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唐朝的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顶峰,也迎来了整个国家的鼎盛时期,但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各类问题也接踵而至。先是由于在位的皇帝不断扩张领土,唐朝管理各个地区的节度使众多,他们的势力逐渐积累,成为皇室的隐患。
安禄山
同时,在开元之治晚期,帝王在国家长久的和平之中丧失了积极治理国家的态度,耽于享乐、政治腐败。天宝年间,唐朝外部兵力达到20万,中央兵力却不满8万,军事状态外重内轻,极大程度地威胁了朝廷安全。
其中,安禄山独掌15万唐朝正规军,在羽翼渐丰、实力雄厚之时,举起了反唐叛乱的大旗。可以说这是唐朝经济矛盾、民族问题、阶级矛盾日益积累、达到顶峰而爆发的结果。
安史之乱的恶劣影响
为了在安史之乱爆发时抵抗叛军,朝廷只能从镇守边关的军队中往回抽人,但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也导致边关兵力薄弱不堪,那些早就对中原土地虎视眈眈的外族势力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纷纷发难,导致唐王朝丢失大片土地。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被平息后,朝廷与地方藩镇的势力高度掉了个个儿,中央逐渐无力压制藩镇的行为,朝廷的权力不断被削弱。即使朝廷后期想要采取措施压制藩镇势力,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没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还引起了藩镇的不满与警惕执行,为后来唐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除此之外,经济垮塌、人口大幅度减少等问题也是唐王朝遭受到的一记记重拳。按理来说,在经受过安史之乱后,唐朝应该没过几年就覆灭了才对,可它却硬生生延续了140多年,其中原因何在呢?
电影中的大唐盛世
“绿色的黄金”
经济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论是民生还是军事发展都离不开白花花的银子。然而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一度无力建设经济,国库只出不进,百姓们的财物也被叛军洗劫一空。在平叛后,唐朝的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不过,此时的唐朝却凭借着茶叶贸易重新盘活了市场经济,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茶叶在唐朝普及
据记载,自唐代开国之初,茶叶的产地就在不断增加,发展到唐朝中期,整个国家的茶叶生产、贸易活动已经十分兴盛。
《膳夫经手录》中就有“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不得一日无茶”的记载,社会需求量大,茶叶的生产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茶农的人数激增,争抢着茶叶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
《唐人宫乐图》,品茗
整个唐代生产的茶叶品种超出150种,不仅中原地区的百姓们的“风俗贵茶”,那些游牧民族也好这一口。
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茶叶贸易分为华中、江东两路进行,将茶叶卖往各地。彼时,不论是平民百姓的屋子还是游牧民族的烹茶帐中,都会飘散出阵阵茶香,而随着茶香一同出现的,还有逐渐复苏的唐朝经济。
唐王朝的“盟友”
在唐王朝建立初期,草原上的霸主当属东突厥汗国,但由于东突厥征战频繁,又连年遭遇天灾,使其实力每况愈下,周边的各部势力却逐渐崛起。
唐朝疆域图
东突厥在公元630年被唐王朝所灭,薛延陀与回纥成为草原上实力最为强盛的两个族群,不过由于薛延陀内部发生动乱,导致本族灭亡,所以回纥成为了漠北草原上最强的族群。
回纥汗国与唐王朝的关系,相比草原上其他的势力而言能称得上一个“好”字。在突厥残余势力起兵攻击回纥汗国之时,唐王朝还曾与回纥一起联手将突厥打回老家。
回纥与唐王朝长时间和谐相处,互相信任,还进行过联姻。在唐王朝发生大大小小的动乱之时, 回纥也曾拔刀相助过。回纥与唐朝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回纥也称为了唐王朝的“盟友”与一柄利剑。
安史之乱爆发时,回纥就是帮助唐王朝平定动乱的势力之一。
安史之乱后,吐蕃势力崛起,蓄势待发,回纥依然拔刀相助,与吐蕃势力激战,帮助唐王朝收复了龟兹与北庭两处失地,唐王朝对外交流的通道再度被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回纥一族也爱饮茶,唐王朝时常以茶叶来交换回纥的良驹宝马,以此来组建骑兵部队,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而这一交易也使唐王朝与回纥的关系进一步紧密起来。
有回纥站在唐王朝这一边,边关的各部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唐王朝之所以还能在安史之乱后坚持150多年,与拥有回纥这一实力强劲的“盟友”脱不开关系。
此路不通,另寻他路
吐蕃在唐王朝经受动乱、虚弱不堪之时,一举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夺到了自己的手中。但河西走廊是唐王朝与外界沟通、进行贸易的主道,遭此一难,唐王朝的境况更是不堪。
吐蕃在控制河西走廊后实力大增,不断对朝廷发难,朝廷深知自身在短时间内无法战胜吐蕃、夺回河西走廊,只好另寻他路。
由此,一条通往东南亚、波斯湾、印度洋北部等众多地域的航线被建立起来。这是当时全世界最长的一条航线,长度达到1.4万公里,以广州为起点,途径100多个国家、地区,被称为“广州通海夷道”,只要是与外界进行茶叶、瓷器、丝绸贸易,一艘艘满载的货船出航后,运回的是香料、珠宝、古玩等物。
广州通海夷道
广州在此航道开通后迎来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彼时每年到达广州的阿拉伯商船超出四千艘,极为繁荣热闹。奇珍异宝如海如山,人流熙熙攘攘,四处弥漫着货物的叫卖之声、饮食的香味、歌舞丝竹的乐声,一度让人们恍若回到了还未发生过安史之乱的盛唐时期。
一个商业活动进展得十分顺利的国家,自身的实力就弱不到哪里去。靠着从贸易活动中获取的资金,百姓的生活得以继续维持下去,朝廷也有资金建立、训练军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出现。
广州通海夷道为唐王朝带来的不止是丰厚的贸易收益,更是给了唐王朝与外界沟通、交流,互通技术与文化的机会。
同时,唐王朝也能靠着广州通海夷道向回纥、大食等国派遣使者,进行交流,巩固关系,以此来增强自身势力,抵御来犯的外敌。
物资运输很重要——江淮漕运
古代交通运输技术不发达,打仗前,运粮的车还得先军队一步出行,才能避免后勤补给在开战后发生中断,导致战争失利这一情况发生。
一直以来,唐王朝都十分重视发展国家的水运能力,其中“江淮漕运”便是唐王朝重点建设的水路运输通道。江淮漕运在赈济灾荒、战时后勤运输、货物传送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多处运输通道被切断,但是民不可一日无粮,边关威胁重重,同样需要运输兵力、粮草以防有势力乘虚而入,于是“江淮漕运”便承担起了重任。
江淮风情
朝廷深知,要是这一通道也被切断了,那就离亡国不远了。
由此,唐王朝费尽心思来保障江淮漕运的顺利运转,并且也进一步加大其运输能力,官员们也纷纷献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时任户部侍郎兼京兆尹刘宴对江淮漕运进行的改革以及维护工作。在刘宴看来,只有漕运畅通无阻,唐王朝才有可能向上发展而不是被打倒在地、碾落成泥。
由此,刘宴亲自主持运河关键段落汴渠的修缮工作,提升其畅通度以及货物运输能力。同时,还分析不同流段的水力,以此对流段运输的货物规模、漕船规格进行划分,以此来使运输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刘宴采取的漕运奖励制度也具有正面作用。
古代漕运船只,复刻版
“江淮漕运”的运转制度在经过改良之后,为唐王朝的钱粮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多次拯救朝廷于水火之中,在安史之乱发生后的一百多年中,支撑着唐王朝的交通运转。
终究是无力回天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存在如此之多的朝代更替,大多是因为它们跳不出一个循环。在国家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收拢人心、向上发展,尚且还能励精图治,宽以待民、勤俭节约。
但是发展了几代后,国家达到了巅峰期,统治者们的心境难免会发生变化,感叹于国家的强大与自己的“功绩”,骄傲自满、耽于享乐。
朝廷由此腐败、压榨百姓们的生存空间,引发内部动荡。同时外部势力也会盯上国库日益亏空的朝廷,伺机动手。
唐王朝挺过了安史之乱,又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但其前中期就已经出现的卖官鬻爵行为便预示着唐王朝内部存在的混乱、腐败问题。这一问题在唐后期非但没有得到解决,还愈演愈烈,加之其他问题的共同作用,唐王朝终究是无力回天,轰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