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晋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最为出名的门阀制度。在魏朝时期,门阀制度的盛行延续了数百年。门阀制度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汉灭亡时,门阀制度却伴随着到了西晋,西晋灭亡,又伴随着到了东晋。
东晋灭亡之后,门阀制度并没有没落,反而传到了唐朝,直到唐朝灭亡之后,门阀制度才跟随着唐朝一起没落,为什么在晋朝灭亡时门阀制度没有没落,反而是在唐朝时期才跟随着没落呢?
从三国时期,门阀士族就已经有了雏形,天下三分时争霸的三人。孙权自古以来家族就在朝廷为官,也有着不小的势力,而曹操家族也是世家大族,而刘备更是被称为刘皇叔,他们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在天下三分之后,他们三人各自建立起来自己的势力发展。
而到了东汉末年,魏国由曹丕掌权之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才得以能够进入历史舞台。在经过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氏篡取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朝。
从历史的观点来说,司马氏家族本来就是属于曹魏政权时期的一个大家族,他们也是属于一个门阀士族。在晋朝建立初期,由于皇权的篡夺,导致司马氏家族对于皇权的控制不算太稳定,着是他们就急需要社会中一批有能力,有声望,有名声的世家大族来支持他们,稳定他们的皇权。
这就导致了在两晋时期门阀制度能够如此盛行,可是,这种门阀制度并没有伴随这晋朝的灭亡而随之终结。在唐朝时期,唐太宗为了凸显李氏家族的地位,命令重新修改氏族志,提出了“进忠贤,退悖德;先宗室,后外戚;退新门,进旧望”的原则,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搬出来,将他作为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来凸显李氏家族的地位。
可是这一次并没有如唐太宗的所料,唐朝李氏被排在了第五位,而山东崔姓排在了首位,在唐朝几百年的江山之中,历经了20任皇帝,其中,宰相姓崔的竟多达23个人。而唐太宗再后来利用自己权利将李姓定为天下第一,皇室子孙为第二,崔氏排在第三。
而在唐朝时期,沿用了隋朝所产所创立的科举制度,并且不断的加强与完善,导致科举制度成为唐朝时期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让很多的寒门子弟都借此机会来登上唐朝的官场。而科举制度不限制学子的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去打击了晋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限制官员出身的这一说法。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朝廷内部也就不再像之前一样被各大家族所掌控,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有能力的人进入唐朝的政治官场之中,为唐朝做出他们自己的一份贡献。而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盛行与完善,也让世族政治在唐朝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在唐朝后期,伴随着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在唐朝逐渐盛行起来,导致唐朝皇权不稳定。士族政治是依附在皇权的基础上,皇权不稳定时,士族政治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在唐朝后被朱温篡权导致唐朝灭亡之后,士族政治自然就没有支撑他们继续下去的力量,也就随之唐朝一齐灭亡。
而后世不断继承与发展唐朝的科举制度,让科举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门阀政治也就盛行不起来。宋朝统治者对于皇权的集中是极为看重的,不仅仅是缩小了武将的权力,更是减少了朝廷内部各种世家大族子弟的数量来稳定自己的皇权,在这种情况之下,科举制度自然而然就延续不到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