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陪君如陪虎。对于臣子来说,在封建王朝,皇帝不好伺候,不仅因为皇帝掌握天下生杀大权,更因为臣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说错话,他们会被摧毁。
因此侍奉君王的臣子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生怕惹祸上身。可有些人凭一己之才,不顾王公大臣之别,为一时之谈,被皇上所杀。
皇帝别有用心的粗楹联
据说朱元璋就是干过这样的事。有一次他做了一对,请大臣反驳。一位大臣做出了无双二行后,朱元璋大怒,下令将其推出斩首。
这句可怕的诗句的最后一句是“我是世界第一”
这话虽然不太优雅,但确实符合朱元璋的经历。的确,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背弃四处乞讨的乞丐僧人而成为皇帝的人。
何等有才的人,不用参赋,不管给哪首上句,只要下句配合工整,意境一致,就算是好句。
朱元璋的上联没有深度,没有意境,也没有专字。乍一看是随便说的,“老子”“天下第一”这两个字不好理解。
第一个原因,“老子”这个俗字是朱元璋为自己引以为傲的名字。身为皇帝,这个称号他当然当之无愧,无人敢大声呵斥。
第二个原因,天下第一已经是最高境界了,还有谁能比得上他?另外,很明显朱元璋这一句是在故意夸自己,下一句也必须夸他,否则就是对皇帝的不敬。
完美的二线却惹来杀身之祸
第一节放出后,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敢抢着放出第二节。
等了一会,一个臣子站起来,说有第二句。
又曰:“孙子天下无双”
侍臣说完,颇得意洋洋,心想就算朝中文武百官不对,自己也一定会夸夸其谈,博得皇上赏识,殊不知朝中之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朱元璋虽然文化不多,但他的朝中却不乏有才有德的臣子。这些人并没有急着接受朱元璋的第二句,证明他们都明白朱元璋第一句的意思。没想到还有不信邪的人转枪。
的确,“孙子天下第一”的下句字面意思是对的。
“孙子”对应“老子”,“天下无双”、“天下第一”也同义,很工整。
但是这个臣子忽略了主要问题。他面对皇上这个九五岁的老爷子,把自己的孙子叫到皇上,简直就是罪孽深重。虽说孙子这个词只用来指老子,但不应该用在这个场合。果然,朱元璋一听到“孙子”二字就火了。而且,他只是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威望,不想被人顶撞。于是下令将大臣斩首。
其实,“孙子”与其说是讽刺,不如说是对孙辈的形容。
或许这个臣子意味着朱家的子孙会更加强大,天下无双,更好的发展大明王朝。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自然认为自己百年来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无人能超越。说他的孙辈比他优秀,就是在否定他的能力和信用。
朱元璋虽然更喜欢朱允炆,但他还是坐上了皇位,有人说他的孙子比他强,这不仅得罪了朱元璋,还拉拢了朱允炆,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面对皇上的上联,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声对不起,还要对皇上的表现加点恭维,但这人不过是想一展身手罢了。
殊不知,皇上常说常问,只是为了威慑,其他人无须回答。
或许因为几句诗句,朱元璋就滥杀无辜,实在是太可笑了。
不是每个皇帝都心胸开阔,愿意听取建议。封建王朝的天下,不属于老百姓,而是属于帝王一家。皇帝必须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让所有人都听从他的命令。这就是本质。
朱元璋从蒙古人手中夺回政权,让汉人重新掌握政权,结束了元朝诸侯对汉人的欺凌欺凌。
但正因为他已经征服了世界,知道争权夺利的艰难,他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权力再次被篡夺。
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一直奉行铁血政策。为了扶持太子和孙子登基,他不惜杀掉很多开国将领和功臣。
又因权臣当道,他强行断权,设立锦衣卫,只能听命于臣,凌驾于群臣之上,以确保皇位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