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们留下品味不尽的韵致。在各色釉彩瓷中,红釉瓷高贵热烈,绿釉瓷典雅含蓄,黄釉瓷至尊活泼……各自璀璨,自成一系。但要从地位和规模来说,黄釉瓷当仁不让,独占鳌头。
PART
01
明清皇家御用 百姓只可望尘
在中国古代,黄色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黄色的使用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再度重申禁令,将黄色服装的禁止范围扩大到皇族以外所有人的身上。
又《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由此可见,不仅衣服不许用黄颜色,就是黄色的瓷器也是绝对不许民间私自生产的。
清雍正 淡黄釉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黄色在皇族内部的使用也是有着相当严格的等级规定的,浅淡的明黄色只能用于皇帝和皇后,任何人不得僭越。此时的黄色已成为帝王之色,黄釉瓷器顺理成章地成为帝王的御用瓷。尤其入清之后,黄釉成为皇家专属,变得至高无上,百姓只可望尘。如此社会分类,陶瓷中只有黄釉,皇朝不与百姓共享,朝廷以其不可侵犯的尊严教育着国人,使国人在陶瓷面前知道了什么是等级,什么是高贵。
清雍正 黄釉盅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PART
02
宫廷祭祀 专属釉色
黄釉瓷器除了作为陈设观赏、日常生活的用器外,还是宫廷祭祀用器。中国古代历来有敬天尊祖的传统,到了明清时期,这一传统就更加规范和制度化。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发布诏令以官窑瓷器取代传统的青铜礼器,用于各种宫廷礼仪和祭祀活动中。此后,随着各种彩色瓷的不断出现,宫廷对祭祀活动使用的不同颜色的瓷器规定得越来越严格。
明弘治 黄釉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明会典》“器用”一章叙及祭祀用器时曾提到“洪武元年,多以金造……二年祭器皆用瓷……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以青、黄、红、白四色主祭天、地、日、月。清代沿用明制。
清世祖顺治十年年谕“国家典祀,首重祭祀,每斋戒日期必捡束身心,竭诚至敬,不梢放逸。”可见,当时,皇家视祭祀为国家大事。《清史稿》记载清“初沿明旧,坛庙祭品遵古制,淮器用瓷……凡陶必辨色”,表明清初祭祀沿袭明旧制,唯有器物改用瓷器,并按照颜色来区别。
明弘治 黄釉描金双耳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 黄釉五彩双龙纹盘 广东省博物馆藏
黄釉瓷作为清宫祭礼的器物,相关规定于乾隆十三年的《皇朝礼器图式》中也有记载“天坛正位登、黑、豆、尊、爵、盏,和祈谷坛配位篡、豆,用青色瓷地坛正位登、篡、豆、尊、爵、盏,社樱坛正位尊用黄色瓷朝日坛爵、盏、登、篡、豆、尊,用红色瓷夕月坛正位爵、盏、登、篡、豆、尊,用月白色瓷先农坛盏,天神坛爵、豆、尊太岁坛正位盏、登、篡,用白色瓷太庙正殿登用黄色瓷……”
清康熙 黄釉杯
PART
03
为何黄色成为帝王“心头好”?
首先,中国是农耕民族,崇尚土地,土地之色就是生存与生命之色,因此对黄色有亲切感与崇敬感。
其次,五行之说中的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了五个方位和五种颜色,其中“土”代表着中央和黄色,帝王们自认为是天地的中心,大地的中央,故而将黄色定为至尊至上之色。
最后,《周易·坤卦》曰:“黄裳,元吉”,是最早将黄色服装与吉祥之意联系在一起的记载,帝王们都期冀江山永固,社稷安吉,故而选用黄色以图吉利。
黄釉至尊,舍我其谁。随着清代帝制的结束,黄釉瓷不再为宫禁中仅有,但黄釉瓷器因其在皇权传统中烙下的印记却仍使其成为最为尊贵、奢华的代表。那时而恬淡娇嫩,时而温润淡雅的颜色,更是国人心上挥之不去的雍容典雅。
喜欢瓷器的瓷友,可来公众号“天菁陶瓷工坊”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