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多地方都被选为都城,比如:洛阳、南京、西安、等地方,这里面大多数还是几朝古都,其中的西安算是定都时间最久的了。从唐朝开始往后,当时的统治者就开始把都城的位置不停向东边迁移,西安也就不再成为都城了。
统治者们放弃把西安当做都城有很多原因的,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西安这个地方处于我国的中原位置,在唐以前,这里的气候都是比较暖和和潮湿的,当时这里的降水量也非常丰富,所以粮食的产量也不低。但是随着一次巨大的气候的变化,从唐朝时期开始,这块区域逐渐变得干冷,西安这个地方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粮食产量的降低,这里的粮食已经无法满足于这里百姓们的需要,只能依靠从其它地方运送粮草。古代运粮的方式只有两种:陆运和水运。如果通过陆运,不但道路难走,运送的数目不多,还会耗费很大的财力和人力。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隋朝才不惜用举国之力修建了大运河,用水陆运粮更加方便。可即使这样,也没有办法满足巨大的粮食缺口。到唐朝时期,唐朝的皇帝又在洛阳修建了皇宫,虽然当时的首都在名义上还是西安,但是主要的办公地点已经搬到了洛阳。
从这个时候开始,由于西安的地理缺陷,唐朝以后的历代皇帝基本上已经放弃了西安这个地方。比如后面的五代十国,有一些都定都在杭州,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把都城定于金陵(南京),朱棣继位后提倡“天子守国门”,又迁都于顺天府。清朝以后,顺天府也就一直被作为都城延续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现象,自从唐朝开始,后面的这些被定做都城的地方,虽然气候都不一样,但是从地理位置来说都是要优于西安的,这也是西安很难成为都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