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唐朝时期,广陵江阳有一个普通的卖米商贩,他一辈子都在市井间和钱财铜臭打交道,从来没有修过道,也不会任何法术,更没有入山入庙拜师,最终却如道家尸解一般,飘然离去,他的名字还早早地登在了仙家洞府的石壁上成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广陵江阳有一户李姓人家,世代居住在城市里,以贩卖粮米为生。贩米业传到李珏这一辈,他继承了家业。这位李珏秉性端正,为人勤谨,看起来比其他人更优异一些。
李珏十五岁时,就已经随着父亲做生意了。当他的父亲去经营其它行业时,就让李珏负责卖米。这李珏经营米店的观念,在唐朝算是非常与众不同,比较接近现代化,以今天的术语,他的经营策略就是“自助”——请君自己动手。凡是来买米的人,他就把量米的升斗交给他们,让他们自行称量,自由心证。
哪怕有些客人贪小便宜,多称一些米,李珏也从不插手,让其离去。
说起来,季节不同,米价的贵贱也就不同。但是李珏卖米也从不计较季节的原因,一斗米也只求能得两文钱的薄利,只要够赡养年迈的父母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其他商贩的奸猾之态。
他做生意的方式看起来很傻很笨,放着赚钱的大好机会,却不好好把握大赚一把。同行都说他傻透了。但尽管如此,李珏也不为所动,始终如今,这样经营几年后,李家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更加家业殷实,衣食无忧。这个结果大跌了众人的眼镜!
终于有一天,李父突然发现家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于是一阵心血来潮,他好奇地问儿子到底是如何经营的,用那么傻的经营方式,怎么能赚得那么多呢?
李珏就把自己“诚信自助,自由心证”的经营理念,如实地告诉了父亲。
李父听罢,不由得感叹道:“干我们这行的人有那么多,贩米时生怕给人占了便宜。大部分人卖米时用小斗,买时用大斗,都想着多赚点钱。我做生意时,平常买卖也只用一个斗,还自认为没有偏颇。官府年年在春分、秋分都要检查并校正升斗,但是始终不能制止人心的贪婪。如今,你把升斗交给买家,任由他们自己称量,我真的是比不上你的格局啊!即便这样,人心还是经不起金钱考验的,我们李家如今仍能衣食无忧,难道不是神明在助你吗?”
后来,李珏的父母都去世了,他本人到八十岁时,仍旧操持米业,并且始终坚持着他“诚信自助,自由心证”的经营理念。当时有一位宰相,和这位江阳的李珏重名。李宰相出镇淮南,李珏为了回避宰相名讳,于是改名李宽。
说话李宰相抵达淮南后,做了一个清晰的梦。他梦到进入了一座洞府中。里面烟花烂漫,翔鸾舞鹤,还有团团彩云伴随着祥瑞的霞光,宫殿楼阁相连,绵延不绝。李宰相独自走到里面,看到石壁上用金字写着很多名字,赫然发现“李珏”二字也列于榜中。
这位李宰相一见榜单中有“李珏”的名字,顿时高兴不已,自己能在仙府中壁上留名,将来肯定会成为神仙。只见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生于圣明的王朝,入仕以来一直官居显赫,如今又升为宰辅,我怎么能没有功德惠及天下呢?如今亲眼看到仙府里写着我的名字,原来我也是仙人啊!”
正当李宰相高兴不已的时候,忽然从石壁的左右二边各走出来一个仙童,对他说:“这里是华阳洞天,这个姓名不是指您,而是指您所辖江阳的一个子民。”
李宰相醒来后,回忆梦中的景象,犹如历历在目,心中很是惊叹。于是他连忙派出属官去寻找那位同姓同名的“仙人”。但是打听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另外一个“李珏”是谁。
后来里巷中有人知道米商李宽的本名叫李珏,于是向宰相呈报此事。李宰相急忙派车将老李珏请到府中。
由于人为正派,心中无鬼,李珏即便来到这宰相的家里,也并不惊慌,恬淡自适。俗话说相由心生,八十岁的李珏白胡子有了一尺多长,几十年的和气经营,让他面貌祥和,道貌秀逸。
李宰相看到李珏的气质与相貌,顿时惊为天人,斋戒沐浴后,拜李珏为道兄。李宰相将梦中的景象告诉给他,还问他平生都入哪座山,拜哪座庙,都修炼哪些法术,服用哪些丹药,希望他能修道经验传授一二。
因为李珏的确不知道如何修炼,也不懂得法术,更不懂道教,只得如实相告:“小民只是个米贩子,一辈子唯独卖米而已,哪懂什么修炼之道。”
李宰相再三恭敬地询问,李珏只是摇头道:“我真的只是一介小民,平生只会卖米,确实不知道修行之事啊。”
或许为了解开宰相的疑惑,李珏只好为他讲述做生意的经历。李宰相确认他不懂法术,唯独诚信卖米而已。但作为生意人,能由客人自称自量,不看重现实的利益得失,确实难得。
李宰相感叹道:“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事。你能做到,积累的这些阴德,平常人也是难以企及的。”接着他又说道:“我虽贵为宰相,却不知道人世间的一食一息细微末节的小事全都有报应。一个人如果积德,尽管是贫贱之身,神明也要保佑他,同样能名列仙籍,以警告尘世间的人。”
李珏身在滚滚红尘,一辈子经营米业,虽然和钱财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仍能保持恬淡寡欲的天性。他的容貌看上去也格外仁慈安祥。胡须长约一尺,皓然飘飘,俨然一副仙家风范。
李珏活到一百多岁,寿终正寝,无疾而终。根据民间记载,他去世三日后,棺椁自裂,家人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的衣带完好无损,但他的身体已经消失了,犹如蝉蜕一般,尸解成仙去了。
出自〔南唐〕沈汾:《续仙传》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