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末年,各方起义,朱元璋也是起义队伍中的一员,唯有他是成功得到最后的胜利,不仅消灭了元朝,还将陈友谅和张士诚等几个较大的军阀给解决,建立了明朝。
那时候蒙古人处在北方,中原一带已经形成了对蒙古人防御的统一战线,毕竟当时的中原人长期生活在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当中,他们对元朝的恨意很深。
但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管理好朝中的政务,朝廷强大了,自然无法让北元有机会入侵,即使北元入侵,明朝也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这些困难。
但在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持续地削藩,彻底激化了朱棣同他的矛盾,最终引发了“靖难之役”,造成国家内乱。
那时候正是明朝虚弱之时,为何北元没有趁机入侵中原,重新建立元朝?退一步说,即使没有足够的实力重现元朝的辉煌,起码也能攻占些城池,但他们几乎没有行动。
北元力量不足,难以进军中原
关于北元的力量不足问题,就得从朱元璋时期说起了。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他就对北元发起了八次征讨,特别是在“捕鱼儿海之战”的时候,明朝大将蓝玉就成功打击了北元政权,甚至导致了脱古思帖木儿被杀死。
那时候的北元已经破败不堪,根本无力同明朝对抗,甚至有些部落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明朝称臣。
虽然朱元璋进行了不少对北元的军事活动,但他还是不够放心,将自己的儿子燕王和晋王都安排在了北方,目的就是让他们防止北元入侵。
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没多久就发生了“靖难之役”,但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允炆,虽然进行着内斗,但始终不忘记提防北元。
特别是朱棣,他老巢就在北平,在进军皇宫所在的应天府时,也安排了军队提防北方的蒙古人,毕竟朱棣想要成为皇帝,必先稳固自己的后方,不然他将被北元同建文帝两侧夹击,最后不好受的还是自己。
无论是前期朱元璋对北元的打击使得北元无力进军中原,还是后期朱棣对被北方的防控,都很好地抑制了他们的入侵。
内乱蒙古人自己也有,自顾无暇,哪来精力入侵中原
元朝的覆灭,固然有很多不同的因素,但内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在4年的“靖难之役”中,而他们的内乱更加严重,那么他们自顾无暇,还有什么精力入侵中原?
脱古思帖木儿死了之后,蒙古人逐渐分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而鞑靼和瓦刺两派是较为大的两个势力,仅仅是这两个势力的斗争都让他们无暇顾及明朝了。
当然,蒙古部落多,也就有些选择跟随了明朝。其中十分有名的朵颜三卫就是跟随朱棣进行了同朱允炆的战争。
不然为何朱棣的军队会越打越多,而建文帝代表的朝廷会输给一个亲王?这很大的原因就是朱棣控制了北方,而且也控制了不少翘勇善战的蒙古人。
“靖难之役”时期的蒙古人已经是一盘散沙了,本身他们的力量就不够集中,再则他们还有自己的内乱,虽然中原发生了两大的势力的对抗,但蒙古人只能以其中一方参战加入,无法形成自己的势力。
结语
或许是元朝对当时的中原人压迫过于严重,在抑制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这一件事上,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他们都十分认真对待,毕竟他们两人当政期间,北伐的次数就超过了20次,而且其中亲征占比也不会少。
“靖难之役”虽然是明朝虚弱的时候,但更是蒙古人虚弱的时候,鞑靼和瓦刺的争斗也是那时候最为严重,蒙古人自己的事情都多的无法处理,根本顾及不了这边明朝的事情。
蒙古人之所以能在过去建立蒙古帝国,很大的原因在于成吉思汗的统领,这点在后期的帖木儿大帝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或许“靖难之役”时期北元能团结实力,并且有一个像成吉思汗这样的人物,说不定真的可以成功领军进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