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的皇帝朱元璋,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贫民出身的草根皇帝,内心也和普遍“世俗意义上”的皇帝不太一样——他讨厌功名利禄,讨厌地主阶级,而更在乎平民百姓的利益。而且,受到自小的经历影响,他的内心还十分敏感易碎。这一点,从他与陈德与其后代的相处经历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陈德,作为陪伴朱元璋从平凡到“伟大”的一位挚友,因为曾经与朱元璋生死与共地作战,而被朱元璋后来称帝后立下了屡屡战功。而后来,时运不济,即使是这样一位称得上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后代却因一件小事触动了朱元璋,而落得了抄家之罪,令人动容。
那么,到底是因为个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这样严重的后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朱元璋还是个贫困的年轻人的时候,他就结识了陈德。当时,他们是在兵营初次见面的,二人同为抗元的手下将士,在屡次战场上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等到后来,朱元璋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了,这个最好的战友陈德,也就成了他的手下良将。
陈德生性善良,为了朱元璋也可谓是尽心尽力,毫无私心。朱元璋这个内心极其多疑敏感的人,也曾经被陈德的善良所折服。
后来,朱元璋真正被陈德所彻底“感化”,还是在鄱阳湖战役那次。当时,朱元璋所率领的军队,被陈友谅步步紧逼。
其实,本来朱元璋可以直接攻打陈兵,但是谨慎的朱元璋见自己的人数与对方相比实在是太过悬殊,于是就没有发起进攻,进而给了对面的陈友谅可乘之机,陈友谅便不留死角地发起了进攻,吓得朱元璋连连后退,却也还是没能逃脱对方的“箭雨”。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德却猛然蹿了出来,直接用身体挡在朱元璋身前,为朱元璋挡箭。后来有着周围士兵的保护,他们可算是逃过了一劫,可是,陈德却为此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差点就丢了性命。
也正是因此,朱元璋对陈德感激不尽。这样一位能够为自己舍弃生命的朋友,哪有理由不好好对他呢!于是,朱元璋将陈德封临江侯一官,且下令对陈德的后代全部实施封爵以及奖励,以感谢陈德的救命之恩。可以说,陈德真的是为自己的家族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一笔啊!
可是,时过境迁,当年的种种,在后面经历过别的一系列不同的事情之后,也只能看似如同一个泡影。毕竟,人的经历与心境都在不停地变化着。陈德这位尽心尽力的好大臣,却没能享受到晚年的福分,由于那场伤势太过严重,他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也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儿子陈镛。
不过,陈镛虽然早年丧父,却享受着父亲带来的无限荣光,生活也没有多么的不顺。可是,也不知是怎的,陈镛也没能享到多大的福分,年仅31岁那年就战死沙场了,和他的父亲一样成了为国捐躯的英灵。这下,陈家的亲生骨肉,也只剩下陈镛的儿子,当时年仅八岁的陈子善了。
按常理,对于陈子善这样特殊的家庭,国家应当大力照顾才是,毕竟,陈子善也是陈德的孙子,一家烈士的遗属,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护,陈子善也应该被好好抚养长大。
也确实,朱元璋对陈子善也是非常好,几乎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孙子一样看待,陈子善自小就在皇宫中“吃百家饭”长大,小小年纪就能说会道、机灵聪明,也十分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也往往是这样的孩子,这样形单影只的家庭,更容易遭到别有用心之人的陷害。
那年,朱元璋突然收到一份奏折,上面写着,匿名举报陈镛曾经参与过宰相胡惟庸的谋反。胡惟庸这个名字,在明朝可是个“定时炸弹”一般的信号,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就是以他为主角,进而连累了近千人与无辜的家庭所受牵连。
而朱元璋对于胡惟庸——这个曾经耽误他升官发财的宰相,也更是恨之入骨。顿时,朱元璋可谓是怒不可遏。而其实,老老实实的陈家人,根本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只是因为当时某些人看不上陈家,又见陈家只剩下一个幼儿,好欺负,才这样做的,目的是牵连他们全家,丢掉家族荣誉。
可朱元璋当时才不会去调查这些呢。他只是怒不可遏,才不管消息是真是假,或陈家是否被谁陷害。朱元璋立即将陈家的爵位全部收回,还把当时年仅八岁的陈子善贬为“庶人”——也就是无名无分,也没有任何身份的低等人。
反正,陈家也只剩下这一个独苗,而且年纪尚小,也不会对朱元璋造成什么威胁,所以,就是为出一口恶气,朱元璋也宣布与陈家决断。
年仅八岁的陈子善,也是个聪明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他勇敢地跑去问朱元璋,“我爷爷曾经为救你身中九箭,差点丧命,你为何还要抄我的家?”
而朱元璋可不搭理他,只是说,“小儿懂甚!”接着,便下令要把陈子善也关押起来。陈子善还想反驳几句,可朱元璋却说,若是反驳,那就斩首!陈子善也只好作罢。哎,若是陈德和陈镛还在世的话,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对于那时候的朝廷关系,或许利益才是最高的接触点。那些能够做到只手遮天的管理者,若是没有一点私心,或许也不可能走到那样的位置。
俗话说,逢人只留三分心,有时候,你掏心掏肺对待的人,对方却不一定会同样地对你,反而还有可能反害你一口,给未来留下无尽的遗憾。只能说,人心可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