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的小冰河期,让原本生活艰难的明朝走向灭亡
很多人将明朝的灭亡认定为小冰河期的出现所导致,如此说法并非毫无道理可言。
而其中关键佐证材料,便是由东北研究所所长王境泽教授撰写的《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一书。文章当中明确点出熊廷弼疏称:“贼中部落无食无盐无布。”表明当时的女真族在东北处境非常尴尬,部落本身处在少衣少粮的情况。
明末那些事
泰昌元年(1620年)辽东经略熊廷弼刚刚被罢免职务。
而他本人令人快马加鞭赶赴京城,要求向朝廷呈一份机密奏折。
这份记录在《明实录》的奏折中明确记录下了熊廷弼所说的“部落无食无盐无布”的情况
但熊廷弼递上这份奏折给到明光宗,主要是想表明自己在辽东地区政绩卓越的事实。
他所谓的“贼”指的是当时活跃于辽东的女真族。
而女真族在熊廷弼严防戒备之下,出现了无地可掠的情况,部落中才会出现“无食无盐无布”的情况。
但此时尚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明末小冰河期,熊廷弼的奏折只是为了保住自己乌纱帽的说辞。
那除开熊廷弼的奏折之外,有何内容可直接佐证明末的小冰河期对社会造成过重大影响?
专注于研究明清历史的专家竺可桢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他看来明清时代的小冰河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跨越百年的灾难
竺可桢先生得出结论,明清时代应有成华-正德、崇祯-康熙、1840-1890三个阶段寒冷期。
而可以明确看到,明末崇祯年间确切存在寒冷期。
不过此时的小冰河期,并不仅仅只有天寒地冻这样简单。
而如若将目光对准更为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此时当地的均温也比以往低出1-1.5度。
这个温度看似并不高,仅仅只是非常微弱的变化。
但是计算这个温度的实际界定值,是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
这样来看,便非常容易理解这一度的差异会给整个明朝带来怎样惊人的影响。
进入崇祯年间,中国大地开始转向寒冷、干旱的情况。最直观的影响便是华北和华中、西北地区温度下降超过0.5度,可见当时的老百姓生活有多艰苦。
好巧不巧,这些地方正好是李自成最活跃的地方。
机会和运气
建立一个朝代需要运气和实力,而推翻一个朝代也需要机遇。
闯王李自成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早年间闯王的队伍所过之处,可谓是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李自成能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最大的原因还是老百姓的生活太过艰苦。
老百姓平日里种植的粮地已经无米可收,而官府的不作为更是进一步加重了社会的矛盾。如此一来开仓放粮的李自成,便成为老百姓最爱戴的人。不过李自成能够靠开仓放粮博得老百姓的信赖,而粮食也会成为他的敌人。
士大夫和王族的粮食看似数额惊人,但等着粮食的老百姓人数却更多。
《襄阳再陷疏》便表明,在荆楚一带农民军对于开垦种粮食非常重视。
甚至于还专门有杀一牛赔十匹马的规定限制老百姓杀牛,以防重要的粮食生产工具被滥杀。
但这样的情况只局限于初期,战线越拉越长的李自成,很难确保每个地方都可以用屯田获得粮食,夺豪绅粮仓便成为军队的最佳选择。
当一个将军背后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很显然军队获胜的机会便非常小。
而此时的辽东,后金政权也碰上了类似的粮食危机。
小冰河期背后的隐患
万历四十六年,身处辽东的后金政权已经连续三年粮食歉收。
期间努尔哈赤曾经想过攻占朝鲜,借此机会充盈军队粮库。
但非常遗憾,最终明朝作为宗主国调停了后金出兵一事,这也就彻底断了后金获取粮食的路。
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开始借机攻占辽东城池。
不过后金这样做,确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连年寒冷的情况,让女真族人的生活变得非常窘迫。
而期间辽东地区还出现过水灾、旱灾的情况,女真族只能伸出手向外才能找到机会获取粮食。
而此时的华夏大地,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酷寒下的老百姓
根据《五行志》、《北游录》等文书记载,崇祯年间主要河道已经干涸或者结冰。
如若要运输粮草和军械,则只能从陆路上进行运输。
外有后金的压力,内有李自成等人不断制造的麻烦。
明政府无暇顾及自身,更不要谈开仓放粮拯救百姓。
而且由于小冰河期的到来非常突然,许多居住在南方的老百姓,无暇拿出像样的衣服抵御寒风,干旱、饥饿、寒冷三大因素导致明末人口锐减。
当然老百姓也没有完全说放弃,仍旧在想方设法用土办法抵御小冰河期。
根据《齐民要术》记载古人为了抵御小冰河期,特别想到过用烟熏法提高地表温度,借助温度和热量提升自己的粮食产量。此外还会找到松软的泥土作为农作物的保护层,以此达到保护种植物的目的。
但这些做法在短时间内还有点效果,但时间跨度一长便非常不好用。
再加上明朝政府本身已经进入末年,官僚体制基本上已经完全腐化。不作为的官僚体制配上糟糕的天气,使得明朝无力再继续存活下去。而新的篇章,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