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支棱昌江之战,安南脱离明朝版图
关键字:
明征安南之战、黎利称帝
前因
:
明征安南之战: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军护送安南前任君主之子陈天平回安南,被安南君主胡季犛[lí]设伏截击,明军大败,陈天平被胡季犛凌迟处死;成祖大怒,派兵征讨安南。
▲明征安南之战
后果
:
黎利称帝:1428年,安南反抗明朝统治的领袖黎利称帝,是为后黎太祖,国号“大越”,建立后黎朝。明朝承认黎利政权,承诺不干涉其内政,两国保持和好。
▲黎利(1385年-1433年)
详细过程:
一、明朝军队的力量
1427年,明军在安南的支棱关和昌江相继被起义军领袖黎利击败,明军将领王通只好承认黎利在安南的统治地位,随后率军撤出安南。从此安南脱离明朝版图,成为事实上独立于明朝的藩属国。
安南在永乐年间被纳入明朝版图后,很多安南人对明朝的统治十分抗拒。后来涌现出了多股旨在将明朝统治势力驱逐出安南的武装反抗力量,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蓝山豪族黎利率领的起义军。
▲位于今越南胡志明市的黎利纪念碑
明军与黎利交战多年,一直不能消灭他。黎利的势力越来越大,后来在崒洞(今越南美良县)和祝洞(今越南彰德县)击败了明军将领王通,明军只能据守几个重要的城市。安南大部都已在黎利的掌控之中。
后来王通和黎利谈判,只要黎利派使者到朝廷请封,明军就会撤退。这其实是王通的缓兵之计,他暗地里派人到朝廷请求援兵。
▲王通(?-1452年)
二、明宣宗的计划
明宣宗得知王通战败后,派将领沐晟(shèng)和柳昇(shēng)等人率军去安南援助王通。宣宗即位初年,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谋反,当时朝廷官员“多怀二心”,宣宗想利用在安南的胜利树立自己的威信。
柳昇率领的十万大军先行进入安南。黎利得知后,下令坚壁清野,并派人向朝廷献降书,想和明军停战和解。但柳昇不予理会,他率军进攻起义军,追到了支棱关(位于越南谅山省枝陵县)。
▲明宣宗画像
起义军佯装战败。接连取胜的柳昇十分得意,以为起义军不堪一击,继续率轻骑追击。军中其他将领都怀疑起义军设下了圈套,劝柳昇不要追击。
但柳昇不听,他率一百余名骑兵通过一座桥后,桥突然断裂,主力部队无法跟上。早已埋伏好的起义军,将陷入泥泞的柳昇杀死。柳昇阵亡后,明军方寸大乱,很快就被起义军击败,一万多人战死。
明军将领黄福与崔聚率残部向昌江城(今越南谅江)撤退,试图与驻守东关城(位于今越南河内)的王通汇合。途中又遇到起义军追击,明军死伤惨重。明军好不容易逃到昌江城下,却发现城池早已被起义军将领陈元扞占领。
▲黄福(1362年-1440年)
三、一味抵抗的明朝军队
明军只好在田间建立城寨自卫。黎利让陈元扞切断明军的粮道,又派另外三路起义军围攻,大败明军,斩杀五万人,俘三万人,主将黄福与崔聚被起义军俘虏。
沐晟率领的另一路明军行动缓慢,柳昇部被起义军消灭得差不多后,沐晟才刚进入安南境内。黎利击败柳昇后,将柳昇的印信送给了沐晟。
▲沐晟
此外,沐晟得知王通正在与黎利议和,就率军原地返回了云南。明军返回途中,被起义军袭击,损失惨重。
王通得知沐晟撤军后,知道东关城已是一座孤城,等不来援军了。他急忙将黎利的求和书和谢罪表一同上呈朝廷。同年十月,王通率领官吏军民出城,与黎利立坛结盟,双方约定撤兵。
明宣宗得知王通撤军后,决定放弃交趾,册封黎利拥立的陈朝(安南政权)后裔陈暠(hào)为安南国王。
▲安南(越南古称)
结论:
明宣宗放弃安南是明朝迁都北京、增加北方军事力量,忽视对安南经营的结果。这也是明初对由外扩张转向对内经营的一个重要转折。
· 参考史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