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吴王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称当年为洪武元年。明朝建立后,惩于前元、前宋宗室薄弱,不能辅佐皇室的教训,决定封建诸王,起到
“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的作用。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原先的美好设想不但没能实现,数十万的宗室子孙反而成为了拖垮明朝财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李自成、张献忠的义军每到一处,必然将当地的宗室洗劫一空并几乎屠杀殆尽来看,民间对于这些天皇贵胄的怨气也是达到了顶点。但是在明朝前期,各地藩王在大明王朝的各项对外、对内作战中,还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笔者就根据史料来盘点一二。
一、明太祖洪武朝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令中书编《祖训录》,并制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明王朝第一次正式大封诸王。朱元璋诸子被封为秦王、晋王、燕王等,并于洪武十一年开始陆续之国。直到朱元璋去世前,已经之国的亲王信息如下:
秦王朱樉,封国西安。晋王朱棡,封国太原。燕王朱棣,封国北平。周王朱橚,封国开封。楚王朱桢,封国武昌。齐王朱榑,封国青州。潭王朱梓,封国长沙。鲁王朱檀,封国兖州。蜀王朱椿,封国成都。湘王朱柏,封国荆州。代王朱桂,封国大同。肃王朱楧,封国甘州。辽王朱植,封国广宁。庆王朱栴,封国宁夏。宁王朱权,封国大宁。岷王朱楩,封国云南。谷王朱穗,封国宣府。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朝可谓是明代亲王们最辉煌的时代,从漠北到辽东,从西南到湖广,大明亲王的护卫官军们四处讨伐敌寇,征剿叛匪,为大明王朝的政局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漠北、西域、辽东一带: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为祸边境。朱元璋下旨令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整顿山西、北平两地明军,准备对其进行征讨。同时颍国公傅友德、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开国勋贵被派往山西和北平担任晋王和燕王的副手。
三月,燕王朱棣亲率大军出古北口,颍国公傅友德、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辅,对乃儿不花所部展开全面打击。明军在大雪之中突袭乃儿不花营地,在重兵包围之下,乃儿不花被迫投降。其部落人众及马驼牛羊全部被明军缴获。消息传回南京,朱元璋大喜过望,对儿子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癸亥朔,今上平乃儿不花捷奏至。上喜谓群臣曰: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甲子,诏户部遣使运钞一百万锭赐今上(注:指燕王朱棣,下同),今上悉以赉将士之有功者。命工部制织金文绮衣及诸色罗衣一千八百袭,以俟迤北来降者赏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一》
朵颜三卫分布图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此前已经投降明朝的朵颜三卫蒙古部落再次反叛,燕山三护卫官军在颖国公傅友德是率领下,将朵颜三卫的首领,前元辽王阿扎失里杀了个落花流水。第二年,北平都指挥使周兴率领北平都司并燕山护卫精锐骑兵万余人巡边,在兀者河、彻彻儿山再次将朵颜三卫给好好收拾了一通。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北平都指挥使周兴汇合燕王、宁王及辽王所部护卫及北平、辽东二都司兵力,对辽东女真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剿捕行动。明军兵分三路,由西北同河、松花江北岸、忽剌温江东北向女真野人逼近。当时的女真首领西阳哈闻讯之后根本不敢迎战,早早便于率部逃之夭夭。传说中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呢?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燕王朱棣再次亲自领兵到兀良哈之地把朵颜三卫又给好好教育了一把。
而在西北方向,肃王朱楧也是干得风生水起。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元朝安定王卜颜帖木儿率领撒里畏兀儿投降明朝,在其地设立安定卫。此后安定卫由于内部权力斗争而衰落,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蓝玉西征后才重新恢复和明朝的联系。而在肃王之国之后,明军兵锋直指西域,当地土酋哈昝遣使者到甘州求见肃王,立恳请归附。于是在洪武二十九年安定卫指挥使司,置官属如诸卫。
湖广、西南一带: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古州洞蛮吴面儿等作乱。楚王朱桢奉旨率信国公汤和进兵剿捕。此后全州灌阳等县猺蛮作乱,楚王府武昌三护卫又是倾巢而出予以平定。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安置在湖广一带的辽东前元降军在孛罗哥等人的率领下起兵作乱,湘王朱柏得知消息后率本部护卫官军予以狙击,为明军主力将其合围争取了时间。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郴州桂阳等处山贼作乱。楚王府和湘王府所属武昌、荆州二护卫官军奉命征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楚王朱桢和弟弟湘王朱柏一起再次奉命征讨古州洞蛮。
而在四川方面,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西番蛮人作乱。镇守四川的蜀王朱椿派出都指挥使翟能、同知徐凯统兵一万三千人,从凉国公蓝玉往大渡河邀击之。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松潘卫纳卜薛卜任昌等寨番寇屡屡生事,甚至杀害官军。蜀王朱椿再次遣都指挥佥事尹林等率步骑五千讨平之。
二、明太宗永乐朝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奉行削藩政策,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由于朱棣靖难成功后销毁了大量建文朝的原始资料,现在已无法得知建文年间各地亲王及其护卫军在对外、对内作战中是否起到了什么作用。但是朱棣登基后,各地亲王的地位比之建文朝有着显著的上升。朱棣虽然也削藩,但一直使用的是平稳而不激进的手段,因此在永乐年间各地亲王护卫官军依然能够为国效力。
郡县安南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安南篡位国王黎季嫠悍然杀害由明军护送回国的前朝宗室陈天平。皇帝朱棣龙颜震怒,下令南方明军集结,准备对安南进行讨伐。四月,蜀王府选拔精锐护卫官军5000人,随西平侯沐晟于云南操练听征。六月,齐王府青州二护卫精锐官军1000人,随总兵官朱能南征。因此在这次郡县安南的战役中,蜀王府和齐王府的护卫官军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八月,交阯逆贼简定、邓悉等聚众作乱,蜀王府成都三护卫及云南、贵州、四川都指挥使司官军40000人,由黔国公沐晟率领由云南往征之。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正月,由于交阯战局胶着,朝廷再次征调楚王府、辽王府、宁王府精锐护卫官军7000人,配合英国公张辅征剿交阯叛寇。
可以说,南方的几大王府,特别是楚王府和蜀王府,为明朝在安南的军事行动倾尽了全力。
永乐北伐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八月,由淇国公丘福率领的北征先锋军团轻出冒进,结果整个指挥部被鞑靼大军团灭。收到消息的朱棣勃然大怒,立刻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誓要报仇。九月,秦王府、庆王府护卫官军19000人,由宁阳伯陈懋指挥训练。周王府、楚王府及中都留守司、河南、湖广、山东三都司官军45000人。都预计于第二年二月至北京集合,随同皇帝北伐。
明太宗朱棣
永乐十三年十一月,周王府、肃王府、晋王府、秦王府各发兵5000,于第二年正月赴真定进行演习。
永乐十九年八月,秦王府西安三护卫选拔精锐军士14300人,晋王府太原三护卫精锐步骑9000人,预定第二年春天抵达北京,随同朱棣一起再次北征蒙古。
在朱棣多次御驾亲征漠北的军事行动中,秦王府、晋王府这两大北方王府也为大明王朝的荣光流过血,负过伤,他们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三、明宣宗宣德朝
朱棣去世后,皇太子朱高炽继位。但这位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即驾鹤西去,把皇位交给了儿子朱瞻基,由于执政时间太短,故而几乎没有亲王及其护卫军的军事行动记载。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执行了比他爷爷更为严厉的削藩政策。因此除了在安南和松潘这两处的最后荣光,此后亲王及其护卫官军就淡出了朝廷的军事行动。明太祖朱元璋所设想的亲王守边,也最终宣告失败。
朱棣、朱瞻基祖孙
交阯平叛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三月,楚王府、蜀王府护卫官军2000人再度出征交阯。十二月,武昌护卫及南、北二京诸卫,中都留守司,湖广、江西、福建、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都司,福建行都司及南直隶诸卫官军,由安远侯柳升等统领。成都护卫及四川、云南都司,四川行都司官军,由黔国公沐晟等统领。合计70000人,两路并进往征交阯。宣德二年三月,又增调楚王府护卫1000人、蜀王府护卫1200人增援交阯。
松潘平寇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五月,都指挥韩整等统率成都护卫及贵州都司官军各二千人于松潘番寇出没之处操备。七月,总兵官、都督同知陈怀,副总兵、都督佥事刘昭率领庆王府、肃王府护卫官军2000人,及狭西都司、行都司、宁夏诸卫官兵18000人,合计20000人剿捕松潘叛蛮。而指挥李瓘等官则率领蜀王府护卫官军4000人往松潘听征。
此后蜀王朱友堉还上奏朝廷,称前后调发官军校尉七千余人,助讨松潘叛寇。宣宗还赐书奖励,以嘉奖蜀王尽藩职,恭朝命的举动。
结语:在明宣宗朱瞻基彻底完成削藩任务以后,大明王朝的亲王们及其护卫官军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只知享乐,无益于朝廷的寄生虫。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明朝初年,大明亲藩在漠北、西域、辽东、四川、安南等地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和平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