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的公主,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入道?

唐朝的公主,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入道?

俗话说“皇帝女儿不愁嫁”,在中国古代,汉晋时期的宗室之女除了和亲还可以嫁给侯爵、门阀,都算是强强联合;元清两朝的公主多是与权贵联姻,也算风光;也就宋明时期相对差一些,驸马不能有实权,所以那时的公主多嫁于勋贵豪门。

可在唐朝,虽然门阀犹存,不能像文成公主一样嫁得伟大也易择一金龟婿,但却有很多公主选择出家修道。据统计唐朝公主共212人,其中出家修道的有17人,若去掉还俗的太平公主则是16人,这个比例虽然在唐朝不算什么,但纵观唐朝前后各代再回看,这一现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下将对此详细分析。

一、以道祖后人自居的皇家

提到唐朝,大家最先想到的多半是西游记、唐玄奘、唐太宗……,所以可能会在唐朝和佛教之间画上等号。

但事实上,唐朝总体敬道多于尊佛。

除了女皇武则天和唐肃宗等少数君主信佛甚至狂热地修庙、迎佛骨外,唐朝皇帝基本上都是道教粉丝。唐太宗崇道尚不必赘述,唐玄宗堪称道教脑残粉:他把唐太宗给老子的尊号“玄元皇帝”一再加封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网玄元天皇大帝”;在长安、洛阳这两京以及五岳和各州兴建老君庙;追封庄子等道家代表为真人;任用道士并赐予高官厚禄;注解与宣讲《道德经》……至于研究方术,自然也是除了杨贵妃之外的另一个“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理由了。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诗仙李白除了好酒之外也好道;另外,对于悬壶济世的一代药王孙思邈来说,行医只是副业,修道才是主业。

唐朝为何如此推崇道教?综合分析,原因如下:

1.逐鹿乱世,政治镀金

唐高祖李渊出身关陇贵族家庭,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本人也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身份可谓显赫,但也未必尽然。

史载隋唐两朝皇室都出身名门(隋文帝杨坚是弘农杨氏后人,李渊是五胡十六国中西凉公李暠后代),但西魏权相宇文泰掌权时,要求改汉姓的鲜卑人都需改回本姓,连带不少汉人勋贵及其部属也被改姓变得鲜卑化,杨坚、杨忠和李虎都分别被改姓普六茹和大野,直到杨坚建立隋朝才重新汉化。

无论是以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是以历史发展的方向来看,汉人之身被冠以鲜卑之姓,既打击了汉族的地位和文化,也开了历史的倒车。而对李渊而言,最大的直接影响是李氏家族的号召力并不够强,西凉李氏家族的名号也不够提升他们的地位。

值得李家人庆幸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刚好也姓李,又在道教中被尊为“太上老君”,于是李渊自称是老子的后代,来给自己进行政治镀金。

另外也有王远知、歧晖等道士在舆论和物资上资助他们,加强了他们逐鹿天下的实力与合法性:王远知早在李渊还没起事时就“密传符命”;歧晖出力就更多了,早在隋炀帝大业七年,他就说“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与”,并于李渊女儿平阳公主屯兵宜寿宫时“尽以观中资粮给其军”,更在李渊到蒲津关时,把自己改名为“崎平定”去迎接,最终被李渊封为紫金光禄大夫。

十三棍僧救秦王只是虚构的民间传说,道教对唐朝的贡献才是实实在在的。

2.源远流长,内涵实用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以及燕齐等诸侯国的方术,于东汉时期由张道陵正式创立,以得道成仙为目的,追求“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虽然道教从创始到发展的过程中,教派众多、教义长期不如佛教完备,但是“本土宗教”是其先天优势,道教和儒学一样,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思想土壤,和佛教这个外来户有所不同。

另外,统治者祈福禳灾、盼望太平的时候,道教的斋醮法事正好有用武之地,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入蜀避祸,也没忘了在道观里祷告。

确实,佛教也有祈福之类的仪式,但是道教还有一样实在的手艺:炼丹和养生方术,正搔到追求长生的帝王权贵的痒处,唐太宗、唐武宗等多名帝王都是吃丹药过量毒发身亡的,唐玄宗在位时热衷方术近乎走火入魔,退位了以后虽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但也落得个清闲,“为金灶,煮炼石英”的时间也更加充裕。

此外,道教继承自道家的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思想,在精神层面使某些官场失意客得到安慰并有所寄托,不止李白,王勃、卢照邻、孟浩然等知名诗人也都好道甚至修道,似乎正印证了南怀瑾先生所说的“道家是药店”。

3.佛教膨胀,危及统治

佛教也是个关键问题。道教在明末之前总体还算繁荣,除了南北朝、隋朝和唐朝武周等时期崇佛。杜牧诗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抹个零,基本上都在南朝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放眼全国,这数字只多不少,仅南朝就是寺院至少千所、僧尼数以万计……

这么多张嘴,谁管钱管饭?仅靠香火钱够吗?何况还没算交税和服役。

僧尼的收入来源如下:首先,信徒的香火钱,尤其是皇家的,梁武帝萧衍更是四次卖身出家,每次都得大臣们凑巨款赎回;第二,信徒送的土地,佛寺广占良田,除了自己耕织,还雇佣农户、奴婢,变相兼任地主;第三,商业,尤其是典当和放贷。另外僧尼不交税、不服兵役和劳役。可见“天下之财,佛占七八”不是没道理。

人、地、钱被占了那么多,封建统治者不灭佛难道等死?何况佛教不敬王者、不拜父母、剃发、禁婚,君权、传统伦理道德还有封建统治显然都不能对其过于容忍。

北魏太武帝灭佛或许还只是源起佛道两家的冲突,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就真的是在给国家续命了:北周武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灭北齐后拆寺庙4万余所,勒令300万僧尼还俗(国家10%的人重新成为劳力和兵员的来源);唐武宗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看看,佛教占了多少社会资源,道教的问题相对就没这么严重,不然古代为什么没几次大规模灭道的行动?

二、出家而不出嫁的公主

说完了唐朝的宗教背景,现在该步入主题了:唐朝的公主,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入道?难道嫁个好夫婿这么难?更何况唐朝很开放,妇女是可以改嫁的,像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就先后嫁过薛绍和武攸暨。

1.祈福禳灾

前面说过,道教常做祈福禳灾的事,这事不止是道士做,宗室成员为了自己或者长辈也得做。毕竟古代的医疗条件可没有现代这么好,不说孙思邈这样的神医,就是水平稍微高点的良医也难求,甚至有些病无论贫富贵贱,请来了神医也束手无策,那还能怎么办?当时的人们就去道观里跪求。

像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第一次修道就是在外祖母荣国夫人死后,被母亲武则天安排去的,“以幸冥福”。类似的还有唐玄宗的女儿万安公主,在太上皇唐睿宗去世后,在父亲安排下“为女官,欲以追福”。

至于唐代宗的爱女华阳公主,入道祈福的对象就不是别人了,而是她自己(大历七年,以病丐为道士),可惜的是并没什么用,两年后就去世了,按《全唐文》中的相关记载,她去世时最多十二岁。

唐顺宗的女儿平恩、邵阳二位公主,入道原因不详,不过据《新唐书》记载她们也是早逝,则其入道原因或许和华阳公主大同小异。

2.避免和亲

汉时王昭君、唐时文成公主等人都是公认的和亲成功典范,不过这几位当真可以代表所有的和亲者么?王昭君在丈夫呼韩邪单于死后,不得不奉汉成帝的旨意、遵守匈奴的收继婚制度改嫁给亡夫的长子;至于文成公主,她于公元641年嫁给松赞干布赞普后,仅仅过了九年就与丈夫阴阳两隔,独自生活三十年后才去世,从尚好的年纪开始到老死,足足守了三十年的空闺。

这还是嫁得好的,要是换了其他人,恐怕还不如这两位。另外,远走他乡的乡愁,对于这些深闺千金而言,恐怕比普通人的更难以化解。

3.和亲有风险,联姻需谨慎。

何况唐朝中期以前,中原王朝外嫁的公主多数仅为冠以公主头衔的“宗室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主;而唐朝中期后,至少嫁给回纥的四位公主,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公主,比如唐肃宗的宁国公主。原因何在?这是唐朝向回纥借兵平定安史叛军的交换。所以即使要像王昭君那样嫁给亡夫的亲属,也只能接受,比如宪宗女儿太和公主,嫁给崇德可汗后又相继嫁给其弟昭礼可汗、其侄彰信可汗,还赶上了回纥没落时的动乱,从第一次下嫁开始,经历了21年的坎坷才得以回归长安养老。

所以吐蕃看上太平公主、“请主下嫁”时,“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太平公主第二次入道的理由显而易见,不止她本人,做母亲的武则天也不愿意。

毕竟,这些民族政权的君主总不至于对道姑穷追不舍,这传出去也影响他们的形象。

4.婚姻不顺和丧偶无依

比起前两条原因,婚姻问题和守寡的孤寂加起来,似乎是这17名公主修道的主因。唐玄宗女永穆、新昌、咸宜、楚国四位公主,及顺宗浔阳公主、宪宗永安公主,共计六人,都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而入道。

玄宗的四个女儿入道的时候都至少四十岁了,而且都是寡妇,特别是咸宜公主,第一任丈夫杨洄因参与谋逆而被连坐处死,后改嫁给第二任丈夫崔嵩,最后出家修行。宪宗的女儿永安公主,在唐穆宗长庆初年,“许下嫁回鹘保义可汗”,没想到赶上这位可汗死了,这门婚事也就吹了。然后到文宗太和中期,请求出家当道士,“诏赐邑印,如寻(浔)阳公主故事,且归婚赀”。只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浔阳公主的情况,史书语焉不详,不过从永安公主这里,应该可以推测一二。

5其他

唐睿宗女儿金仙、玉真两位公主出家,自称是慕道,不过据说她们在道观里的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特别是玉真公主,据说她虽然向玄宗请求“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可是想想也知道,她与李白、王维等多名文人来往密切,若没有朝廷供给,如何维持日常开销?

结语

唐朝公主入道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有其时代背景。出于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皇室带头扶植道教并乐此不疲,掀起了全社会敬道好仙的热潮,再加上唐朝的强盛与开放的政策,赋予了社会极大的包容性,所以公主入道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大事。

当然,公主自身也有各方面的需求,祈福、祛病、躲避和亲以及排解婚姻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主要原因,当然,金仙、玉真这样诚心慕道的虔诚修行者也不能忽视,尽管她们的生活确实看似与清修不沾边。

参考文献:

《周书》

《旧唐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道家,佛教,公主,时期,唐太宗,唐朝,道教,南北朝,唐玄宗,观点评论,李渊,公主,唐朝,道教,唐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道家,佛教,公主,时期,唐太宗,唐朝,道教,南北朝,唐玄宗,观点评论,李渊,公主,唐朝,道教,唐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道家,佛教,公主,时期,唐太宗,唐朝,道教,南北朝,唐玄宗,观点评论,李渊,公主,唐朝,道教,唐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