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后,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元朝也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大、最富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维护帝国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元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恢复南宋时期被辽、金、西夏等国阻碍多年的中西通道,使得元与南海、西域等国的贸易非常繁荣。
元代的对外贸易是通过陆路和海上来进行的。
在陆路方面,元朝兴于宋亡,鉴于宋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帝国内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驿站制度,以特权的形式给予富商以及外商以安全的庇护。
摩洛哥人依宾拔都他来华后曾说:“在中国行路,最为稳妥便利”。此人还记载了来到元朝后如何入驻驿站以及财物保管注意事项。
加上蒙古人崇拜黄金,一味地收敛财货,还有各大汗国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因此相较汉、唐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元朝时期的则通畅得多。
当时,很多税卡撤走了,中亚和波斯官方,以及中间商的盘剥减少、甚至取消,欧洲的商人可达元帝国境内交易,贸易成本大大下降。
不过,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基本全部是消费品,尤以奢侈品居多,但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影响。
唐朝时期,尽管阿拉伯人从俘虏的唐朝工匠那里学会了造纸技术,但并出现没有推动历史的重大变革。
但是,元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就不一样。十五世纪之前,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科技文化交流,基本上都是通过元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实现的,进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决定性变革。
在当时,陆路贸易形成了两条通道:一条是着重于政治和军事的钦察道。它途经敦煌、哈密、别失八里(吉木萨尔)、土库曼到克里木半岛。
另一条是着重于经济与贸易的波斯道。它途经敦煌、罗希泊、天山南路、大不里士到土耳其。
这两条联结中西交通的商道,在促进双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外,还大大加强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元朝时期,海外贸易也很发达。元代的航海技术和运输能力都比前代有所改善和提高,有利于通过海路开展对外商品物资交流 。
当时全国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是泉州,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一样闻名于世。泉州与亚非各地发生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上百个,那里集中了各国的商船,出口和进口商品十分多。
南宋灭亡之际,蒲寿庚出城降元,避免泉州城受战火涂炭,延续并发展宋代的繁荣。泉州降元后不久,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立市舶司“每岁招集舶商,于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元史》)。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在泉州港开展官本船贸易,于泉州设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元史》)。
当时全国共有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东、杭州、庆元七处市舶司,唯独泉州在正常的抽分之外,又多征三十分之一的税款。
可见,泉州港商品贸易的巨额利润已超同时期国内其他港口,泉州港的鼎盛时期已经到来。
元代的泉州港,万商云集,对外贸易继续扩大。据《吴文正集》载:“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远物,异宝奇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泉南佛国天下少,满城香气梅檀绕。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全室外集》)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泉州港)为一切蛮子商人常至之港,由是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然后由此港转贩蛮子境内。”
同是元代来华的伊本白图泰,也说:“该城(泉州)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艟克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
但是,元朝时由于倭寇侵扰,海禁甚严,只许官营,不许民营,“违者舶商船主各杖一百,货物没收”。
不过,由于有利可图,仍有不少私商暗地里出海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