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红人,当时也是算中朱元璋将来定是帝王之相,从朱元璋还是小头目的时候就跟着他,为他出谋划策,作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能够与诸葛亮比肩齐名,足见他的神通广大之处。但是毕竟他之于朱元璋,既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也不排除有一天,朱元璋会在功成名就之日,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既然大明天下已经稳定,那么当时跟随的老朱的权臣武将,自然也就不再敢赋予太大的权力了,老朱为了保障朱家的长治久安,自然也就想方设法想要将放出去的权力收回来,尽可能交给自己信任的人。为此,他就专门设宴宴请众臣,朱元璋还是留有心机的,当时他先让上的就是炒萝卜、炒韭菜、炒青菜等清淡的素食,自然众大臣也是觉得老朱扣扣搜搜,面色不悦,但是也不敢说什么。
话说当年朱元璋定鼎天下之后,害怕功臣威胁自己的地位,就一直想找机会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一网打尽,但苦于没有正当理由而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后来有人建议朱元璋在鼓楼岗建造一座庆功楼,借宴请群臣的机会试探他们的心迹,如果他们确实心怀不轨,就一把火将他们烧死,然后假借自然失火,自己也就能摆脱屠杀功臣的恶名了。
所以从一开始朱元璋就把朱标当成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不但聘请了当时学识最为渊博的宋濂作为他的老师,就连许多朝政大事都放心交由他处理,可以说朱标是历朝历代地位最为稳固的太子,这要是被其他朝代整天勾心斗角的太子知道了不得嫉妒死!
可朱标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性格太软弱了,完全没有继承朱元璋的杀伐果断。这可把朱元璋急坏了,为了激起太子的血性,他可谓费尽心思,甚至还让人在朱标面前亲自进行车裂之刑。我想如果这时朱标一怒之下造反争夺皇位,朱元璋不但不会生气,反而还会无比高兴地命人给太子加派人手,巴不得自己能早点退位。
朱元璋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大兴土木,不到一个月就将庆功楼建造起来,然后开始筹备“火烧庆功楼”的谋杀计划。只见这一天庆功楼张灯结彩,大臣们都换上了最华贵的朝服,想一同来回忆与皇帝一起打天下的点点滴滴。
然而朱元璋在发表完“饭前演讲”后,到了上菜的时候,第一波却只上了青菜豆腐、红烧萝卜、干炒韭菜等寻常百姓家的素食,锦衣玉食习惯了的功臣们哪里还能再咽下此类粗物?他们互相望着彼此,满是尴尬,没有一个人动筷子。结果朱元璋命人开始上大菜,这次真的很丰盛,有燕窝莲子羹、红烧兔子肉以及五香狗肉。群臣这才开始动筷子,心想:看来皇帝还是没忘了我们这些老兄弟啊!
不过刚上完菜,刘伯温就看出来了,这很明显是在宣扬“鸟尽弓藏、兔死狗悲”的宴会主题啊,于是他捅了捅旁边的徐达、耿炳文等人,示意他们看自己的眼色行事。众大臣一看换了肉菜,那就来吧,纷纷骂死了筷子准备胡吃海塞。这时徐达刚要拿筷子,一旁的刘伯温制止了,徐达不明就里,但也没有多问,只顾着和刘伯温喝了几口酒。
刘伯温说完了这些话,徐达嘴角一抽,后背止不住地冒凉风。实际上整个故事都只是传闻,并没有可靠的史料佐证,况且朱元璋如果真的对大臣动杀机,也不会用这么明显的手段吧。刘伯温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朱元璋身上,根本没有心情用餐,等到朱元璋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和徐达等人一路小跑赶上了皇帝,等到他们离开庆功楼的时候,庆功楼连同里面的功臣一起被火药炸上了天。刘伯温赶紧向朱元璋磕头,请求皇帝恩准自己告老还乡,从此不再过问朝廷的任何事务,安心做一名太平翁。
作为国人印象中最爱杀头的皇帝,也与朱元璋生性多疑的性格密切相关,毕竟说不定哪天就怀疑到你头上了。在老朱手下当官可真是防不胜防,但是这样的举动,无疑杜绝了贪官污吏的发生,朱元璋幼年的悲惨遭遇,让他对元朝统治者厌恶至极,自然他也不允许他手下有贪官污吏。当然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老百姓了,底层出身的朱元璋,体恤民情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