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9年,忽必烈在进攻到今河南汝南时,有探报称其兄蒙哥在钓鱼城战死,忽必烈听到这个消息只是哈哈大笑,说:“这肯定是宋军的诡计。”忽必烈没有停止,反而加大进攻。八月十五日忽必烈大军渡过黄河,攻破大胜关(今河南罗山南),宋朝的大军一触即溃。
蒙古军渡过黄河后,经过一番苦战于九月初三日率军来到长江北岸,宋军凭借熟习水军的优势发起进攻,但宋军仍抵抗不了蒙古大军,蒙古大将董文炳以轻舟渡江过长江。忽必烈下令蒙古军拿下鄂州城,由于宋军有一大部分的兵力都布置在长江上游应对四川的战事,鄂州城的防务非常吃紧,但蒙古军也没办法轻易拿下鄂州。
宋理宗听到鄂州城被围困,非常惊慌。因为鄂州一旦被攻破,长江就守不住,要是那样的话,蒙古军就直接可以沿长江东下,这样临安就非常危险。宋理宗担心靖康之耻的一幕要重演,于是决定要迁都到宁海军(浙江宁波),但太后和朝中大臣都反对,特别是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更是激烈反对迁都。
在朝中大臣的一片反对声下,宋理宗最后不得不放弃迁的想法,赶紧下令贾似道从四川回援,同时任命贾似道节制江西、西广人马。
十月份,贾似道亲自指挥鄂州城保卫战,宋理宗为了让贾似道全力应战,派人火线任命贾似道为右丞相。
蒙古军包围鄂州后,在城外造起了一座五丈高的瞭望台。忽必烈每日在上面指挥攻城。鄂州城墙高且坚固,忽必烈组织多次进攻都未能凑效,眼看着宋朝援军就要到了,忽必烈开始急燥起来。
忽必烈对张柔说:“吾犹猎者,不能擒圈中豕,野猎以供汝食,汝可破圈而取之”。
张柔乃命部将何伯祥造鹅车,掘洞入城,又选勇士登城,经激烈战斗后破城东南隅。高达率军奋力抗击,并组织人力修城墙,随破随修,使蒙古军不得入。
为防止蒙古军从城墙挖口子而入,贾似道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仅一夜时间,环城木栅全部竣工。忽必烈听说后,不得不承认贾似道的军事才干,感慨地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有些将领就归罪于士人,说都是士人力劝忽必烈不可杀人,造成鄂城不肯投降之故。忽必烈当即驳斥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在贾似道的指挥下,南宋各路援军纷纷奔救鄂州。尤其是吕文德部自重庆沿江而下,在岳州(今湖南岳阳)击败张柔部的拦截后,于十一月初一日遣抵鄂城,使“(城)守愈坚”。
虽然鄂州暂时没有攻破,长江防可守,但是宋朝的军事形势仍不容乐观。有一股蒙古军竟然从小路北上杀到宋荆湖南路首府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江西一带也受到蒙古骑兵的骚扰。这样南宋的腹地开始多处失陷。四面开花,这一情况引起了宋廷的极大震惊。
正当蒙古军大肆攻击卾州时,令忽必烈更加担心的是,妻子察罕寄来书信说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正在谋划继承蒙古大汗之位。自蒙哥死后,蒙古的汗位一直没有正式册立。
蒙哥的几个儿子刚刚成年,不具备争夺汗位的实力;三儿子旭烈兀正匆匆忙忙的从西亚赶回蒙古,也难以问鼎宝座,所以汗位的争夺就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兄弟手中展开。忽必然的谋臣郝经认为灭宋是持久战,劝忽必烈先回国夺取汗位。
正当蒙古忽必烈打算撤军,担心宋军会趁机反攻一时没找到对策时,宋朝的贾似道在明知道蒙哥已死、蒙古军无力再战的情况下,非但不乘机加大反击,反而密遣使者宋京前往蒙古军营请和,这正中忽必烈下怀。
贾似道提出:“北兵若旋师,愿割江为界,且岁奉银、绢匹两各二十万。”又是割地赔款,这一幕宋朝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蒙古赵璧回答称:“大军至淮州时,诚有是请,犹或见从。今已渡江,是言何益!贾制置今焉在耶?”当初刚打到淮河时你若提和,我差不多答应你了,现在长江都快要攻克了,还有必要吗?于是拒绝了贾似道乞和之请,看来贾似道乞求给钱送地让忽必烈回去争汗位,人家还看不上。
忽必烈后来迫于形势,还是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
南宋方面,鄂州之战的结束使南宋摆脱了一场近似亡国的危机。作为总指挥的贾似道班师回朝,只字不提议和的事情,上表称“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
忽必烈实不得己要回去抢汗位,这让宋理宗从绝望中解救出来了。理宗认为当然是贾似道的功劳,贾似道班师时完全以战胜者的姿态回朝,理宗亲自在临安城外等候迎接,“依文彦博故事,郊劳于城外”,“择日对御赐宴”,赞扬贾似道“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下诏加其少傅、卫国公衔,可谓隆恩浩荡。贾似道自此走上了南宋末位权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