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清朝直到灭亡都在防备汉人,那么明朝直到灭亡都在防备哪些人?

清朝直到灭亡都在防备汉人,那么明朝直到灭亡都在防备哪些人?

作者兰台

明史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大概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开始的,再加上网络小说里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穿越小说层出不穷,造成了互联网上的明史热。

似乎大家都能说上一两句明朝的历史,说上点明朝的段子。

但是由于网络小说和《明朝那些事》毕竟不是专业历史研究者的学术著作,有些甚至存在编造、篡改历史史料的情况,结果造成虽然很多人喜欢明朝历史,但是却记住了一大堆明朝假历史,然后再用这些假知识发议论的情况。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很多网友特别痛恨明朝士大夫就是受了这些网上真假难辨的各种明朝历史段子的影响,比如很多人爱举例说,明朝士大夫都不爱明朝,明朝都快灭亡了都不站出来组织武装保卫明朝。还说,到了清朝,明明是异族统治,结果反而有曾国藩、李鸿章这些汉人士绅组织武装起来保卫清朝。

可见读书人都没良心。

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不管大家多么喜爱明朝,明朝依然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

而大一统王朝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特别注意内部的稳定,甚至为了维持内部稳定,不惜牺牲社会活力。

宋太祖赵匡胤在的时候就给宋朝立下了一条国策: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这仅仅是宋太祖个人的问题吗?显然不是的。虽然历朝历代没有明确说明,但是看各朝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

再举一个例子,众所周知,宋朝有一个特点是“守内虚外”,号称天下禁军集于汴梁;然而事实上唐朝又何尝不是如此?折冲府作为唐朝最基本的军事动员机构,河北三道折冲府加起来都没有关内道多,而且唐朝还有意把河北的折冲府都设在偏僻州县。

唐朝大明宫遗址

虽然唐朝没有宣称自己“守内虚外”,但是只要看看这折冲府数量和设立地点,唐朝实际上就是在“守内虚外”。

那么具体到明朝以及团练这个问题,那“为维持稳定,牺牲活力”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明朝从来没有鼓励或者支持士绅、退休在家的大臣自己组织团练武装来与农民军或者清军交战。

明朝鼓励士绅组织团练来自保,但是绝对不鼓励士绅组织武装出境与农民军交战。

湖北麻城的乡绅梅之焕,出身于当地大族,家中有农奴性质的佃仆数千。曾任甘肃巡抚,回乡后在家乡,搞团练,修坞堡,买大炮,吓得农民军老回回部不敢攻打。

他执行的第一项任务是重修城墙以保卫县城,长期的戍边生涯使他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在自己幼年时代的村庄沈庄开始筑墙挖壕,称之为“护身堡”,沿城墙修起了弹射器,以便向可能的围攻者投掷石头。

梅的计划是把沈庄和麻城分别作为全县防御轴的东、西端点,藉以肃清叛军,用作对周边采取军事行动的基地。他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私人武装力量,号称沈庄军,这是遍及华中丘陵地带的山兵的原型。

梅首先将自己的佃户和邻居组成一万多人的团练武装加以训练,随后又增加了大量的雇佣兵和装备:一支由无稽恶少组成的游击部队,一群擅长使用毒箭的药弩手,一队勇猛无畏的东山杀虎手。他从自己待过的旧地广东引进了欧洲制造的红夷大炮,从另一旧地赣南引进了几百名训练有素的副炮手。

他从沈庄出兵,将遇到的每一个可疑分子抓起来斩首,把他们的头放在长矛上游行示众。很快大家都知道梅绝不是在开玩笑。……又白田坂人有被掳拽辇者,亲见有小喽哕请老掌家到沈庄梅家墙内去抢好马。其贼首老回回骂云,“你怎么哄老子去吃大炮?”立杀请者。

李自成塑像

然而明朝政府是怎么对待梅之焕的呢?

“帝追叙甘肃前后功,复之焕官,荫子,然终不召。”

朝廷虽然奖励了梅之焕,但是并不准备让梅之焕参与到与农民军作战里来,也不批准梅之焕的私军正规化,简单来说,不让团练有正规军的名义,那么这支军队所有开销都是梅之焕负责,连出境的资格都没有,出境作战形同谋反。

给的只是一些小恩小惠,这些小恩小惠,梅之焕给朝廷捐点粮食就能拿到。

顺便说一句,梅之焕是杨涟的好朋友,在天启朝被视作东林一党。

那么,除了梅之焕,还有没有其他在乡大臣这么干呢?有,冯铨。

对,你没看错,就是魏忠贤时期的阁臣,崇祯朝下台,后来主动投靠清朝,又做了大学士的冯铨。

却也是然并卵,冯栓也因为朝廷政敌阻碍,始终没能因为组织团练功绩再回朝堂,当然,其私兵也根说不上正规化了。

如果说梅之焕、冯铨牵扯到朝廷高层党争,使得他们这些在乡大臣没办法组织团练与农民军、清军作战,那么普通知名士绅又如何呢?

我只能说是悲剧中的悲剧。

以江南许都为例,许都出身宦族,身为生员,既参加了士人组织——几社,又与豪侠之士交游,在师友建议下,他招募了“义社”人马数千。崇祯十五年其老师举人何刚向皇帝推荐许都为义勇兵统帅,带兵镇压农民军,得到毅宗批准。但就在诏旨下达此前,许都被义乌、东阳等地的地方官胁迫各交银一万两,又因母亲葬礼上有万人会葬,被分守道作为叛乱分子缉拿,许都无奈,只能起兵以诛杀贪官为名,攻陷周围三县,围攻府城,演出了一场“官逼绅反”的活剧。官兵来剿,许都在朋友陈子龙斡旋下投降,最终却被处死。由此可见明末官府与某些不甘坐以待毙的士绅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了。

要知道,清朝曾国藩是在朝廷诏书鼓励下才开始招募湘军的,从成军那一刻起,湘军就得到了准正规军的待遇,之后李鸿章的淮军与左宗棠的楚军都是如此;而显然在明末,朝廷对在乡大臣以及士绅组织武装,尤其跨境作战绝不支持,原因想来很简单,在明朝朝廷眼中,这些士绅的私兵也是不稳定因素;明朝朝廷不管外患如何,内部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不稳定因素的。

事实上清朝与明朝一直到灭亡,都对汉族地主“严防死守”。

END

参考资料:

《宋史·宋太祖传》,《明史·梅之焕传》,《红雨》,罗威廉著,《明末东阳“许都之乱”探究》,作者:张宪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士绅,武装,明朝,清朝,历史,唐朝,团练,汉人,组织,梅之焕,观点评论,士绅,沈庄,冯铨,明朝,梅之焕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士绅,武装,明朝,清朝,历史,唐朝,团练,汉人,组织,梅之焕,观点评论,士绅,沈庄,冯铨,明朝,梅之焕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士绅,武装,明朝,清朝,历史,唐朝,团练,汉人,组织,梅之焕,观点评论,士绅,沈庄,冯铨,明朝,梅之焕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