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天下形势错综复杂,无论是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民军,还是依然控制江南等大片富庶地区的明朝朝廷,各路试图割据拥兵自重的军阀,再加上关外的满清,都有机会问鼎天下。然而,事实上却是人口数量仅仅几十万的满清顺利入关,彻底消灭了大顺、大西和南明朝廷,建立了清朝,统治了人口远超满洲八旗的广大汉人。
这就不禁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明朝失去统治能力后,偏偏是外来者的清朝统一了天下?
这其实是与明朝统治的超级稳定分不开的。经过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帝国统治的稳定性在明朝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只有后来的清朝能与明朝相比。前朝贵族造反在明朝绝不可能,权臣篡位的途径也已经被掐死,儒家彻底打垮了释道两家,在思想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地方督抚大员与地主大族都受到层层钳制,无法形成有效的割据势力,至于军阀、节度使割据、宦官专权这些前朝问题,都已经被解决。科举体制完善,通过乡绅统治基层的网络相当成熟,皇权可以达到县一级进行有效管理。
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历朝历代皇帝中最了解该如何造反的一个,因为他预防造反的手段也堪称历史第一,他唯一遗留的问题就是宗室藩王,在建文帝削藩、朱棣靖难之后,藩王也成为了没兵没权的土财主。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明朝朝廷的权威仍在,内地造反就无法形成割据势力,只能面对明军无穷无尽的围剿。因为无论是谁造反,对乡绅们都给不出比明朝更好的条件,而没有这些乡绅地主们的支持,是无法建立政权的。
就在崇祯自缢的半年前,明朝还能组织起十万人级别的军队发动大规模战役,而且这支部队的主帅完全受制于皇帝,可以崇祯一声令下,派几个人就把他送进天牢。王朝末期还有这种强大的权力,这在之前的历朝历代是无法想象的。
明末的农民军中不是没有远见卓识之辈,他们早就谋求屯田割据,然而无一成功。因为他们无法真正得到地主乡绅们的支持,反而为了供养农民军,必须不停的袭击县城,抢夺粮食,这进一步激化了农民军与地主乡绅们的矛盾,导致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根据地。哪怕到了李自成从十八骑再起后,也依然没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根据地。直到朱仙镇之战,李自成围城打援,击溃了超过18万明军,摧毁了河南的明军主力,李自成才终于有了割据屯田,建立政权的条件。
也就是说,因为明朝统治力量的强大与稳定,在内地造反的人只有一条成功的途径,就是迅速打崩歼灭明朝主力。否则就只能四处流窜作战,被明军追着打,完全不存在割据一方,与明朝长期对峙逐渐发展这种可能性。这也就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军没法像朱元璋那样,先逐步转型成封建军阀,再推翻元朝统治。农民军想要转型成正常的封建政权,只能发生在明军主力被歼灭,明朝朝廷的权威崩溃后。
同样也是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天下权力的真空期。在这个时期,因为明朝失去了主力军团,天下的官绅们会对明朝丧失信心,进而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农民军由于不久前还在流窜作战,劫掠地主官绅,这时双方的对立还很严重。也就是在农民军转型、地主官绅重新思考自己的归属时,天下的权力实质是真空的。无论是行将覆灭的大明,还是蓬勃兴起的大顺,都无法获得控制基层的乡绅们的支持。
原本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等待大顺顺利转型成标准的封建政权,乡绅们自然会为新朝效忠。但明朝却有一个极不好的弊病,就是忽略蔑视边疆的土司。明朝统治者认为边疆的异族构不成重大威胁,所以刻意忽视了。结果就导致了这些土司获得了长期割据、转型成封建政权的难得机会。
结果就是,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一年到万历四十六年肆意发展了三十多年,直到以七大恨起兵,明朝才做出反应,决定讨伐努尔哈赤。而内地的李自成,他刚刚造反,还没出新手村就会遇到洪承畴和孙传庭。即便是明清正式开战之后,在萨尔浒之战后从大凌河之战到松锦大战之间的这关键的十年,明朝一直是对于清朝消极防御,对农民军则始终重拳出击。清军通过多次入塞劫掠越来越强,八旗军队经过长期磨合,战斗力逐渐达到巅峰。
另一方面,农民军则在明朝的重兵围剿下每年都要付出巨大伤亡,直到最后打败孙传庭才取得成功。农民军一下子收编几十万明朝降军,以前期幸存下来的少数骨干统领这批军队,却完全没有时间整编转型,就要和已经准备了五六十年的清军决战。
只有一个已经长期经营多年,形成了稳定的统治模式,具有成熟的军事体系,才能够有效团结地主阶级的政权,进而有机会取代明朝。但是在明朝的统治环境下,除了清朝,谁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最终,外来的清朝统一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