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宁远之战金兵大败,袁崇焕给他写了封信,努尔哈赤看后含恨而死

宁远之战金兵大败,袁崇焕给他写了封信,努尔哈赤看后含恨而死

从后金建国之日起,就把明朝视为最大的敌人。经过萨尔浒一战,后金击败了明军,打赢了立国之战。此后,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一路披荆斩棘,攻占了抚顺、沈阳、辽阳等地。1625年,努尔哈赤在建国十年之际,不顾群臣反对,坚持把都城迁到沈阳。努尔哈赤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不断靠近明朝,方便进攻。

不断的胜利,并没有让努尔哈赤停下进攻的步伐。1626年金天命十一年,大明天启六年,正月十四日,迁都不满一年的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十三万,对外号称二十万,从都城沈阳出发,征伐大明。

努尔哈赤此次出征,目的是宁远城。

宁远是山海关以东、广宁之西的要冲之地,占了这座城,就等于是拔掉了后金前进的一颗钉子。所以,努尔哈赤率大军倾巢而出,势在必得。

宁远这个地方,对明朝来说也很重要,守住宁远,进则可攻锦州,退则有回旋的余地。守宁远城的将领,叫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重要军事将领。此前,他已经在宁远经营了四年时间。

聊战争之前,咱们先来说说明朝这边抵御后金的策略。

天启皇帝继位后,宦官魏忠贤成为新宠,把持朝政,东林党人也日益攻击朝政,朝廷政策朝令夕改,大明朝官僚系统愈加腐败,行政效率低到极点。

天启元年,辽东战事吃紧,明熹宗开始重用他的日讲官孙承宗。孙承宗知晓兵事,对辽东局势颇为关注。天启二年,辽东守将因防务问题产生分歧,明熹宗命孙承宗前往辽东视察。

经过视察,孙承宗认为辽东经略王在晋不堪大任,建议朝廷撤换。于是,明熹宗罢免了王在晋的职务,又命孙承宗前往辽东督办军务。明熹宗赐给孙承宗尚方宝剑,鼓励他在辽东好好干。

孙承宗到了辽东后,果然不辱使命,他重用袁崇焕和满桂等有才能的将领,听取袁崇焕的建议,把防守重心放在宁远,重筑宁远城。他加强士兵的日常操练,购置各类火器。经过四年的经营,到天启五年(1625年)时,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在已在宁远练兵十一万,督造甲胄、炮石及各种兵器数百万件,修筑城堡数十处。宁远城已经成为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孙承宗还与袁崇焕商议,派遣将领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以及大小凌河,在这些地方修筑城郭,加强防守。

孙承宗和袁崇焕的防守策略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坚持按照他们两人的策略进行防守,后金在辽东地区不可能有所突破。

然而,自毁长城这种事,是太监和那些不懂军事的清流们的拿手好戏。

魏忠贤见孙承宗在辽东立稳脚跟,深得皇帝信任,功劳大涨,于是想要拉拢。然而孙承宗没有回应,于是魏忠贤对他怀恨在心。

天启五年,朝廷有人弹劾孙承宗,说他冒领军饷。还有人说孙承宗在辽东修筑堡垒的战术劳民伤财,不可久持。魏忠贤和他的党羽更是大肆攻击孙承宗。这些弹劾,让孙承宗心灰意冷。为求自保,他向明熹宗请求辞官。明熹宗在魏忠贤的撺掇之下,同意孙承宗辞官。

插句题外话,孙承宗是保定高阳人,辞官之后回到老家闲住。崇祯年间曾短暂复出,没过多久又被弹劾,只得第二次辞官回乡。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保定,孙承宗带领全族人,守卫高阳城。城破之后,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战死,真可谓是满门忠烈。

孙承宗去职后,明熹宗任命兵部尚书高第为辽东经略,执掌辽东事务。

高第到任后,一改孙承宗修筑坚固堡垒、积极防御的策略,反而将士兵和将领都撤回到山海关内,主动放弃关外阵地。在撤退的时候,官军和农民夹道而走,毫无纪律和法度,丢弃米粟十余万,军民“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

对于上司的这种做法,宁远守将袁崇焕提出异议,他认为不应该改变孙承宗的策略。但是高第并不听他的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坚持坚守宁远,绝不撤军,他说:“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

高第将军民迁入关内之后,袁崇焕仍旧率本部兵马驻扎宁远。失去大军护卫的宁远城,实际上成了一座孤城。

明军撤换主帅的消息传到努尔哈赤耳中,努尔哈赤大喜,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努尔哈赤正月十四日出征,十七日渡过辽河,二十三日到宁远城外。二十四日,努尔哈赤下令,全力攻城。

上文我们提到,新到任的辽东经略高第把兵都撤到了关内,宁远城是一座孤城。那么,面对努尔哈赤的十三万雄师,袁崇焕是如何防守的呢?

此时的宁远城,士兵不足两万人。守将除了袁崇焕之外,还有满桂和祖大寿。

满桂是蒙古人,很早就参军打仗,屡立军功。孙承宗督师辽东,见他身材魁梧、懂军事,才干出众,提拔他当总兵,命他与袁崇焕守宁远。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世袭明朝宁远卫军职,是宁远望族。

大敌当前,袁崇焕和满桂、祖大寿同心协力,写下血书,抱定必死决心,誓死守卫宁远城。

当时,辽东经略高第畏敌如鼠,竟不派一兵一卒支援宁远。好在,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宁远城里物资和弹药充足。袁崇焕命令属下,把大炮架设在城墙上,所有士兵必须拼死抵抗。

二十四日这天,金兵大举攻城。袁崇焕在城楼上镇定指挥。金兵围至城边,明军便用大炮轰击,“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金兵对这种大炮十分忌惮,纷纷避让。袁崇焕又让士兵把火药放进被褥,然后捆扎成卷,扔到城墙下,待金兵靠近,则以火箭点燃被褥,一时间火药爆炸,“火星所及,无不糜烂”。

第一天,金兵损失惨重。

第二天,努尔哈赤下令继续攻城。然而,明军仍旧坚挺如初,丝毫不畏惧。城墙上的十数门大炮不停地轰击,配合着弓箭,进攻的金兵一批又一批地倒下。

金兵的进攻持续了一整天,但是毫无效果。金兵这边,伤亡越来越重,且攻城的器具也损失殆尽。

无奈之下,努尔哈赤只好下令停止攻城。这边宁远城攻不下,努尔哈赤退而求其次,命令三等副将武纳格率蒙古兵突袭觉华岛。该岛位于宁远南十六里处,是明军屯贮粮草的地方。觉华岛上的守将见金兵来攻,稍作抵抗就开始溃逃。金兵一路斩杀,竟杀死了七千余人,焚烧粮草千余堆,另外有二千余只船也被烧毁。宁远城,努尔哈赤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觉华岛这边,却获得了重大胜利。

此时,努尔哈赤得知明将毛文龙率军袭击永宁。他不敢在宁远久留,且大军远征,不利于打持久战。于是,正月二十七日,努尔哈赤下令撤退,宁远之围解除。

宁远之战,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努尔哈赤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他下令撤兵时,袁崇焕曾备下礼物和一封信,命人送到努尔哈赤的营帐中。信上说:“老将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意思是说,你努尔哈赤不是横扫天下没有败绩,今天败在我这个晚辈手下,难道不是天意吗?这是一封具有羞辱性质的信,努尔哈赤读了,气得牙齿都咬碎了。史书上说,他“大怀忿恨而回”,于二月九日返回都城沈阳。

回到沈阳后,努尔哈赤由于内心郁闷,加之旧伤发作,且年岁已高,这位英勇的帝王竟病倒了。

病中,他对对儿子们说:“我起兵以来,没有敢抵抗的。袁崇焕是什么人,竟能这样!”侍立身旁的儿子们无言以对,都默默地看着这位年老体衰的帝王。

这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宁远之战,年轻的袁崇焕为何能战胜凶悍的努尔哈赤?

一场战役的胜利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战争是人的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其次则是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宁远之战,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通力合作,配合密切,而且抱定了必死决心,士气高涨。他们充分发挥了明军的武器优势,坚守城池。后金这边,努尔哈赤年事已高,思想守旧,且士兵心怀骄纵之气,对袁崇焕的防守决心估计不足,致使大军溃败。

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含恨而死,大明本有机会调整对金战略,扭转败局。但是,明朝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正所谓“抽心一烂”,积重难返,已经无法完成自我更新升级了,走向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宁远,魏忠贤,明熹宗,袁崇焕,承宗,高第,将领,天启,努尔哈赤,辽东,观点评论,孙承宗,袁崇焕,宁远城,努尔哈赤,辽东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宁远,魏忠贤,明熹宗,袁崇焕,承宗,高第,将领,天启,努尔哈赤,辽东,观点评论,孙承宗,袁崇焕,宁远城,努尔哈赤,辽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宁远,魏忠贤,明熹宗,袁崇焕,承宗,高第,将领,天启,努尔哈赤,辽东,观点评论,孙承宗,袁崇焕,宁远城,努尔哈赤,辽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