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玩了一辈子的朱厚照,还没等到为自己留下后代就去世了。朱厚照这一走,内阁首辅杨廷和就犯难了:“谁来继承皇位呢?”最后杨廷和依照皇明祖训,找来了朱厚照的堂弟,也就是当时年仅14岁的朱厚熜。
杨廷和还觉得这个孩子应该挺好控制的,结果杨廷和万万没想到,朱厚熜马上就要和他杠上了。
朱厚熜来到京郊发现,不对啊,从东华门进宫的是皇太子继位的路线啊,“我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儿子的,我应该从大明门进宫”,然后朱厚熜就停止不前,跟杨廷和相持不下。
双方杠了一天,结果第二天朱厚熜才从大明门进宫登基,此时杨廷和也没太在意,认为一个14岁的孩子一定会被自己拿捏的死死的。结果,朱厚熜先发难了。
朱厚熜登基后,想到:“我当了皇帝,我爹,兴献王,应该尊为太上皇吧!”可是杨廷和却说:“不好意思,以后孝宗朱祐樘就是你爹,兴献王是你的叔叔。”朱厚熜一听,自己做个皇帝把爹做没了,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可是当时朝中大臣都是杨廷和的人,谁也不听朱厚璁的。正当朱厚熜郁闷时,刚入职礼部不久的张璁站了出来,他用古今案例来论证,朱厚熜认亲爹当太上皇是合理合法的,于是,朱厚熜高兴地给杨廷和下了手谕,让他按照张璁说的去办,结果杨廷和居然把手谕退了回去,朱厚熜这才意识到,原来皇帝说话也不一定好使啊。
朱厚熜正闷闷不乐时,朱厚熜她妈妈从湖北赶到了北京,准备做太后了,结果走到京郊,听说朱厚熜他爹的名分还没定呢,那自己还当个毛太后啊,于是停下来不走了,开始闹腾,这可直接把朱厚熜刺激哭了,于是他决定,皇帝我不干了,我要回湖北当我的王爷去,那杨廷和也不示弱,“你不想干了,我还不想干了呢”。
朱厚熜一想,自己才登基几天,这朝廷全是你杨廷和的人,你走了我还当什么皇帝,这下子朱厚熜慌了。
最后,双方妥协的结果是,1521年10月,以皇太后的礼仪把朱厚熜的老妈迎进了宫,而张璁被杨廷和贬到了南京,然后朱厚熜老爹从兴献王改名为兴献帝,他老妈也直接改名为兴献后,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吗?当然没有。
三年之后,朱厚熜又把这事提起来了,“我就是要给我爹妈一个正统的名分!之前的全部作废!”此时,杨廷和不淡定了,杨廷和一看这小皇帝的战斗力挺强啊,于是做出决定,“哎,心累了,干不动了,辞职吧,”
朱厚熜一听,好呀,“现在可不比当年了,你走啊”,于是朱厚熜直接批准了杨廷和的辞职申请,杨廷和一看傻眼了,“我去,不带挽留一下的吗?”结果杨廷和假戏真做回家养老了。
杨廷和走后,这时候感到群龙无首的官员们,开始主动发难了,“哎呀,皇上,你只能认孝宗朱祐樘为爹啊,你原来的爸只能是你叔叔!”朱厚熜一听,“我爹还不能是我爹,那只能把张璁从南京调回来了,好好的跟你们辩一辩。”
大臣们一听张璁要回来了,“我去,干不过张璁啊”,于是大臣们又赶紧改口说“哎呀,皇上,你可以同时拥有两个爹,一个是官宣的爹,另一个是你的本生爹”。
朱厚熜一想,好像也行,好歹自己的亲生爹是自己的爹了,直到张璁等人回到京城,才发现两个爹的结论,就是这群大臣的缓兵之计,朱厚熜这才反应过来。此后,这群大臣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口舌之战,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1524年七月,双方照常争论到下班,下班后的杨廷和之子杨慎,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了,一定要找朱厚熜给个结论,纠集了一大堆官员去皇宫请愿,他们来到了左顺门,立马长跪不起,还嚎啕大哭,要抗议请愿。
朱厚璁一看,气得够呛,立马派出锦衣卫去收拾他们。朱厚熜终于明白,这哪是一个爹两个爹的事,这分明是要夺权了。
锦衣卫来到左顺门之后,发现这群大臣根本就不怕,他们还以此为荣,觉得这事儿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儿,于是,他们在自己被抓时,还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记录在案,让这些亲朋好友无辜受到牵连,最后总共有180多人受到廷杖,其中有17人被打成重伤而亡,杨慎在廷杖下没有被打死,随后被流放至云南,其他参与的官员不是被贬就是被流放。
左顺门事件后,朱厚璁终于把自己的亲爹扶上了太上皇的位置,还称他爹为恭穆献皇帝,而孝宗朱祐樘成为他的皇叔,14年后,朱厚熜又把自己亲爹的牌位放进了太庙,还放在了朱厚照之上,这样才心满意足的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