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朝张守节注释《史记·周本纪》时说:“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也就是说,古公亶父居住在周原这个地方,所以就将国家称之为“周”。采用周原之地名为国号,似乎也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
根据史记记载,商王武乙之时,古公亶父部落名称起初为“豳”,为了避开狄戎入侵,古公亶父从豳地迁徙到了岐山周原一带,即“亶父迁岐”,之后族名为“周”。在此,古公亶父利用周原肥沃的土地,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从一逃难部族快速崛起。
问题在于,周原之地如此肥沃,焉能只是一块无主荒地,焉能没有其他势力占据,任由古公亶父迁岐?甲骨文出土之后,改写了传统认知,周人称“周”另有残酷内幕,绝非单纯因为“周原”之故!
首先,何谓“周”?
甲骨文中的周字(见下图),犹如在一块田地里密植上庄稼,似乎与农业生产有关。
不过,除了认为本义为农业生产之外,古今学者还有两种解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周,密也”,即将“周”本义解释为稠密、紧密;现代有学者认为字像方格纵横、刻画文采之形,为“雕”之初文。
因此,周字本义到底如何,如今没有进一步的考证线索,但笔者认为“周”大概是农作物紧密排列的样子,后来引申为细密、完备,即“周”最初与农业生产有关。
其次,周国始于何时?
根据史书记载,古公亶父迁岐之后,根据周原地名更改族号,即在武乙(?―公元前1113年)时期才有“周国”。但根据甲骨文记载,武丁(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时已有“周国”。
甲骨文记载:“贞:令多子族眔犬侯剪周,由王事。丁未卜,侯……弗敦周,八月。甲午卜,宾贞:令周乞牛多(子)”等。从卜辞上看,武丁时期商周关系不好,商朝先是准备“剪周”,然后“敦(敦伐)周”,之后是“令”、“乎”的命令语气。
其中,武丁讨伐周、髳、邛等方国时,领军大将叫“崇(崇国)侯虎”,而《史记》却记载崇侯虎向纣王打小报告,诬陷周伯姬昌,导致纣王囚禁姬昌,那么“崇侯虎”是被周人污名化了,还是纣王时崇侯虎与武丁时的崇侯虎,只是名字上的巧合?
可见,武丁时已有周国,且商周关系紧张,双方还爆发过战争。但由此也带来了新问题,武丁时的周国与武乙时的周国,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两者是同一政权,那么就与古史相悖。如果不是,那么武丁时的周国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三,商朝存在两个周国?
对于上述疑问,传世史书与考古给出了答案,其实就是商朝存在两个周国。
宋代罗泌《路史·国名纪甲》记载:黄帝后人建立郮(zhōu)国,国家就在岐山之下,与姬周一样生活在周原地区,“资、郮,故国,黄帝后,封在岐山之阳”。或许,黄帝后人生活在土地肥沃的周原,善于耕种,于是创造出了“周”字。
周代一件青铜簋(样式见上图)上,铭文“簋:周生作楷妘媅媵簋,其孫孫子子永寶用,口(周之族徽)”。李学勤等研究发现,该铭文中的“周”字是族徽,字形与“周”字有所差别,犹如在左右两边各飘出一条垂丝,而周王室并不使用这样的族徽,因此综合研究后认为“这是妘姓周氏嫁女于楷国的媵器”。换言之,周氏族群中,既有姬姓、也有妘姓。
按照古代政治传统,“氏”往往与封地有关,妘姓周氏说明他们被封在了周地,早已建立过周国。由此可见,岐山之阳的郮国,与武丁时商朝关系紧张的周国,其实是一个政权,是妘周政权,后来古公亶父建立的姬周政权。唯有如此解释,才符合各方文献的逻辑。
第四,姬族灭亡了妘周?
通过上述可见,商朝存在两个周国,前者妘周衰亡后者姬周兴起。问题在于,武丁时的妘周,到底如何灭亡的呢?
笔者认为,古公亶父灭掉妘周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妘周与商朝关系紧张,古公亶父灭掉妘周之后,由此姬周取得了商朝信任,成为商朝攻略西部的战略支点,所以季历才能娶太任(武丁之子祖己后代),在商朝支持下,姬周才能迅速成为西部第一强国。如果不是的话,姬周凭什么取得商朝信任?
与此同时,如果古公亶父逃亡岐山,那么作为一个逃难部族,不到百年之间先成西部霸主、再灭商朝,实在过于魔幻;但如果古公亶父迁岐是入侵妘周,为了扩张势力,吞并了妘周势力,那么无疑更符合姬周的崛起逻辑。
因此,史书上夸赞的和平的古公亶父迁岐,实际不是那么简单,应该是对妘周的残酷入侵,灭掉妘周之后,古公亶父犹如后世田氏代齐一样,占据原先的周国,并继续使用了妘周的国号“周”。
参考资料:《史记》、《路史》、甲骨文等