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MIR睿工业
大家好,我是Yan,一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摸爬滚打了6年多的“新时代农民工”。
距离2015年GE率先在市场上传递“工业互联网”概念,已过去了7个年头。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也从“婴儿期”进入了“成长期”,虽然还没有等来互联网式的井喷式爆发,但是主流玩家都已经有了“拿得出手”的行业以及成功案例。
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过去的从业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分为成果、挑战、格局和趋势四个方面。这些思考还不成体系,所以我把这篇文章叫做“杂谈”。
01 成果
如果按照最早规划的“互联—可视化—价值化—模式创新”这几个工业互联网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并逐步向第四阶段过渡。中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概念越来越落地和深入。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设备连接已经基本不再是工业互联网的难题。工业现场的通信协议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因为有边缘设备的加持,所以各种工业总线通信协议不再是不可逾越的技术难题。况且各个主流PLC厂家也有强烈的意愿进入到这个市场,所以未来设备互联会更加便捷和高效。比如西门子新一代S7-1200和S7-1500处理器已经集成OPC UA及MQTT通信协议。但是如何“多快好省”的上云上平台,以及“三哑”设备如何上云上平台还需要时间去完善。
第二,设备的远程监控已经得到解决。我还记得2010~2015年期间,很多客户已愿意花高成本去解决远程监视的问题。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云计算的发展,可以获得固定的IP地址,不仅进行远程监视,有些平台还支持远程控制,解决了“无人值守”等工业场景对物联网的基本诉求。
第三,工业互联网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落地。除了围绕设备的远程监控、设备管理、设备后市场服务、能耗管理等应用场景,还在工艺参数优化、生产计划排产等场景中逐步落地。大部分供应商逐渐都有了自己的产品,虽然还都苦于“做项目”,但至少可以通过自己的“平台”或“工具”去交付,而不是从0开始写代码,具备了一定的复制性。
02 挑战
在过去的7年里,“工业互联网”不仅和当初的预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一,“互联互通”里设备互联只是一部分,需要连接所有信息。按照最初设想,智慧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工业互联网”最主要的一环,所以很多人把工业互联网也狭义的看成“工业物联网”。随着业务的开展,慢慢的从“设备互联”演变到车间“人机料法环”的互联互通,以支撑“人员安全与效能管理”、“工艺优化”、“能耗分析与优化”等业务。
但这仍不足够,时至今日,这张网不仅连接设备级和车间级的信息,企业级和集团层面的业务信息也需要被连接,这就是“打通数据孤岛”,随之而来的是“大数据平台”、“可视化工具”等产品也加入到这个市场,从“设备上云”到“业务上云”,从“设备远程监控”到“企业管理数字化”,从“设备数字孪生”到“经营管理数字孪生”,从“设备建模”到“业务建模” 。
很多主流供应商也重塑市场定位与服务边界,由“工业互联网”迈向“数字化转型”市场。行业也从工业到电商、金融、医疗、政府、公共设施等行业转变。
第二,“工业互联网”并没有发挥“互联网”的边际效应,形成爆发式增长。“互联网+”赋能了各个行业,“过江猛龙”般席卷了C端市场,但是到了B端市场,尤其是工业市场,过江猛龙也得盘着了。我们还是靠销售在线下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扫街”,每个供应商都有一支庞大的交付团队,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交付。整个商业模式很重,没有发挥互联网的轻盈。
第三,“客户价值”仍旧难以量化。在完成了基本的设备互通互联之后,已经不满足于只看一下开工率、OEE、能耗等基本信息。更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大的业务价值。真正发挥当年GE提出的“1%”的威力。
但是“客户价值”越来越难以量化。各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也都忙着融资和IPO,很少有沉下来在某一个行业深钻,形成行业know-how的。除了某些行业本身孵化出来的平台,其它的公司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发现水很深,自己很难做。
于是便有了“赋能合作伙伴”一说,但是平台的开放性和应用使能性不足,合作伙伴还不如自己搭一个“平台”,导致现在是个公司就想“酌量”平台。
第四,“私有化部署”已经不需要争论。从2019年Gartner第一次把“Onpremise”的部署方式作为魔力象限的考量因素之一后,我想“私有化部署”就不需要再争论了,这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的一个必选项。
毫无疑问,从供应商的角度出发,“公有云”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谁都想“躺着赚钱”。但是在中国市场,就是有很多“任性的有钱人”。我记得有人形象的把“公有云”比作把钱存在银行,“私有化部署”比作把钱放在家里。
我很喜欢这个比方,想借此延展一下。我觉得私有云是有钱的企业自己开了银行或者成立了财务公司,不仅钱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还可以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避免大银行“头寸”的短缺。“有钱就是任性”!
03 格局
关于“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至今还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垄断型企业,但是初步的竞争格局己经形成。
第一,“To B, Or to P”不再是一个问题。我记得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大家经常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式是B2P2B还是B2B进行争论,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在悠长岁月中的晨昏,想啊想出神”。
但现在市场上除了云计算玩家,如阿里、华为、腾讯、AWS、微软等成了B2P2B的平台,赋能了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其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是B2B模式的,即使形成了生态伙伴,也还是组团忽悠在搞客户。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平台的设计就不是面向开发者的,是面向最终用户的,所以导致平台的开放性和应用使能性不足。
第二,在B2B模式的玩家中,成长起来的公司都是有着应用场景的公司。物联网也好,AI也好,人工智能也罢。都是技术,技术只有很好的和应用场景结合,才能结出果实。反观2020年营业收入超3亿(数据来源:IDC)的企业均有集团型订单且掌握某个行业或者领域的应用场景,如: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卡奥斯、树根、徐工。
04 趋势
对于未来趋势,尤其是产品趋势的一点看法:
第一,平台类和工具类产品会更满足集团型企业的需求。从市场的格局不难看出,集团类企业仍是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赛道中各个供应商争相服务的对象。但是从甲方角度,大型企业未来会关注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孤岛的打通、二是供应链协同、三是生产优化(包括质量提升、能耗降低等)。
针对大型企业,项目制会一直存在,所以我们要调整产品的思路,产品不一定是“开箱即用”的产品,反而可能是工具型产品以及平台型产品加上实施服务。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又关注业务中台和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原因了。
第二,对于中小型企业,更关心的是基础信息化软件的完善。所以低成本、订阅式SaaS化的ERP、MES、CRM等基础信息化软件无疑是打开中小企业市场的切入点。
第三,从客户业务角度出发,再反向赋能业务是否能够解决客户问题、带来核心价值的关键。既然从业务角度出发,如何让业务能够在数字化空间内形成映射,建模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建模不单单是生产设备的机理模型,更多的是通过数据和AI方式构建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供应链协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型。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价值化”阶段,如何能给客户带来显性的价值,光靠透明化、流程信息化是很难量化的。不管优化生产工艺、优化能源还是优化供应链协同,都离不开模型的构建。
这需要供应商在某一个场景或者行业内深耕,打造出标杆,然后再讨论生态的构建和客户赋能,否则自己都没搞清楚的事,怎么能指望别人来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