当,自己战死,还连累了四位侯爷一起为国捐躯了。朱棣得知这样的结果,龙颜大怒,决意御驾亲征。
永乐八年,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鞑靼,在斡难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军,又在兴安岭击破阿鲁台军,阿鲁台投降;永乐十二年,朱棣亲征瓦剌,忽兰忽失温之战,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太平、把秃索罗三王率骑兵列阵于山头之上,朱棣利用火铳的优势,大败瓦剌部。第二年,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复了对明朝的朝贡关系。
永乐二十年,朱棣第二次亲征鞑靼,行至鸡鸣山,阿鲁台避而不战,趁着夜色逃跑了。朱棣得知阿鲁台已经逃跑,决定班师回朝,在回师的路上,击败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决定再次亲征阿鲁台。此时的阿鲁台部刚刚与瓦剌结束了一场恶战,部落溃散,这一趟朱棣未曾用兵鞑靼,便得到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的大好结果。
永乐二十二年,鞑靼部阿鲁台侵犯山西大同、开平等地,朱棣决定再次御驾亲征阿鲁台,这也是朱棣最后一次亲征鞑靼。朱棣率大军追击阿鲁台部,获悉阿鲁台已逃往答兰纳木儿河。可明军到达答兰纳木儿河后,搜索了方圆三百里都不见敌军踪影,粮草不济,朱棣只能下令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424年,大军班师行至榆木川,朱棣驾崩。此时六师在外,京师无主,为防生变,秘不发丧。大军继续回师,密报太子朱高炽准备即位事宜。
不久朱高炽即位,朱棣被安葬于北京长陵,尊谥号“文皇帝”,庙号明太宗,到了嘉靖帝,以“再造之功,同于开创”为由,庙号改为了明成祖。
朱棣虽非开国之君,但也不能说他是守成之君。这一辈子,当过藩王造过反,内发展外平叛,文有《永乐大典》,武有漠北亲征,营建北京、浚通大运河、郑和下西洋,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足可流芳千古。当我们全面衡量明成祖的功过时,就不难得出结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朱棣不比他们任何一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