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中国开启5G商用至今已三年有余。目前,5G进入了下半场的高速发展期,在前期技术积淀和应用基础上,5G的技术和商用都在继续加速跨越。其中,如何释放5G行业发展红利是一个焦点议题。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研究员李佳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释放5G行业发展红利,一是要提升5G网络支撑水平。推进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等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二是要丰富信息融合应用场景。以5G网络平台为基础,围绕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提升产业融合水平,赋能实体经济。三是要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构建更加成熟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清单式管理、项目式推进,提升需求转化水平。四是要激发企业生产活力。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支撑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达到35%、每个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达到100个、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达到200%三大指标。“在未来三年,即2023年到2025年,是业态创新的一个高发期。我们将能够看到5G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性应用场景的出现,同时5G也会大大提升在工业领域里面的形成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欧阳日辉表示,5G的商用过程中,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设施,5G本身就是数字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G对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转型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广大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依托5G技术会大大加快转型进程和节省转型成本。“同时,需要注意标准规范的问题。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与推广工作对5G商用和5G在产业领域发挥作用也很重要。另外是成本的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讲,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5G技术的使用。”欧阳日辉说。
5G商用以来,中国的5G产业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接下来从5G、5.5G再到6G,还将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竞合和商用挑战。如何应对?
李佳璐建议,一是增强技术引领。积极参与全球5G、6G标准制定,加快5G向网络智能化、天地一体化、通感一体化演进,加强6G、下一代光通信、空天地一体等前沿技术攻关。二是推动5G+AICDE技术融合。优化5G端到端产业成熟路径,不断提升算网能力,缩小5G与各行各业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鸿沟,构建5G+多元化产业生态。三是探索更加成熟的商用模式。鼓励运营商、互联网平台企业优化联通水平市场和垂直行业能力,提升网络切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网络资源与应用场景的精准匹配,提升利用率。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市说新语 | 落败医保谈判对辉瑞明星新冠药影响几何?
●数观区势 | 强省会新济南
●区域 | 宁波发布2023年 10项民生实事项目
●视点 | 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呈现三大趋势
总 监 制 丨 王辉 王继承
监 制 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 习 编 辑丨邹 朵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